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一个适合家庭投资的策略。
其实很早就想写了,拖到今天,股市大涨,可能不那么合时宜,但是对于一些没有家庭资产配置思路的朋友来说,还是值点钱的。
实际上呢,股市波动越大,就越需要策略,你也可以理解为一套投资系统。
这样子你无论是买还是卖,都是有逻辑的,凭感觉是肯定不行的。
就像现在,你听别人说,赚钱了赚钱了,冲进去就买,凭运气,也是可能赚钱的,但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尤其是家庭投资,不是看这几个月咋样,而是要看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你掌握了什么样的投资技能,拥有多少平均收益率。
进入正题,今天跟大家说一个超级无敌简单的策略——股债平衡。
怎么搞呢?
举个例子。
假如我有10万元的资金需要投资,
我们就将5万元资金买入沪深300指数(),另外5万元买入企债指数()。
如果拿着不动,从2004年1月1日开始,到2018年10月1日,这一段时间,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
企债指数涨了122.70%,沪深300涨了165.39%,
年化收益率分别是5.57%和6.83%。
如果用50%的企债指数和50%的沪深300组合,中间不做任何操作,
那么这个组合的收益率就是平均值144.04%,年化收益率是6.22%。
但如果加入了股债平衡呢?
一开始,我们买股票和债券的比例还是各50%,
一年以后,企债指数和沪深300都各有涨跌,所以到了年末是不可能各50%的。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再做一次平衡。
卖出比例超过50%的,买入比例没到50%的,让两种资产的比例重新回到各50%。
每年这样操作一次,收益率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原来为144.04%收益的组合,收益率提高到了300.45%,整整提高了一倍!
而提高了一倍的收益率,仅仅需要一年操作一次,把股票和债券的比例平衡一下就可以了。
这样操作,不仅仅收益提高,而且回撤也大大降低了,还非常简单,不费啥劲儿。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觉得,这样的配置,在牛市里,会不会比较吃亏。
He’be’ti
因为股债是跷跷板,牛市里面最好股票的配置高一些。
其实不是的。
比如2007年的那波牛市,通过这样的策略,我们会被动的卖出一些盈利的股票资产,然后投入到债券中。
这样的结果是,避免了后面大跌中的回撤,保住了一部分的收益。
虽然长期来看,股债平衡的策略收益没有沪深300高,但是回撤也会小很多。
综合风险收益比来说,用这样的策略,会比持有沪深300指数好一些的。
这个策略不是我原创的,是源于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大师的。
我一直信奉一个原则,越是简单,越有智慧。
说完了这个策略,你们肯定都觉得特别简单,但实际上,这里面最难的点,就在于,如果遇上了这样的大牛市,你还能不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完成它。
比如,身边的,都赚了很多钱,你可能也不愿意每年操作一次,想要勤奋一点跟上节奏,多赚一些;
再比如,股票的部分在牛市里赚了很多钱,到了卖出的时候,你有点舍不得,自作主张再拿一阵子,
这些看似能多赚点钱的行为,都是这个策略的加持。
虽然说,牛市是实现财务自由的不可多得的机会。
但是很多人只是“赚过钱”,而不是“赚到钱”。
没有落袋为安,没有进行止盈,得来的大部分收益最后都被市场“收割”了回去,也没意义。
新手入场,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就是:
在行情持续上涨的时候,被吸引入场,喜欢“追涨”,越涨越不断加仓,结果在顶部的仓位最重,
在熊市中,又因为恐惧而不敢加仓,甚至割肉,也赚不到钱。
股债平衡策略,就可以通过控制股票和债券间的投资比例,
在牛市中,如果股价上涨,股票市值上升,就会被动减仓;
在熊市中,如果股价下跌,股票市值下降,也会实现被动加仓。
无形中实现了“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的投资理念。
这个方法,推荐给毫无家庭理财基础的家庭CFO们,理财没有那么难,迈出第一步,然后一道道门推开来,也有春暖花开。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