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跟机哥有类似经历:每天我打开支付宝,不一定会付钱,但一定会去干两件事:
去蚂蚁森林偷能量,然后再去蚂蚁庄园喂小鸡。
这不,机哥还组了 互偷能量 互相打气群,每天在上面跟盆友们切磋技艺。
特别牛的群友,已经收集到 250 个环保证书。
这些证书意味着,我们不但体会到互偷能量的乐趣,还用攒起来的能量,在远方种下一颗颗真正的树。
有些机友外出旅行时,就会想起自己曾经在支付宝上种过的树。
从 2016 年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开始,不知不觉,在支付宝上种树这件小事,已经默默坚持将近 5 年。
但是,近期有自媒体对蚂蚁森林背后的各种概念做了剖析,打破了大家对蚂蚁森林一贯的印象。
这个在 B 站播放量超过 138.6 万的视频认为,我们在支付宝种树,是蚂蚁森林的财富密码。
简单说,就是我们平时攒能量留下的数据,其实非常值钱。
这些数据代表着个人节能减排量。比如在点外卖的时候,如果选“无需餐具”,会获得 16g 能量,这个 16g 能量翻译过来,就是我们节省的碳排放量。
在支付宝上收能量球的行为,只是将节能减排省下的碳排放量,进行了一种游戏化的修饰。
在蚂蚁森林用户使用须知中,就说明了,会将我们的低碳行为转化为绿色能量。
一来二去,在支付宝上记录的每一个碳排放数据,形成了「个人碳足迹」。
理论上,这些节省下来的碳排放量,是可以赚钱的。这涉及到两个概念,「碳汇」和「碳汇交易」。
「碳汇」这个词,跟森林的作用息息相关。
众所周知,树木全身都是宝,它们所进行的光合作用,吸进去的是二氧化碳,释放出的是氧气。
树木这种能力,经过精确计算,能得出:林木每生长 1 立方米蓄积量,大约可以吸收 1.83 吨二氧化碳,释放 1.62 吨氧气。
所以,我们从小就知道,多种树是好事情,保护环境。
更近一步来说,我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物质,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但如果我们通过种树,这些树吸收的二氧化碳能抵消掉我们自己产生的二氧化碳,那岂不是美滋滋?
我们可以将「碳汇」理解为,种树抵消污染的过程。
好了,再来说「碳汇交易」,其实就是极限一换一。
这个词是基于《京都议定书》内容产生的,当时各国对节能减排作出承诺。接着,世界范围内针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市场交易开始了。
比如说,某个国家工业发达,产生很多二氧化碳,没达到自己的承诺。咋办?
于是,某国向另一个林业非常发达、或者清洁能源非常发达的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这样在总体数据上,就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标,也就是所谓「碳中和」。
以上过程,就叫做「碳汇交易」。除了国与国之间,碳汇交易也出现在各大公司的运营中。
苹果在去年发布会说,它家运营已经实现碳中和。实现的方法,除了 去除附带耳机这种对自己下手的路子,另一种就是直接花钱。
花钱做什么呢?主要是买别家富余的碳排放量指标。
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富人,他出行用私人飞机,也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太不环保了。他就是直接砸钱,每年花 700 万美元去买碳排放指标,抵消自己出行产生的二氧化碳。
看来,强如苹果这样的大企业,富如比尔盖茨这般大人物,在碳汇交易中,还是不免花一笔大钱啊。
但在我们熟悉的科技大厂中也有一股清流,它反而是靠卖碳排放指标,赚钱了。
去年特斯拉终于实现年度盈利,共计 7.21 亿美元。而去年它家卖碳排放指标,赚了 15.8 亿。。
在国内,碳汇交易也在逐渐试点中。
巧合的是,国内第一笔林业碳汇交易,就是支付宝达成的。2011 年,阿里巴巴买了 1 万吨碳汇指标,共 18 万。
近些年,像福泉市陆坪镇香坪村、河北承德塞罕坝林场等地方,都在利用各自的林业资源,尝试碳汇交易。
企业之间能这么操作,人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可以吗?
发达国家已经有这么做的先例,被称为“自愿减排机制”。个人节省下的碳排放量,打包出售给有需要的企业。
没想到,我们只知道玩种树偷能量能增进朋友感情,也知道这是在种树做公益,却不知道节省下来的碳排放量,未来有可能成为财富密码。
如果按照这种操作去理解,那我们的个人碳足迹,岂不是很值钱?
打住!目前来说,在我国个人碳汇交易并没有法律支持。如果有人对你说,你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交易,那这多半是骗局甚至传销。
虽然现在并不能进行个人碳汇交易,但未来会怎么样,说不准。
万一以后开放了个人之间的碳汇交易,那今天我们在蚂蚁森林中留下的各项数据,就成为非常宝贵的资料了,因为可以交易。
补充一个冷知识,2016 年蚂蚁森林刚上线那会儿,蚂蚁森林是这样官宣定义的:“对支付宝平台的 4.5 亿用户全面上线「个人碳账户」”。
而在蚂蚁森林当时的宣传海报中,将在支付宝上种树行为定义为「绿色金融实践」。
那么问题来了,万一以后我们在蚂蚁森林里攒下的能量球,也就是节能减排数据变得很值钱,那这笔钱算谁的呢?
So,有自媒体怀疑,要是以后个人碳减排量能够进行交易,那蚂蚁森林会不会将我们个人的减排量卖了换钱?
看到这种可能性的小伙伴,都在视频底下留言:
原来还有这种操作,纷纷表示不会再爱了。
究竟,网友们的疑虑是真的吗?我们在蚂蚁森林中攒的能量球(个人碳减排量),会不会被在不知不觉间,被拿去打包出售呢?
针对这些猜测,蚂蚁森林官方今天发出声明。
全文很长,有兴趣的可以滑动下图观看。
太长懒得看的机友,机哥为你总结下。
全文分了三个大点去论述,我们一个一个看。
首先第一点,蚂蚁森林宣布自己是纯公益项目。也就是说,我们在支付宝上种树这个动作,所产生的的收益,蚂蚁集团都会拿去做公益,种下真正的树。
这点没啥问题,我们在支付宝里玩种树游戏,支付宝承诺会种下真树,这符合我们一贯认知。
接下来第二点,蚂蚁森林承诺,种下的真树,如果以后产生碳汇,也就是如果以后有企业或组织买下这些真树的碳减排量,这些收益会用于公益。
蚂蚁森林今天声明中的第三点,回应了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未来,我们攒下的能量球(个人碳减排量)要是能卖钱,这个钱属于谁的呢?
“如果蚂蚁森林里记录的个人碳减排量未来能交易,产生的所有收益将属于用户个人,不属于蚂蚁森林。”
啊,大家可以将心放回肚子里了。
要是未来我们攒的能量能换钱,这笔钱是我们自己的。
基本上,蚂蚁森林今天这个声明的主要知识点就是这些,下课!
可以说,这则声明属于概念上的一个明确界定,而对我们现在使用蚂蚁森林的功能倒是没什么实际影响。还是能偷能量,还是能去种树。
但如果你了解到关于碳汇交易的概念后,不想继续去攒能量了,那也完全可以停下来。
机友们,你们还会继续去收能量吗?在评论区跟机哥聊聊吧~
图片来自网络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