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创业圈和科技圈越来越近了。昨天,我的朋友圈又被引力波刷屏了。而我却在东北边境小城丹东,发现了两个很接地气的生意,关键是,非常赚钱。
先说第一个吧,一家看上去很普通的小饭馆。老板不懂一点互联网思维,甚至连团购都没有,然而终日顾客盈门,生意红火。
秘诀就两个,产品+服务。
这家餐馆的菜,口感非常好,都是正宗的朝鲜料理。而且,总会超出你的预期。你点了一份冷面,还会送上一份泡菜;点一份炒饭,还会送上汤。
而服务,更是超出预期。不夸张地说,即便你只是随便点一个菜,也能有很好的体验。而且,如果你把东西忘在店里,哪怕很便宜,回去找时也会发现已经被店长保管好了。
产品+服务=用户体验。用户体验直接导向口碑传播,而后是客户留存率,复购率居高不下……
这家店有四个分店,每家有大概50个位子,人均消费50上下,日翻台3-4次。整体算下来,每年纯利润至少500万。
第二个生意,游船。
游船历来就是一个很普通的生意,前期投入高,回本慢。而我今天发现了一个新玩法。
这家公司经营的,是鸭绿江上的“朝鲜沿岸游”。
游船是一个边际成本很低的事情,但是他们的码头远离市区,获客较难。所以他们采取了两种方式:
1.码头标价70元,面向自驾前来,坐船需求强的顾客,大概占20%。
2.在国营游船码头,景区等地,让当地人以50元的低价喊客,然后再雇面的把人拉到自己的码头。这部分占80%。
这里的50元售价中,约有20元被分给喊客的当地人和面的司机,游船公司只剩下30元。但是效果立竿见影,满载100多人的船一般都能半满,收入不低。
从70到50再到30,价格歧视也运用的淋漓尽致。
然而这些都不是关键。
在上船之前,司机就提醒游客,会有“朝鲜小贩”中途上船卖货。很多游客都很喜欢这种和朝鲜人直接交易的感觉,自然纷纷解囊。十来分钟的功夫,小贩手里就攥了上千元的人民币。
因为是朝鲜货,所以比岸上贵;因为卖家是朝鲜人,所以没法讲价。最主要的是,没人知道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朝鲜小贩,据说他们就是船家自己的人。
当然,这个商业模式还有很多其它的细节。比如先上船,后付钱,赢得游客信任,而且基本上也没有逃单。再比如在船上租望远镜,卖朝鲜货币,利润也很可观。还有就是,整个的体验还是比较愉快的,50块钱算是物有所值,游客鲜有吐槽。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里说到了流量的生意和IP的生意,而这家公司把这两个生意放在了一起。一方面,低价从喊客者和司机手里买来游客的流量,另一方面,通过船票和卖货变现,相当于只买了一次流量,却变现了两次。同时,把“朝鲜小贩”作为IP,卖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和朝鲜人面对面做生意的体验”,提升溢价。两者一结合,就变成了一个赚钱利器。
每个小时一趟船,船票收入+卖货收入大约4000,利润过半。即便每天只有五六趟,逢年过节再多一些,一年的利润也不低于500万了。
上边所说的两个生意,都是年利润不足1000万的量级。对于互联网创业而言,这不过是一笔不能再稀松平常的融资。然而,融资几千万的创业公司数不胜数,能盈利几百万的却是寥寥无几,这是否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呢?
总结:第一个案例告诉我们,好产品+好服务,足以秒杀一切互联网思维。
第二个案例告诉我们,低成本获取流量,再靠IP做长尾,是变现的好方式。
这两个案例放在一起告诉我们,创业的本质是商业,商业的第一要义是利润。大众创业的时代,创业者越来越多,能意识到这一点的却少之又少,我们又是否应该回归商业的本质呢?
关注“创业进行时”,阅读关于互联网创业的原创深度文章——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