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一个社群分享的故事,因为群里多数是厦门圈子的女性,所以作为一个深圳女孩,我分享了我的搞钱故事。
没什么大富大贵,但口气大到自己好像赚了不少钱哈哈。
整理过程中还是融入了我的一些思考,尤其在后半程,希望你喜欢。
ps:文末有福利哦~
……
可能和群里的仙女们不同,我有 2 个大的差异点,一个是我 base 深圳,不在厦门……
另一个差异呢,可能和群里很多已经在创业路上的姐妹们不同,我还是一个副业打工人。那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代表深圳搞钱女孩,给大家带来一些些收获。
今天的分享关键词,就是搞钱哈哈,深圳女孩不谈钱怎么行!
大家猜猜我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赚钱哈哈,零花钱也算!(互动)
答案是小学阶段,大概2、3年级。我和邻居小姐妹关系特别好,我俩寒暑假闲着没事,经常会在家附近捡易拉罐,环保又能收集起来去换钱,当时大概收一次赚个两三块钱(如果没记错的话)。
上了初中,我专心于学习,唯一的“收入”,就是每年过年时长辈们给我发的红包。好在我爸妈都把它们留给我,我也不乱花,舍不得花。
我小时候确实挺省钱的,暑假去家附近的新华书店都是走过去,走30-40分钟,觉得反正不远,不用等公交车,还可以省下两三块钱。
2014 年我上了大学,鬼使神差开始找兼职,也没人告诉我应该这么做,但我就开始探索起来(真正搞钱也可以从这个时期算起)。
当时先看的是校内渠道,主要就是做助理,所以我兼了2个,一个是团委助理,每个月500块,整理整理资料发发通知;一个就是当外教助理,这个也是赚 500 块,不多,但它对我的人生来说,发挥着不一样的意义。
我从小就很自卑,因为我5岁那年被烫伤,我一度以为,只要成绩好就能让大家看得起我,所以我初高中读的都是最好的学校。一直努力到大学,成绩不再是首位,我反倒迷茫了。
当时有个外教老师,一句话启发了我:“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勇敢去讲你的故事吧。”我当时觉得,对啊,我的人生才开始,我的人生应该由我来创造。
我在他身边近距离地感受其魅力,和舒展自信的状态。他还经常用手机记录自己的生活,在镜头前真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这点也让我对镜头感到熟悉,之后对我拍视频和直播都有很大帮助。
我在大学四年期间读了很多书,第一年读了近90多本。我自己担心读了就忘,所以在2016年的时候开始在豆瓣上写书评。这个习惯,第一是倒逼了我输出和写作的练习;第二,它成为我后来当有书签约作者和给公众号供稿的契机。
当上有书签约作者这事儿是在我大四的时候,因为学业比较轻松,机缘巧合留意到拆书稿,以及有书在免费的带一群人进行拆书。所以我就紧跟着大部队去学去看,本身这个事不是靠聪明才智,而是靠谁能坚持到最后。所以我凭借时间多+之前写过书评有经验脱颖而出,在2018年5月26号正式成为签约达人。
所谓的拆书稿呢,就是把一本书拆成1+10一共11篇文字稿,以此去说明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启发等等。
一篇稿子2-3000字,11篇就是至少22000字,写完一本是赚800~1000块钱,一个字不到 1 块钱,但 1000 块,对当时的我来说已经是巨款,我基本除了学费就没和家里的人伸手要过生活费。
这事儿真的是又享受又折磨,享受的是我买的书即便一本一百块,我也能几倍地回本;但折磨的在于,有些书尤其是抒情、散文类书籍,很难讲深与延展,尤其对于当时我的年龄来说,我的阅历和智慧是有限的,所以这就逼得我要去做大量的搜集、涉猎、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也是因为故事篇幅更长字数更多哈哈)。
再后来兴起各种写作变现,我了解到有不少公众号征稿,于是我主动投递,公众号2016年也还是时髦且数据繁华的时候。我写了很多职场文和不少电影文,豆瓣电影的公众号也会转载我的文章,那会儿一篇的费用从400-800不等。
拆书也好,写职场文投递公众号也好,以及后来2021年开始接课程软文也好,在我的理解里都是靠手艺赚钱。
回看这个阶段,我觉着是一个必要的积累。不管是做IP、做副业或创业,至少得有一门值钱手艺,这个是必选项,而且积累了 1 年的手艺和 5 年的手艺就是不一样,你今天绕过去了将来也会回来还债。
写作是手艺,服装搭配、做思维导图、绘画书法都是手艺,会做内容、做流量、人际关系也是手艺。
即便未来不是单纯靠这个手艺吃饭,它也是我的一个可发挥长板。
以前我笑称自己是打字机,但2022年起,我开始写不动了。
一方面是工作上真的忙到飞起,我上一份工作在深圳一家头部在线教育公司,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没有听说过声音变现、写作变现、低碳饮食这一类,2021年因为口罩,这类3训练营试听后转化成高价课的模式特别流行,我在这其中从0到1见证了一个部门、一家公司的崛起,是幸运没错,也是真累啊。
那会儿输入变少,自己累得不行,顶多就是拍拍视频号,其他时候很难沉下心来写作。我曾经算过,我写一篇课程软文,赚个800块钱,可能要花我6个小时,就和打工差不多。
2022年6月,我入职了一家头部的咨询公司做项目经理,带个人IP和创业者变现。当时有个同事的观点让我匪夷所思,她说我宁愿跳槽去当一个前台,然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我自己的小红书账号,去接广告,又轻松赚得又多。
她这个观点咱也不评判对和错,但确实有点颠覆了我对工作的认知,而且这一年我确实在咨询公司里看到很多中小型个人IP的崛起,我深刻的认识到,打工真的没法赚到太多钱。
就像我老公他的领导,做到总监年薪300多万就是天花板了。但是我们公司的客户通过做个人IP一年单价翻1000倍,第一年收入就有100万,第二年更是稳步上升中。但你想做到一个总监要熬多少年?而且在一个公司里头,这样的人真的是塔尖上数量极少的一批。
此外还有一个契机,是我有一个同事入职之前是做服装买手,通过小红书也赚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而且她不用囤货,全部都是去南油批发市场,就是深圳这边的一个服装中心实地拍摄即可。
那会儿我做小红书也做挺久了,1年多,一开始纯粹是兴趣驱动,把书评从文字形式变成视频形式去呈现,但越做越发现自己坚持不下去,除了出版社寄了很多书以外没变现。当我看到身边有这样的范本之后,我想尝试突破。
我最先尝试的是卖饰品,我自己很喜欢这一类,尤其是戒指、耳钉,这也是我后来和很多人去做定位诊断的时候我会去考虑的一个原则,就是这个定位和领域是不是你喜欢的、热爱的。
虽然人在深圳,水贝也有大量货源,但我不想囤货,所以我找了一个韩国饰品代理,小试牛刀。
我 12 月开始做,在小红书里做内容,引流量,但!仙女们!数据一般,引流困难,而且我没有实物自己拍摄,所以图片都是上游提供的,有啥就是啥,自己就在选题、标题上花功夫,但基本小眼睛数就是 200-800 不等,惨淡啊!
我自己验证了几轮,发现我获取流量的能力不是很好。所以今年 2 月28 日,我开始在私域销售,此前我是另外开一个新号的。当天我出了 2 单,把我高兴的。
都是自己人不怕你们笑话,我从 2 月最后一天到 6 月中旬,我卖了 3500,自己赚了 1600。钱少,但我赚得挺开心的说实话,主要是我自己迈出了第一步,我之前觉得朋友圈卖东西很丢脸,我还第一次群发,告诉大家我接下来要搞饰品副业。
我用文字和自己对话:你到底害怕啥?结果发现:啊,原来我怕掉价、怕没人买打自己的脸、怕自己坚持不下去、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想我……
我调整了自己的想法,也降低预期:不是做了就一定要有结果,即便无人问津,这也是一次很好的和朋友圈很多熟悉的、陌生的、弱关系的朋友再次建立联系的方式。
结果出乎我意料,我那两天收获了很多朋友的「加油」、「棒」、「」,还有我的头批客户。
饰品做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哎呀这零售果真还是得走代理啊,除非你是流量大户,否则单纯靠转介绍和复购也撑不起来量啊。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做快团团等,虽然品还可以,但现在也是卡在流量问题上,所以我又折腾新的事情了。
额外补充一个信息,我在今年 2 月份开始做线上红娘生意,通过流量变现,我要做的就是拍视频,一个月赚个 4、5 千。这里就不细展开了。
到此,我来总结一下,我刚刚到底在说什么。
第一,定位可以试出来,我从大学开始试,一直到现在 8 年多试了4、5 样,还有一些没拿到结果的我没说呢。
但如果现在我有机会和更年轻的自己对话,我会建议大家去找专业的人帮你梳理,因为当局者迷,且赚钱这件事,在这个时代下就是一场开卷考试。如果把学费交在市场上,那可就不是浪费几个月这么简单了,很有可能你就彻底失去机会,这个代价还是很大的。
第二, 赚钱里真的有不少坑,不管是做自媒体、做零售,但这些我不亲自下场去做,我是不知道的,而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我从捡易拉罐,到写作变现(拆书-公众号供稿-课程软文),到卖饰品,到相亲项目流量变现,我从靠体力,到靠手艺卖时间,到做零售再到流量变现,我在尝试找适合自己「体质」的,且更能复利、赚更多的方式。
靠体力和卖时间都是不可持续的;做流量变现生意,基础前提就是你能有持续稳定的流量,但不是人人都能做,需要看实力看运气。
做零售就是要做代理,本质在我看来也是流量生意。还有一种类型,就是服务业+口碑生意,前提就是你的服务能力+口碑有保障,口碑生意会慢,但是稳。
也就是在这个时刻,我开始往最后这种类型思考:我是否有这个可能性?
也就是在这个时刻,我重新第二次开始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回忆各种细节,更深度挖掘和思考我自己的优势、擅长的、喜欢的,我的成就感来自哪里(这 4 个方面也可以应用到你自己身上)。ps:真的每次想都会更清楚一些。
结论是,我有交往力优势,我喜欢听别人讲自己的故事、经历,我也能共情他们;我喜欢团队作战,我为我能帮到别人而感到有成就;我喜欢从 0 到 1,但不喜欢从 1 到 2 到 10;我喜欢秩序感,喜欢创作……
在定位上,除了结合自己的优势,我也对应过往我拿到的成绩做减法。
毕业 5 年半,我在头部珠宝电商、教育公司、咨询公司就职,我对直播成交很熟悉,孵化过很多 IP,从普通人到大咖如某声音界大咖。我参与过多个项目从 0 到 1,从直播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包装、直播营销等,除了公域流量环节,其他的我都对应拿到过结果。
最后,做好定位这件事儿,除了聚焦优势,还要做到顺应趋势。我选择的就是个人 IP 和自媒体、一人公司这个大的面。为什么?因为未来肯定是小公司越来越多,且公司会更多外包出去,零工多。就像知名咖啡品牌三顿半,2021 年的时候营收7 个亿,全职员工才不到 100 人。
此外,现在很大大厂已经饱和了,能创造的岗位越来越有限,这个趋势下,势必很多人要从0 到 1 自己出来做番事业,所以我在 8 月份开启了自己的 IP 咨询,提供定位咨询和产品变现闭环陪跑服务。第一个月推出后目前已经变现了4 千多,且这个过程的复利点在于有口碑传播,以及服务经验&流程是可沉淀的。
到此,我的赚钱故事未完待续。我最近在探索自己的过程中,去聆听市场的需求时,发现我自己在写XXX方面(暂不揭秘)有一定的差异化和长板,我目前也在探索中……。
回顾过往漫漫长路,我以赚钱为乐,虽然现在还没有远超主业收入,但这个过程里,我对商业更敏感了,这个过程也是在不断修正我的心力、端正对打工的认知。
打工,赚不到大钱,但打工就是借假修真,观察老板的思路和策略,同时积累未来潜在客户,提升自己的技能。当这么想之后,我的主业收入在过往1 年里提升了 80%,这速度我还是很满意的。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个深圳女孩的搞钱故事,未完待续,欢迎大家见证我后续的成长。
最后,我也给各位看文章的朋友整理了一份「个人 IP定位指南」,免费送给大家,这也是我在摸索搞钱+商业咨询公司看过不下几百个 case 之后沉淀的几个实用方法,欢迎链接。
往期文章: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