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最近发布了一份非常“亮眼”的三季报,但是股价却在报告发布后的几天里接连下挫。
究竟是什么“把戏”,被市场识破了呢?
这份11月30日发布的财报,不少数据都超过分析师“预期”,或者说“惊掉分析师的下巴”。
2020年第三季度,美团营收仅仅增长30%,利润却高达63亿元以上,同比大增超370%。要知道,市场对这个数字本来的预期是4.4亿元。
再看得仔细一些,原来是“投资于上市实体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贡献了超过58亿元的利润,市场普遍认为,如此高额的利润主要是来自投资理想汽车带来的收益。
主营业务辛辛苦苦赚5亿,投资业务轻轻松松就是50亿!
再看美团的核心指标,外卖业务的增长其实并不明显,虽然该业务用户数量保持稳定、三季度的交易用户数小幅增长,但饿了么今年重点发力,月活用户数超越美团,可以说追赶气势汹汹。
或许美团感受到了外卖这个“基本盘”业务护城河并不明显,于是加大了对新业务的投入。
据36Kr,加码社区团购的美团新业务,本季度巨亏20.29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68.8%。说“烧钱”也不为过。
但市场还是一边默默惊叹美团的“炒股赚钱”,一边“下车”,让美团股价在发布后的几天里接连下挫。
1 网上的“炒股永动机”段子火了
最近,围绕美团和其投资的理想汽车,一个“炒股永动机”的段子在网上流行。
据证券时报总结,网上段子的核心观点为,在港股上市的美团,持有在美股上市的理想汽车股份。
理想多卖车,就能将增长红利间接传导给美团,推升后者的股价。在未来,美团等理想汽车投资者只需购买理想汽车,一个“永动机”闭环就被发明出来了。
而理想汽车的销量有多少呢?据公司三季度财报显示,总营收25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1600万元。
这样几十亿的营收、千万级的净利润,竟然能支持理想汽车上千亿元的估值,还想将所谓“红利”传导到估值已经高达万亿元的美团,简直是天方夜谭。
看似荒谬的一则消息,却在投资者里戏言传播,实在是对一些玩资本游戏、割韭菜公司的莫大讽刺。
不过美团创始人王兴对理想汽车可以说是“真爱”,曾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力挺理想汽车。比如最近的一次是今年5月,王兴在饭否上发表动态称:“终于喜提一辆理想ONE,可以顶替原有的沃尔沃XC90和特斯拉Model S了。”
美团和王兴本人投资理想汽车其实无可厚非,但交叉持股问题确实不容忽视。
证券时报就引用了日本经济衰退的例子,以史为鉴。它评价道:当时日本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现象非常普遍,拉高了上市公司的利润和股价。可是等到潮水褪去,日经股市也迎来了非常痛苦的“失落30年”。
中国证券报曾在2010年就表示,交叉持股的风险不可不防,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这种模式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尤其是二级市场(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交易所股市)表现强劲时,可以快速增厚公司利润。
不过其中的风险是,市场不会一直繁荣,就像疯涨的电动汽车泡沫说不定在哪天就会高位破灭。与之密切关联的公司业绩势必也将经历大起大落,投资者务必警惕其中猫腻。
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永动机呢?还好这次,投资者没被这样交叉持股、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所迷惑。
2 投资收益只是纸面黄金 拓展业务仍是生存之道
投资领域玩得风生水起,那美团的核心业务外卖和团购,表现究竟如何呢?
经历了二季度疫情带来的外卖利好,三季度美团的增速进一步回落,经调整净利润为20.5亿元,同比增长5.8%。
两个核心增长指标:交易用户数和活跃商家数,连续三个季度增速不足10%,可以看在外卖这个单一业务引擎增长动能衰落,用户天花板已经到来。今年三季度,美团的用户年平均交易笔数仅增长0.9%,录得26.8笔。
下面我们分业务来看。
三季度,餐饮外卖的收入是206.93亿元,同比增32.8%。从经营利润率来看,餐饮外卖依然是利润微薄的业务,从2.1%提高到3.7%,变现率更是出现了下滑,由去年的13.9%下降到13.6%。
虽然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仍是行业第一,但地位并非高枕无忧。统计机构数据显示,美团的首要竞争对手饿了么10月份APP月活已经超越美团外卖。
到店、酒店及旅游收入录得收入64.78亿元,同比增4.8%。国内旅游率先复苏,利好以境内和中端经济型酒店为优势的美团业务。
这块业务的经营利润同比增21.7%,经营利润率录得43.0%。美团在财报中解释称,这是由于平台活跃商家数量上升带来的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增加所致。
美团瞄准的另一个竞争对手携程三季度也扭亏为盈,在海外业务继续冰封、用国内业务“单臂”迎战的情况下,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亲自上阵,加码线上直播、优惠销售,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有趣的是,美团以“团购”起家,但和携程的PK里,反而是携程“团购属性”更加明显,借此收获了良好的性价比口碑。
此外,美团一直垂涎的高星级酒店业务领域,似乎也没有攻入携程的领地。目前,携程凭借良好的品牌调性和与高端酒店多年的磨合合作,依然牢牢守着80%以上的高星级酒店市场份额。
最后一个板块“新业务及其他”同比增长43.5%,但是却巨亏20亿元。
美团为什么要在新业务上,一直烧这么多钱呢?
这是因为,众所周知,美团是一个“成长型互联网企业”,需要源源不断的新故事讲给投资者听,以维持自己的估值体系。
比如7月美团成立事业部,进军社区团购赛道,想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继续分一杯羹。据东方财富网援引业内人士陈礼腾的观点,美团此次入局社区团购,面临阿里、京东、滴滴、拼多多等众多竞争对手。在此压力下,美团不得不加大投入来获取市场份额。
换句话说,美团还要继续烧钱来维持自己的估值体系。
回顾美团多年来的业绩,成体系的业务板块只有利润率微薄的外卖,以及刚刚靠低价从OTA领域争夺来的酒店住宿。
但目前已经高达万亿元的估值,不能没有新故事的支撑。
所以我们看到了公司在本地生活、社区团购、打车、单车甚至共享充电宝领域“多面开花”,也见识了公司“净利润67亿元、其中58亿元来自投资收益”这样不可思议的财报。
但是投资收益毕竟只是纸面黄金,真正值得关注的还是上市公司的实体业务,因为这才是公司发展的根本动能所在。别再加杠杆玩资本的游戏,好好经营企业才是正道。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立删)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