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相亲副业-85后为脱单建交友社群:5年多促成500多对

“5年多时间,促成男女朋友500多对,有200多对已结婚……”

熊大(化名)是一名85后,最开始他为了找对象,在社交媒体发起了一个交友社群,这个社群多为年轻的单身男女。后来随着社群逐渐扩大,他发现,越来越多人因他的社群结缘,最终相恋并走入婚姻殿堂,他的社群俨然成了一个网上的“相亲平台”。

不过,他却坚决地将自己与红娘、相亲行业区分开来。“这一直是我的副业,我只想做得纯粹点,给大家搭建一个交友的平台,我们也没有进群费、介绍费等。”他说。

【1】为脱单而开的网上“单身俱乐部”

2018年,熊大与相恋2年多的女友分手,抱着要找一个对象同时打发下业余时间的想法,他自发组织了一个单身交友社群。

当时正值某社交平台对社群功能的流量支持,线上线下的聚合让这个组织迅速发展。他除了组织网上社群交友聊天,还会组织一些线下活动,群友们一起约饭、玩剧本杀等。

他说,到现在,加入他社群的总人数已达到了15000多人,以不同特点如职业、地域、爱好等划分组建的交友群也已达到100多个。

图片[1]-在家相亲副业-85后为脱单建交友社群:5年多促成500多对-优创圈

熊大为群友组织线下活动。

进入熊大的交友社群有一定年龄限制,参与者限制为25岁-35岁的单身男女,“大家毕竟还是抱着谈朋友最终结婚的目的来的,这样的目的很重要。”熊大说,之前有位95后年轻女生,脱单的目的只是因为之前从未谈过恋爱,想证明自己是有人爱的,就从追求者中找了一位攻势最猛的,结果3个月后就光速分手。

在入群前,熊大会和每位申请者进行一次几分钟的聊天,了解他们的年龄、职业等基本情况,从而推荐报名者加入更适合的社群。

但他说,他从不过问报名者的收入和家庭背景,这也是他认为自己的社群和相亲机构最本质的区别。他希望来这里的人是从朋友做起,像学生时代或者自由恋爱那样纯粹,因爱好、性格、言谈、眼缘等相互吸引,“而不是一上来就像做生意一样进行身价匹配”。“经济基础固然重要,但绝不是唯一。”他说。

熊大表示,在社群里,大家可以互相聊天,天南海北都可以聊,但有一点,进群的人目的不能不纯,大家也会自发维护社群里的良好氛围。有一些抱着“不纯目的”蒙混进群的人,也会很快被举报并踢出群聊。

【2】想快速脱单要有自我认知

熊大说,社群建立5年多时间,已经促成男女朋友500多对,有200多对已经结婚。

他说,有一对情侣让他印象深刻,那位男生毕业于国内某知名大学,还是校园十佳歌手,女生则是一位喜欢音乐的教师。两人在社群里认识后非常投缘,几次线下活动后两人就成功走到了一起,后来结婚时,两人还给他送来了喜糖。

“他们现在孩子都有了,生活得很幸福。那种爱情的美好让人觉得非常自然,水到渠成,仿佛影视剧中的爱情一样,但这确确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

图片[2]-在家相亲副业-85后为脱单建交友社群:5年多促成500多对-优创圈

线下活动现场。

不过,熊大表示,也有找了很久但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他认识一个女孩,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参加了相当多场类似的单身社群活动,但一直没有脱单成功。

在他看来,想要快速脱单,最重要的是要有自我认知,明确定位。另外,勇于走出舒适区也很重要,要敢于多接触不同的人。

他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以上几点,“很多人普遍缺少爱的教育”,成长过程中处理异性关系的经验和机会太少,加上工作后社交面的进一步缩小,会加剧这种窘境。他也见过不少人将定位放得过高,结果长时间找不到合适伴侣,最后给了一些不良机构可乘之机,上当受骗。

他表示,加入他社群的人大多也存在类似这样的问题,他们圈子比较小,接触的人相对固定,很难从中找到合适伴侣,其中有人甚至此前从未谈过恋爱。

为此,他还专门请来了心理咨询老师举办亲密关系公开课,为参与活动的群友们答疑解惑。“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自己敢于接触更多的人,不要怕失败,认识的人多了,肯定会遇见合适的。”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