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盛隆电气集团董事长谢元德展示当初创业时的合影 记者高勇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郑良中 肖娟)半月前,一场特殊的案例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召开,主角是一家武汉装备制造企业——盛隆电气集团。
这家企业现在年产值近百亿元。其前身是一家小作坊,三根细木杆,两捆草,一个稻草棚,诞生于1979年5月13日,距打响改革开放发令枪不到5个月。
从12个人按手印壮大到员工7000多人,靠的是坚守实体经济。12月18日,67岁的盛隆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元德敞开文件柜,38年的档案一份份呈现在记者面前,“原原本本记录着企业的初心和历程”。
从零开始搞工业,成长出一批搞电气的“群体老板”
档案:“工业起步慢,都是从零开始。没有大批的人才和资金是办不起来工业的——1986年12月盛隆成立七周年大会”
这一年,盛隆电气还在距武汉200多公里的一个小镇上,但已经打开局面,和长江航运局合办起电气设备厂。
“无工不富,发展工业是当务之急”,泛黄的档案材料上记载,谢元德从地方科委找到一份外地工作者通讯录,里面大部分是专家学者,为发展工业张罗“外脑”,起步铺路。
有了一定的人才和资金,盛隆逐步剥离了木器加工厂、水泥预制厂、汽车运输业等,聚焦电气行业。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宋学宝副教授说,1990年来湖北调研乡镇企业,与盛隆失之交臂,他去的另一家企业如今烟消云散,“盛隆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践在工业领域,经受住了时间检验”。
1993年,正是“南方谈话”的次年,盛隆走出小镇,来到了武汉。
1997年底,盛隆推行定岗定薪竞争上岗全员表决大会。很多人笑话他批发“厂长经理帽子”。谢元德鼓励大家一定会当上厂长、经理,先学习怎么当。次年,盛隆在武汉实行企业毛利承包,董事会是发包方,主管厂长为承包方,销售功能承包给企业员工,公司提供产品、成本等支撑。
“这种统分结合的经营模式,形成‘群体老板’制度雏形。”谢元德说,企业守是守不住的,盛隆永远都在创,企业就是创业平台,“昨日是兵今日是将,明天率领三军打大仗”。
经济学上有条企业发展运行规律:一年靠机会,三年靠管理,十年靠机制,百年靠文化。宋学宝副教授说,盛隆的活力在于老板群体不断壮大,更在于每个老板保持持续的创业激情。谢元德表示,“群体老板模式力求汲取公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两者之长,开创一种新的产权形式及公司法人治理体制。本质意义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价值在于立人己立,达人己达。”
今年6月,一群复旦大学EMBA学员访问盛隆,问他最满意的一件事,谢元德回答:“选择和长期坚持关注人的成长、成才、成功”。这也是他一生倡导的成功标准。
在谢元德老家的院子里,一块石碑上刻着一句话:帮助别人就是成全自己,成功他人定能实现自我。
不圈国家的地,不圈老百姓的钱
档案:“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企业停产甚至破产,但是盛隆还在发展、扩张,做大做强——2009年5月盛隆创建三十年”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盛隆有几件事没做成。
跟中国科学院合作搞核磁共振,需要投资600万元,没钱;想做汽车,还是没钱;也曾眼热想在武汉做房地产,仍然是没钱。
几件没做成的事,让盛隆变成一家没有贷款的企业。谢元德说,这样也好,有多大的能力,就去做多大的事。冒风险借的债还不了,是对国家和社会的不负责任。
外界一度认为这影响了企业快速发展。谢元德承认失去了很多机会,“但是路走得很稳,保持了独立自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1996年盛隆销售额是1400多万元,2003年为1亿元,2010年有10亿元,去年则达到60亿元。盛隆没有太多感受到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压力,更坚定了发展实业的初心。
施耐德、西门子、ABB世界电气三巨头控制核心技术,获取垄断利润,国内企业做辛苦活赚辛苦钱,处于产业链、竞争链的末端。盛隆靠着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获得市场,同时也竭力弥补了技术创新的不足。
1999年,盛隆电气成立北京研究所,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电力专家顾国彪担任所长至今。这两年,根据全球行业风向,盛隆抓住超越外资品牌机遇,生产方式由制造向智造升级,产品由功能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型。
“国货与洋货的较量,开始出现国长洋消、国进洋退的趋势。”谢元德说,“别人在圈地圈钱,我们一直在投入技术研发,30多年坚持不圈国家的地,不圈老百姓的钱”。
“这些年,不少企业炒期货、炒股票,炒房地产地皮,炒来炒去,一地鸡毛。”谢元德说,企业有“做什么的自由”,也时刻有“不做什么的约束”。
布局“一带一路”,专注电气制造38年的盛隆有底气
档案:“这里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心会场所在地。盛隆有今天,就是得益于三中全会——2015年12月京西宾馆百年盛隆工程蓝图论证会”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强调,工业化很重要,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要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
盛隆更有主心骨了,谢元德在企业内部多次谈到,“盛隆强,民企强;盛隆强,电气强”。
2015年底,盛隆董事会议题关乎企业百年工程,谢元德把会址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地京西宾馆。
今年,谢元德率团到施耐德法国总部展开对话,介绍“四百战略”——相当于在一百个城市创建一百家企业,很快施耐德16名高管集体访问武汉。而在12年前,谢元德拜访施耐德总部时,一张合影都没有留下。
“以前一直在追赶国外企业,现在到了一个回追的阶段了。”谢元德认为,混合了东西方经营理念的中国公司,虽然处于后发地位,但势头迅猛。
今年9月,一场智能用电博览会首次在汉召开,包括施耐德、西门子等一线品牌在内的34家行业领军企业亮相,现场敲定756亿元订单合约。
“因为有技术、有品牌,你们这些年赚钱太容易了,我们赚钱太难了,但我们赚到了人、市场和客户,今后看我们的。”谢元德和施耐德中国区总裁的交流,有着在制造业专注了30多年的底气。
盛隆大学武汉创业学院是“百年盛隆工程”确定的项目之一。谢元德说,盛隆大学和群体老板模式是两只强健的翅膀,是盛隆推动创新的“发动机”。去年6月,创业学院在工厂开学。谢元德说,人因学习而提升,要让更多年轻人成为企业家,为群体老板模式提供源源不绝的后备军。
在雄安新区,盛隆半年前开始布局;在“一带一路”,盛隆进入缅甸、利比亚、安哥拉……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