写在前面
小红书引流变现是一个只要走在正确的路上,拿结果很容易的项目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路呢?
1、听话照做:手册中、教练直播中讲的点,执行并做到位
2、多发笔记:学以致用,快速学完手册后,去发笔记实践,保持高的更新频率。
3、遇到问题及时处理:有问题先手册全局搜、手册解答不了的,及时到群里举手提问,大胆问才有进步
🕴———–认知篇————-
一、项目概览/避坑
一)小红书引流项目逻辑
小红书引流变现的逻辑很简单:公域引流,私域成交。
其本质在于不追求粉丝数,不追求在平台内构建IP类型的账号,而是仅把小红书当做一个获取私域粉丝的平台,将用户带到私域实现成交变现。
只要将用户带到私域后,那么一切能够通过微信产生交易变现的,都可以做了。无论你有自己的实体线下门店,在做微商,有自己的知识付费课程,甚至是有咨询服务。
将用户带到私域,比起公域的好处是:可以多次触达用户、产生复购、转介绍,并带来其它需求。
如果你有自己的产品/服务,请你梳理自己产品的卖点、目标人群,到小红书上找对标发笔记开干;
如果你暂时没有能变现的属于自己的产品,你可以:
1、你可以通过分销其他人的产品,获取cps分佣,这也是新人入局最推荐的方式。因为你只需要做引流、成交即可,无需考虑交付、管理、日常运营等问题。
2、你可以自己整理资料包,如AI类、教辅类、国学类,通过此来变现。
二)小红书平台简介
1、平台介绍
小红书是典型的“生活方式分享社区”和“消费决策入口”,迄今拥有全球超过1.5亿用户,成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0多万消费者必备的“种草神器”,是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根据2023年的数据,目前小红书有超2亿月活用户,其中72%为90后,50%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女性与男性的比例大约在7:3,其中在活跃用户中,女性占比接近88%,而男性约占12%。用户非常精准,其次小红书平台定位是种草和分享,现在共有4300万+的分享者。月活创作者2000万+,日均发布笔记量300万+。
小红书用户年龄集中在 18-34 岁,以女性用户为主,占比 70% 左右。多数都是分布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都市白领、职场精英。“年轻”、“女性化”、“有钱”依然是该平台用户的三大标签。
2、平台特点
了解平台特点,在做内容时不断去思考,自己的内容是否会被平台以及这个平台上的用户所喜欢。
1)年轻人的百度
小红书的用户群体倾向于带着明确的目的来使用平台,他们可能是在寻找旅行目的地的推荐,或者是想要了解某个产品的真实使用感受。遇事不决,上小红书,在笔记中埋好关键词、以及用户搜索场景下涉及到的词条,可以让你在搜索页中比同等数据的笔记排得更靠前。
2)女性用户为主
小红书的用户群体中,女性用户占据了很大比例,尤其是那些关注时尚、美妆、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年轻女性。这些用户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包括穿搭、护肤、健身、美食等,形成了一个以女性生活为中心的内容生态。
3)重视封面和标题
小红书是双列瀑布信息流,正常来说,用户打开小红书,就会来到首页推荐,在几张封面里,选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点进去看。如果你的封面和标题没有吸引到用户,用户大概率看完别的笔记之后,接着往下刷了,或者直接离开小红书。
4)搜索驱动和种草文化
小红书官方的自我定义是一个种草平台。想要在小红书商业化里,成功“种草”,核心是品牌与小红书一起“关注人、理解人”。围绕真实的人去理解,在目标消费者所生活的场景中寻找自己的生意机会。
那么种草这个动作,自然不能是商家、老板自己上去自卖自夸,而是需要以产品使用者、素人的口吻去安利、去推荐。其实从消费的本质上,用户需要的,其实是我们去满足她的某个需求,而并不是某一款产品。
3、推荐算法机制
1)流量来源
小红书流量分布主要集中在三个板块:关注页、发现页、搜索页
关注页 流量占比10%
小红书最左侧就是关注的页面,只要用户关注了你的笔记,就可以通过这个页面直接浏览到你的笔记。流量占比最低,且不影响流量层级的数据结果,因此,尽管它的用处不多,但是对于你的笔记来说是有用的。
搜索页 流量占比10%~20%
有快速增长和高度精准的优势 它是小红书中流量增长最快的的板块,有非常高占比的用户打开小红书直接进行搜索,把小红书当成搜索引擎用。虽然搜索页的流量数据并不能影响笔记的流量层级测试,但搜索页的流量非常长尾,只要关键词配置得当,可以在非常长的周期获得最精准的搜索流量,有搜索的地方就要SEO(搜索引擎优化),围绕小红书的运营,其实就是一场SEO优化的游戏。
发现页 流量占比70%-80%
发现页是笔记的主要流量来源,也是流量层级测试的主阵地,一篇笔记能获得多大量级的曝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笔记在发现页的用户反馈和表现,内容在这里的反馈和表现非常重要。
2)流量分发机制
小红书的流量分发机制,本质上是一种内容标签对用户标签的匹配,一篇笔记发布后,会被系统拆分成N个标签,然后基于内容相似性和用户的协同过滤,会推送给最近有同样内容喜好的其他用户。
关于小红书的标签机制
• 在用户端:用户—需求—搜索等行为—标签
• 在商家端:商家—内容—笔记等行为—标签
笔记推送给用户后,根据用户的一系列交互行为,给笔记打上内部分数,以决定是否要继续推给其他更多用户。这个评分体系在小红书内部称为CES(community engagement score)。
CES = 点赞1分 + 收藏1分 + 转发4分 + 评论4分 + 关注8分
这个算法其实从2017年就已经在小红书内使用了,时至今日,算法的判断指标相较以前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综合在小红书内的投放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如今平台更侧重以下几项:点击率、互动率、完播率,这几个数据背后对应的是用户的互动行为,互动指数便是小红书的流量开关。如果你的的笔记有更多互动,也就意味着可以拿到更多的流量。
• 收藏:用户会收藏这篇笔记,说明笔记内容有实用价值,现在或未来可以用上;
• 点赞或评论:用户点赞或评论这篇笔记,说明笔记内容获得用户认可,引起情绪共鸣;
• 关注:用户会因为笔记转粉,说明不仅认可你的笔记,还认可你本人,期待你未来产出更多优质内容。
粉丝的交互行为间接反映了笔记的内容质量,即便是粉丝数不多的达人,在得分优质的前提下,笔记也会被系统推荐给更多粉丝,形成“阶梯式”算法推荐
得分高的笔记,还会进一步得到来自小红书站内搜索,、笔记具有很强的长尾效应,可实现发了几年都还能保持点赞以及评论的增长
相比于其它自媒体平台,小红书更关注所有测试用户的数据反馈,而不单单是账号已有粉丝,所以小红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平台,这也是小红书平台KOC是传播主力的主要原因,只要你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发布优质的笔记,在没有粉丝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平台的流量推荐。从而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粉丝关注。
4、运营策略
针对上文讲到的小红书平台特点、算法机制,做小红书,我们可以注意以下策略:
1. 保持较高的更新频率:
公域平台,靠数量博概率。多出现,机会才越多。起号初期,有条件建议至少保持日更,有条件一日三更、五更,甚至更多。
2. 内容垂直:
围绕自身定位,持续输出相关内容,持续吸引目标人群与你产生互动,这样你的账号才会基于垂直定位获取更多流量。如果你今天分享AI、明天又跑去分享健身、第三天分享国学了,那么算法系统自始至终不知道该把你的笔记推给什么样的人群。
3. 重视评论互动:
积极引导、并回应粉丝的评论,让你的笔记权重一高再高、推到更大的流量池。那些大家看到数据非常好的笔记,无一例外都是前期互动热闹的。
4.数据分析:
小红书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工具,博主应利用这些工具来分析内容表现,了解粉丝喜好,优化内容策略。在起号做号的过程,一定是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分析自己的粉丝画像、笔记表现,不断优化自己的笔记。
图文平台,笔记能不能火的关键因素一定是选题>封面>标题>正文>标签。
三)问题解答
© 版权声明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