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

最近,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很多表情包火爆了朋友圈,年轻帅气的侯亮平检察官,一心只为GDP的李达康书记,都成了妈妈们喜闻乐见的“新老鲜肉”了。

图片[1]-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优创圈

然而,作为父母,我们先别急着追剧。因为这部剧的深刻意义不只在于反腐——它还可以帮我们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做得好不好。

相信追了这部剧的人,哪怕只是看了第1集,都会对国家某部委项目处长赵德汉这个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赵处长清楚地记得自己受贿的金额——两亿三千九百九十九万五千四百元!

而面对满满一冰箱的人民币,他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图片[2]-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优创圈

“一分钱都没花”“穷怕了”。表面上看,身为处长的赵德汉是个节俭的人,可这仍然没法改变他“巨贪”的事实,并最终锒铛入狱。这难道仅仅是因为家境贫寒,缺乏安全感吗?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在金钱方面,他从儿童时代就没有受到过家长良好的教育与指引,而最大的失败就是——“哭穷”。

为什么哭穷的教育,对人成长的影响这么巨大?

01 哭穷让孩子更“拜金”

“拜金”这个词,我们经常来形容富二代。其实,这个词对于“穷二代”同样适用。这里说的“穷二代”,并不是指家里真的特别穷,而是家长爱哭穷。

图片[3]-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优创圈

我们可能经常见到下面的类似场景,甚至很多人自身都亲身经历过:

孩子在商场看中一个几块钱的玩具,想要妈妈给他买,妈妈瞪孩子一眼,歇斯底里地大吼:“你知不知道妈妈每天上班多辛苦?赚的钱除了给你上学,只够每个月的生活费,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孩子被吓,大气不敢喘,只好被妈妈拉着离开柜台。可是在那一刻,他一定在想“等我长大有钱了,一定买100个”。

与孩子“谈钱“,的确是每一位父母无法避免的教育话题。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跟孩子哭穷,而是努力自我拼搏,并规划好预算,给孩子树立健康用钱的榜样。

家里穷,不怕,但是一定不要“哭穷”。对于孩子来说,他终会学到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有限而自我约束,但是他更希望看到父母为了这个家过得越来越好而不断努力打拼。

孩子都是善于模仿的。当他看到努力的父母,这本身对他自身也是个很好的激励。然而现实是,很多父母虽然家里并不是揭不开锅盖,却仍然习惯和孩子“哭穷”。

图片[4]-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优创圈

比如家长会说出这样的话,“家里没钱,只靠你好好读书,以后赚大钱”“这是邻居小明玩过的玩具,现在送给你玩,咱们明天就不去商场买变形金刚了啊,都差不多,商场的咱们真买不起”。

可是父母却不知,你越这样哭穷,越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对钱的渴望的种子。一时间,孩子可能会变得节俭,变得将就,但长此以往,他却会被这种“贫穷——翻身”的观念所绑架一辈子。

图片[5]-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优创圈

他可能变得越来越拜金,越来越把一切幸福与安全感的标准用钱来衡量,因为他小时候最想要的,永远都因为钱不够而得不到。

想必,赵处长今天能贪2亿,一定曾经有个时间连2块钱都拿不出过。如果他小时候没有那么怕穷,即使当了处长,清官一辈子有什么不好呢?

02 哭穷让孩子错过机遇

经济上被严格管制,物质一直未能被满足的孩子,不仅容易“拜金”,更很可能因为“掉钱眼儿里了”,而被限制了更大的视野,丧失了更大的机遇。

图片[6]-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优创圈

有一位同事至今未婚未育,80后女白领,算得上职场女强人了,手上光存款从来不低于60万。

她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从06年开始劝她买房,当时首付8万就可拥有深圳市中心的小户型商品房,但她就是没勇气从那60万的存款中拿出8万来获得自己的房子,而如今哪怕把60万都拿出来,也不够那套房的首付。

她每次花钱出去旅游的时候,被朋友拉去买护肤品的时候,喝一杯30多块钱星巴克的时候,都处在一种很痛苦的状态,觉得自己这样花钱是罪大恶极的。

图片[7]-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优创圈

为什么?她爸妈从小离婚,她跟妈妈净身出户,妈妈含恨叮嘱她,“女人手里一定要有自己的钱”。然而,不肯花钱,不敢花钱,她既错过了买房的关键时期,又没有把自己打扮得哪怕有点女人味,错过了成家的机遇与年华。

还有一位男同事,做高级软件程序员,现在30多岁,月入4万。因为被父母从小到大经济上“穷养”,严格管控花钱,结果长大后的他特别渴望赚钱,又特别不舍得花钱。

他不舍得给自己买1件超100块的衣服,不舍得花钱去旅游,不舍得给父母趁早换1套好点的房子。而且,他对未来的规划毫无魄力,因为他不会花钱,只懂存钱。直到今天,大家没见过他追过女孩,也没听说有哪个和他相亲过的女孩约过他第二次。

图片[8]-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优创圈

我不相信上面两个同事是不婚主义,因为他们的眼神中经常充满了孤独的焦虑、迷茫。但正是从小来自家庭的“穷”压力,让他们始终带着“贫穷”的思维,不懂的通过花钱获得更大的机会,也没有更长久的人生规划。

哭穷,让孩子长大后变得短视,错过很多重要的机遇。

03 哭穷会“代代相传”

孩子从小被家长灌输贫穷观的结果,除了少数暴富外,大多数在长大成家后,基本仍然会把这种“惜财”的习惯继续传承给他的孩子,就这样一代代传下去。

假如你从孩子一小就经常对他“哭穷”,那么孩子长大成家后,也很有可能继续用“极端节俭”的方式要求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图片[9]-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优创圈

他可能因为妻子偶尔买了个上千的包或大衣而大发雷霆,甚至闹离婚;或者因为孩子想留下压岁钱而把他责备一顿。

那么当这种事情发生时,你作为家长一定不要责怪他,因为他只是继承了你的“节俭”。而这种节俭,在当代社会,真的可以给你的家庭甚至家族带来幸福感吗?赵处长一家子真的幸福吗?答案显而易见。

图片[10]-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优创圈

既然“哭穷”这种教育方法有这么多弊病,我们又该如何跟孩子谈“钱”这个话题呢?

1 既不可仇视,也不可仰视

首先,要告诉孩子,金钱不是万恶的。钱不是幸福的全部,但他确实可以带来幸福。

人们一举一动都离不开钱,出门乘车要钱、吃饭要钱,买衣服要钱,甚至买一张手纸也要钱。钱的第一要务就是满足生存的根本。即使钱不多,父母也不能把这个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

图片[11]-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优创圈

因此,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会孩子去正确地认识金钱,他是必须但非唯一,快乐的多寡在于心而不在意钱。

2 告诉孩子如何才能得到钱

告诉孩子,世界是个超大的游乐场,里面有不同的职业可以供选择,如果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并能做好他,那么就能得到足够的回报——那就是金钱。

图片[12]-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优创圈

教育他找到自己喜欢的角色,进入角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愉快地付出和获得,这样长大的孩子走到哪里不会充满阳光呢?

同时,要教育好孩子,金钱要通过正当途径交换获得,不可以像赵处长一样,拿不该拿的钱,这样最后不仅孩子自己,还会连累他爱的人。

3 告诉孩子怎么花钱

钱的价值在于流动。如果父母平时赚了钱,藏到银行卡里,保险柜里,甚至冰箱里,而从来都不去花,甚至连“投资孩子”都不愿意,那么钱的意义又在何处呢。

图片[13]-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优创圈

父母要教育孩子,赚了钱是肯定要花的,但是一定要做好规划,并严格执行,该投资的投资,该消费的消费,这无可非议。从而培养起孩子正确、健康的用钱意识,终生受益。

4 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

有的父母宁愿打麻将天天输钱,不愿意给孩子买个新玩具;或者愿意花钱给孩子报昂贵辅导班,自己却新衣服都不敢买。

图片[14]-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优创圈

不管是哪一种极端,都是不可取的。钱是一家子共有的,绝不能搞花钱的双重标准。因为那种环境中成长的小孩不管有钱没钱,都无法体会到平常的快乐与烦恼,无法和金钱建立起良好的互动与沟通。

图片[15]-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优创圈

一个孩子内心的贫富,

未必取决于物质与金钱是否缺乏,

而是一个家庭对待生活的态度。

不要告诉孩子,

这个东西太贵买不起。

要告诉孩子,

只要努力赚钱,

以后肯定买得起。

聪明的父母,

从来不会向孩子哭穷。

自己努力变成优秀的父母,

就是对孩子成长最好的教育。

图片[16]-人民的名义靠什么赚钱-《人民的名义》告诉父母,为什么不能对孩子“哭穷”-优创圈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4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