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父
亲
和
他
的
亲
人
们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 15 年,父亲是儿登天的梯,父亲是儿拉车的牛。父亲沧桑一生,功德圆满。我们虽没树碑立传,但父亲一生经历的重大事件,主要节点,特别是闪光的品格和对我们的恩情,我们应该重点盘点,以示后代。
奶奶母亲
爷爷去世后,奶奶为了一双儿女,投奔磊上娘家。回伏珠后,奶奶帮助母亲操持家务,哺育孙子。用一把铜勺熬成糊糊,把十个孙子、孙女喂养长大,特别是坚决不让父母将四哥、四姐送人,使我们一家避免了骨肉分离之痛。奶奶一生劳苦功高,恩比天大。
母亲,娘家廻坡底村,和父亲一样,也是苦命人,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哥哥姐姐们长大。嫁给父亲后风霜雪雨白手起家。母亲刚强,在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中的口碑是勤劳俭朴,通情达里,手脚麻利,精明能干,为人大方,仁义贤良。特别是对奶奶孝敬有加,尽心奉养。婆媳关系十分融洽,堪称左邻右舍典范。母亲对娘家、婆家亲戚一视同仁,不偏不向,舅舅来家高兴,姑姑回来热情,走时你拿谷子他拿米,你是半斤他八两,从不厚此薄彼。邻里之间,红白喜事急事难事,能帮尽帮,睦亲和邻,传为美谈。
母亲的一生,是辛苦的一生,苦命的一生,短暂的一生,从没享过一天清福。记忆中的母亲一年四季起早贪黑不停地忙,纺线织布,缝衣做饭,地里摘菜,赶驴磨面。父亲开煤窑创家业,当干部的功绩声望,有母亲的一半。父亲落难时坚强不屈,能够挺过来,有母亲的力量,父母风雨同舟,共度难关。特别是为救我小命,从没出过远门大字不识的母亲,竟然敢抱着我到千里之外的大新疆看病。去时坐车六天六夜,中间走走停停,最后还没坐到目的地,在距离乌鲁木齐还有百里路的奎屯站下的车。多年后,在疆工作的大哥说起,当大哥到奎屯接母亲时看到母亲抱着我,满脸疲惫,倦缩车站一角,无助的眼神,企盼的目光。大哥非常震憾,真是不敢想象,母亲是多么的勇敢和坚强。
由于长期不分昼夜的操劳家务,照顾老小,一家的担子几乎全部落在母亲一人肩上,加之为父亲挨批遭斗担惊受怕,终致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带着对身处逆境父亲的万般牵挂和对儿女们的揪心不舍于69 年病故于太原,年仅 49 岁。母亲早逝,不但我们全家悲痛欲绝,乡里乡亲也唉声叹气,为之惋惜。
母亲在太原病故后,全家人都不能接受太原已实行的火化制度,大姐、大姐夫为了早日将母亲遗体运回家乡,入土为安,多方托人找寿材,暴雨中在村里山路上抬寿材。在极短的时间内找铁皮,请焊工,将棺椁用铁皮全包装,这才将灵柩上了火车运回来安葬。那时由于两派“武斗”,火车时有中断,二哥为了去太原接母亲灵柩,徒步从霍县走到介休,然后才坐火车赶到太原,母子情深,苍天可鉴。
第七章
共克时艰
第八章
1967 年 祖 母 病 故,69 年 母亲撒手人寰。三年两大丧,致身处逆境中的父亲遗传性头疼毛病加剧,强拖病体劳动或被叫去大队小队部接受批判,回家后就躺在炕上,长嘘短叹。我们小姐弟则围在父亲旁边照看,家里没有笑声,更没有我们小姊妹的玩耍打闹,沉闷的家庭氛围整整在三孔小窑里笼罩了三年。
祖母、母亲接连病故,是本就经济拮据的家庭拉下了不少饥荒,全家穿衣吃饭捉襟见肘,生活只能节衣缩食,记忆最深的是限制了我们小姐弟们早午饭中间的搬吃,以及很少吃晚饭,开水冲炒面搅拌一下压压饥饿睡觉。由于大家庭的困难,大哥、大姐、二哥、二姐、三姐、四姐等个人的小家庭,从 1969 年—86 年前后近二十年间经济上都受到了很大拖累。既要抚育其儿女们成长,过小家庭生活,又要顾及父亲、弟弟妹妹们大家庭的日子,不得不省吃俭用,两头兼顾,共克时艰。
一、大哥在新疆,大嫂在李村教学。他们那时还没小孩,没什么负担。大哥除个人必需外,工资大部分捎回家里。大嫂调去新疆后,有了孩子,但大哥、大嫂一如既往,逢年过节往家捎钱,坚持数年。为父分忧,为家解难,大哥大嫂率先垂范。特别是每次回家时,看到分家单过孩子众多的三哥日子艰难,走时总要放下身上所剩无几的钱接济三哥一家,只留到疆路费,八十年代末,大哥一家本有机会调回临汾,但为了两个已嫁新疆的妹妹有娘家人照护,绝然放弃回乡,兄弟姐妹骨肉相连,情深意长。
二,大姐在太原,母亲看病,灵柩回运,大姐、大姐夫出钱出力,拉下饥荒,那时,已有洲涛、洲风,本身生活就很拮据,仍给家里捎钱,给弟弟妹妹买过年衣裳。母亲病故,大姐大病一场,整个人瘦了一圈,身体落下病患,数年后才慢慢恢复正常。三哥、四哥结婚,大姐竭尽全力凑彩礼。1977年四哥给队里搞副业吃住姐姐家七个多月,1978 年四哥患风湿腿疼,前后两次四月有余,又吃住在大姐家,医疗费用大姐包下。
三,一九七三年,三哥在二哥的介绍下到临钢给队里搞副业两年,除了给队里上交,余了二百多元,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进项,即大地缓解了家庭的困状。1982 年四哥又在二哥介绍下在临钢拉矿。当时二哥家里四个孩子吃穿用度和念书也很困难,但二哥二嫂还是尽其所能,谋求在家的两个哥哥临钢干活,增加大家庭收入,千方百计周全。二姐、五姐、我临汾安家,二哥二嫂送生活所需,尽最大努力帮忙。
四、在失去母亲后最痛苦,最艰难的日子里,家庭的重担压在二姐的身上,二姐表现出了更加坚强的意志和勇气,期间发生的几件事,二姐为小弟妹们撑了腰,壮了胆,为父亲遮了风,挡了雨,至今难以忘怀。一件事是,我和四哥等一群小孩子在队里麦地拾麦,巡风员和我们弟兄俩过不去,夺了我手中的麦穗,训喝我们,二姐知道我和四哥受到惊吓和委屈后,当晚找到正吃饭的巡风员,毫不客气、言辞犀利的警告了他;第二件事:村里要开父亲的批斗会,好心人透信,会上和父亲有过节的人要对父亲动手动脚。二姐闻讯,立即赶到工作队住地,同工作队的人讲明情况,据理力争,批斗会草草收场,从而避免了父亲遭人欺侮和摧残。二姐当年 23 岁,有胆有识,就此两件事,村里的人对二姐刮目相看,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谁敢对我们无故刁难,二姐的勇敢给我们全家在艰难时撑起了门面。
二姐出嫁垣上后仍是当民办教师,但时刻挂念家里老小,每逢星期六下午放学,无论刮风下雨,都匆匆回来,进门就烧火做饭,让三姐享一天清闲,第二天傍晚才匆匆往垣上赶。回家一天,东奔西忙,没有一刻停闲,此举一直持续到 1976 年二姐民办转正调往他乡。1978年二姐从石止又调回刘家垣,那时,四姐复习,五姐高一,我离毕业还有半年,姊妹三人吃住二姐家,二姐、二姐夫靠微薄工资,养两小孩都难,但仍东借西凑,供我们读书吃穿,几年后下到临汾才将饥荒还完。
五、二姐出嫁后,三姐接力挑起一家老少吃穿重担。记忆中的三姐总是很忙,队里劳动,家里纺线织布,洗衣做饭,一年四季田里家里,即挣工分,又管吃穿,特别是年关时三更半夜给全家老少赶做新衣服,更是辛苦和繁忙。从 1969 年到75 年,整整 6 年,从 18 岁到 24 岁,三姐为了家把青春搭上,有时也一人闷上被子,暗中偷偷流泪,做饭时间擦干了泪笑着继续干,完全没考虑自己终身大事,酸苦埋在心里深深藏。三哥 1975 年结婚后,三姐已是大龄青年,这才远赴新疆工作。在家庭苦难时期,三姐操持家务最长,最苦,最累,牺牲最大。即便如此,三姐到疆工作成家后,还是时常牵挂家里,逢年过节总是往家寄钱。
1969 年我虽还没上学,但基本上懂事了,清楚地记得这年家里发生的三件大事和 1975 年发生的两次大的悲痛场面,至今令我刻骨铭心。
1、母亲病故,遗体暂滞太原。父亲和三姐从太原回来先行安排,清楚的记得,三姐刚进漏圪洞即嚎啕大哭,进院后父子相拥,姊妹相抱,哭成一团。好心近邻,拉大扯小,无力止悲,无法收场,个个也眼泪汪汪。母亲灵堂设在前院窑内,每天天不亮姐妹兄弟几人就跪哭敬香,声声呼母,句句喊娘,大扯小,小拉大,阵阵哭喊,感天恸地,舞阳鸣咽,南山垂幕。
2、母亲灵柩运回安葬,全家大小披麻戴孝,到村外跪接母亲归里,见到灵柩,阻棺安葬,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干了眼泪,哭哑了喉咙,撕心裂肺,痛断肝肠。
3、二姐出嫁,那时姐夫在候马,二姐第一天到垣上婆家,第二天再去候马和姐夫完婚。二姐走时坐的牛车,我们几个弟弟妹妹大哭拉住牛车不放,二姐更是泪流满面几次下车,几次牵手,数次回头,数次和我们抱紧一团 ……
4、三哥结婚,本来全家欢欢喜喜,典礼到最后三哥、三嫂给三姐行礼时,主持典礼的七生叔突然满眼含泪,拉高嗓门大喊,给“操心劳累的你小小姐”行礼,顿时说笑的全院老少寂静无声,七生叔的“操心劳累”字字千钧,道出了三姐六年的艰难。三姐听到此言,泪流满面,捂脸进家,石明婶子,月英婶子见状迅速跟上,进屋相劝,害怕大喜之日三姐哭出声来。什么我娃总算熬出来了,可以解放了,再也不用受苦了,应该高兴才对等,实心好话,反而成了强忍哭声的三姐大哭的导火线。“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三姐大哭我们也跟着流泪,父亲更是进了东屋,暗自落泪,心疼伤感。
5、三姐离家去疆时,父亲万般不舍,心痛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因为这次三姐要去的地方在千里之外,山高路远,那时又交通不便,我们已经知道了路上火车跑就得三到五天,这一走肯定三五年很难相见。三姐走时,满眼含泪,摸摸四哥头,拍拍四姐、五姐腰,把我抱了又抱,最后拽了拽父亲的衣角,抛却骨肉家园,强忍泪水不敢哭出声来,恐哭损父亲残年。我和四哥、四姐、五姐拉住三姐的手不放,把三姐送出很远很远 …… 三姐走后,全家痛哭,父亲更是大睡三天,心尖割肉,痛断肝肠。至今我不敢再看电视剧《红楼梦》中探春远嫁一集,更不敢听“分骨肉”主题曲,其情其景是三姐离家时的一幕再次上演。第一次看时我触景生情,哭的稀里哗啦,泪湿衣裳。
六、母亲病故时,三哥 15 岁,四哥 13 岁,那时形势很乱。因武斗已经在刘家垣上初中的三哥、四哥中断学业,两个哥哥虽小但很懂事,不吃闲饭,不是上山拾柴,就是担水、担炭。两个哥哥在山上拾的柴从院一角垒到猪圈上边,达到西房天窗。1970 年前因派性作祟,逆境中的父亲、二姐、三姐在队里劳动,遭人孤立和欺负,队里总是把苦、脏、累的活推给父女仨去干。逆境中父亲不与其计较,选择了大度和不屑,但姐姐们很难忍受不公对待,时有和队里人吵架拌嘴的事情发生,父亲整天提心吊胆,唯恐时间一长争吵升级为打架。父亲在遭批遭斗时正气凛然,不低头,不服软,身心遭摧残自己一人承担。但为了两个姐姐和将要参加劳动的三哥四哥身心不受委屈和伤害,万般无奈,向时任三队队长的张新焕诉说境况,新焕耿直粗旷,嫉恶如仇,克服重重困难把我家调换到三队。调到三队后,父亲少了劳动时的煎熬,头疼的毛病大大减轻,一家在三队劳动心情舒畅,有了劲头。但为了少拖累在外工作的哥哥姐姐们,做出了一生中最痛苦的决定,让中断学业的三哥四哥不再复学,参加队里劳动。三哥四哥参加劳动后,父亲一再叮嘱三哥、四哥,劳动时一定要听人家新焕的话,要手脚勤快,千万不能贪玩偷懒耍滑。三哥、四哥从一天 5 分工挣起,走上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抡起锄头苦劳作的农民之路。兄弟俩人硬是靠勤劳吃苦、破龄提前挣到 10 分工,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全家靠工分吃喝生存的重担。全家生存压力使两个哥哥别无选择。命运的无情,浇灭了俩少年哥哥渴望复学的心愿。我上学后,教过三哥、四哥的老师们都说:“三哥、四哥聪明好学,复课后应该继续去读书,缀学了实在可惜。”是的,两位哥如果复学的话,一定会和福记、刘兰、根胜等同龄人一样,学有所成,鱼跃龙门。我们兄弟姐妹十人,只剩两位哥哥在农村苦争苦拼,是父亲一生的痛,也是我们在外的兄弟姐妹无时无刻的牵挂。两个哥哥留在农村是上苍的安排?还是当时现实的残酷和无情?什么都不是,是大好人生输给了全家人的柴米油盐。是先图全家生存。
记得小时,三姐、四姐、五姐早饭基本上都吃红薯,三哥、四哥劳动,红薯窝头参半,我和父亲窝头为主。舅舅、姑父来家时,只做一点白面,父亲陪吃,给我剩点。为了让家里生活过的好点,最起码应该一个灶台一样饭,17 岁的三哥不怕吃苦,先后到临钢、洪洞尼龙厂、山头曹家沟铁厂等地给队里搞副业(当时在队劳动一天 10 分工,在外给队搞副业,一天 12 分工,每天另外补贴 5 角钱),四哥也先后太原搞副业,临钢打工。兄弟俩在外打拼历尽了千般苦、偿尽了万般酸。
1975 年三哥结婚没窑住,暂住在南厦一间破房内,又窄又暗,夏热冬凉。(前头院虽有三孔窑,但田氏叔借占,河南人田氏叔从事铁匠,家景好,人更好,对我家帮助挺大,父亲心多人好,给三哥找了别家的房住,没让田氏叔腾房。自我记事起,我家出现困难,总是田氏叔钱上调先后帮忙凑上,少时欠人家三十、五十,多时过百)
1976 年家里建房,三哥、四哥自己扣坯烧砖,弟兄两个硬是把 3万多块砖从村最西头用平车拉到村东地基上,找人帮忙,只付了大工的一点工钱就盖起了三哥最先住的四队老场里三间新窑洞。三哥、四哥还和国俊、国胜兄弟俩一起没黑没夜地在后河里扣坯烧砖挣钱,大山一般的土垅硬是让他们挖进去了一半,整整三四年,简单重复,泥里水里辛苦异常。我看过《平凡的世界》不下三遍,书中的少安少平就是三哥四哥的缩影。两个哥哥不惧不畏不屈服命运安排,勇敢、坚强、坚定、坚韧。苦争、苦抗、苦拼,更是少安、少平的翻版。两个哥哥成家立业后,守着父亲,各自开了个小卖部,靠微利收入和田里辛苦劳作,节衣缩食培养下一代,七个子女个个争气,都上了大学在外工作,鱼跃龙门的愿望在子女身上得以实现。慢慢的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两个哥哥虽在农村,但娃娃们的出息也令人羡慕,老有所依、老有所靠。从而使父亲故前备感幸慰,我们也少了些许牵挂。
七、1969 年母亲病故时,四姐上三年级,五姐上一二年级,小小年纪,放学回来从不吃现成饭,不是帮三姐剥葱,就是捣蒜,涮盘洗碗抢着干,围着三姐锅台转,喂猪喂鸡,从不停闲。课余时间,地里摘菜、割草,打扫庭院。稍长帮三姐纺线、做鞋,缝洗衣裳。75 年三哥结婚,分家单过,三姐远走新疆。四姐高中毕业后,不但要劳动,还要操持家务管父亲和四哥的吃和穿,更要料理两个上高中的弟弟妹妹的衣服、被褥换洗、上学期间的干粮,没有片刻停闲。78 年四哥结婚,四姐 79 年到刘家垣高中复习半年,由于基础太差,加之中断学业几年,没能考上。尊父命赴新疆给姨家表姐看娃,四姐走时是三姐离家时的一幕再现,全家大小依依不舍,骨肉难离,手足难分,父亲也是大睡了三天,心疼不已,肝肠寸断。四姐到疆工作成家后,也和三姐一样,念念不忘家里,时刻惦记家乡,逢年过节总会给家寄钱。
五姐初中毕业后为了我没上高中,二姐那时在石止教学,已有了宏刚,五姐照看宏刚,直至 1978 年再考高中续学。五姐高中毕业后随二姐走到临汾,在二姐的介绍下,解放路小学代教,在二姐家吃住四五年,省下微薄的的工资供我上学三年。姐弟情深,非同一般。五姐婚后,单位效益好,拎着大包小包菜食品,不停的看望父亲和两个哥哥,逢到过年,更是把父亲、两个哥哥的过年新衣服包揽。
我小时虽受父亲、众哥哥姐姐百般疼爱、呵护,但从不恃宠而娇,也很懂事听话。二年级时放学后即背筐拾粪、喂养山羊。记得 73 年喂了一只小白羊,第二年下了一只小红羊,小红羊次年又下了一只小黑羊。75 年三哥结婚就是杀的我已喂大的小黑羊,当时我真舍不得,还哇哇大哭。稍长后山上砍柴,高中礼拜回家,休息两天,走前总要把茅厕粪便掏干担到地里,将三哥、四哥两家的水缸装满。分田单干后,我已参加工作,每年夏收,坚持回家帮两个哥哥收麦,直至家里再不种麦,坚持数十年。村里在外的人,毫不夸张,数我单干后坚持每年回家收麦,持续时间最长。
人常说:“父母半世恩,兄妹一世情”。在我家最困难时期,是哥哥姐姐们的无私奉献和任劳任怨撑起了我们的家,大的把小的拉扯大。
我们家兄弟姐妹之所以能团结一心,风雨同行,都是受益于父亲的谆谆教诲。父亲常以“三字经”“弟子规”和农谚教育我们:“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务轻,怨何生”“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一个欣欣向荣富有生机的家族或家庭,都是上辈关注子孙成长历程和性格塑造的结果。父亲一生尽最大努力言传身教,确保了我们第二代的正直有原则,善意待人的性格。多年来,我们兄弟姐妹十分珍惜手足亲情,有难同担,有福共享,大让小,小敬长。父亲病故后,我们更加团结,更重亲情。父亲病故,五姐五姐夫收礼最多,但五姐夫分文没拿,全部放在了日子常不宽裕的四哥家。虽然父亲不在了,我们在外的兄弟姐妹逢年过节都要一如既往的回去看望在家的两个哥哥,给钱给物,从不间断。2008 年,四姐肝病手术,大姐、五姐赴疆探望。2010 年,四姐病重,我和五姐再去探望,特别是五姐病床伺候一月余,直至四姐终年。四姐在治病期间,兄弟姐妹争先出钱出力,虽没能挽回生命,但都尽了最大努力。2009 年,三哥家元达患了大疾,为了治病,又是我们大家凑钱医治,特别是大哥那年正好回来给父亲扫墓,走时把父亲分给他老房子卖的 10000 元钱全部给了三哥让给园达治病,长兄如父,情深意长。
老骥伏枥
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1971 年,九一三林彪事件后,全国从上到下纠正冤假错案,当时张振国当任村党支部书记,工作务实有魄力,勇于任事敢担当。根据二姐写的父亲的申诉状,认定父亲“四清运动”时是被冤枉,“文革”前期定型更是极其荒唐,振国对父亲在四清前为村办的事很是了解,对父亲的智慧、能力、人缘十分敬仰。1972 年,振国力排众议,毫不犹豫地把父亲结合到大队(老、中、青三结合)任畜牧主任。父亲当时虽没平反,总算恢复了在大队的工作,虽非大队主干,但父亲仍不忘初心,一如既往,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传、帮、带年轻干部,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村里发展计划。七斤任支书后更是对父亲信任有
加,让父亲专门负责村办槐树凹煤矿工作。1978 年父亲彻底平反,恢复党籍,全家人扬眉吐气,一手跑父亲平反的二姐喜极而泣,父亲更是如释重负,焕发青春,更为神奇的是头疼毛病从此后消失殆尽。
父亲“四清运动”被打倒时,思想状态个人情绪只出现了短暂的不平、沮丧、消沉。经祖母、母亲乡邻友好劝说,父亲即坦然面对。此后“文革”的更大“罪状”没有把父亲整垮;祖母、母亲的去世没把父亲击垮;家庭的生存困难没把父亲压垮;父亲骨子里的坚定、坚强、坚韧,支撑着父亲不屈不挠、负重前行。在 10 多年的漫漫长夜苦煎苦熬之后,终于迎来了个人政治上的柳暗花明和全家的阳光大道。
父亲平反后,年过花甲,但由于父亲在负责村营槐树凹煤矿工作中成绩显著,壮大了集体经济,时任大队支书的张七斤再次将大队新开前河滩煤矿的重任交给父亲。
我们村开挖煤窑历史悠久,个个都是行家里手,方圆百里都知道伏珠是“挖呀拉呀”。但 70 年代中期,我村煤矿无论从开采技术,产量规模,设备状况等等都远落后于附近的陈村、罗云、社办等煤矿。由于槐树凹老煤矿资源枯竭,无奈又重新打矿。父亲眼光长远,开矿之初,就立足于那时国家提出的煤矿标准,三个月时间新矿投产,顺利出煤。出煤后由于当时无手续小煤窑也能开办,竞争激烈,生产的煤外销成了当务之急。如何取胜,抓住拉煤司机的心是重中之重。为此,父亲率先在矿上给司机管饭、发烟,此招一出,在我村煤矿拉煤的车络绎不绝,虽然后来几家煤矿争相模仿,有的矿甚至开出了比我村矿更优厚的待遇,但十几个在我村拉惯煤的老司机看在父亲的面子和人缘上不为所动,仍一如既往地在我村煤矿拉煤。赵城兰锁、磨头孟孟、堤村三儿、国虎等十几个司机甚至和父亲处成了忘年交。后来他们发达,父亲下城办事,见面后叔长伯短,热情有加。由于我村是有手续的煤矿,县上有计划指标,社会有司机拉煤,两条腿走路,短短半年时间,在十里八村煤矿中,数我村煤矿生产量最大,利润最高,存煤最少,且无安全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父亲负责村办煤矿多年,集体收入逐年增加壮大,村干部在父亲的建议下于 78 年动工建起了我村河南新学堂,在全公社较早有了新学校,极大地改善了村里孩子的上学条件,为我村教育事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父亲爱热闹,煤矿出钱又给村里购置了锣鼓家俱并代表公社参加了县的红火热闹,村里仿佛又回到父亲当村支书时政通人和,热气腾腾的景象。
第九章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