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家做副业-慢读时光丨简朴的日子里有父亲爱着很幸福

轻言慢语话父爱

父亲节主题投稿系列

图片[1]-父亲在家做副业-慢读时光丨简朴的日子里有父亲爱着很幸福-优创圈

每个人心中

都有关于父亲的专属记忆。

在父亲节征文活动中,

还有很多感人暖心的故事,

一起来看看吧~

向上滑动阅览

文@谦谦

父亲节于我而言是个十分特殊的节日。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所以每个人心里的父亲形象都是独一无二的。关于父亲,有些事已记不清了,但又有很多事情却历历在目。

我的父母亲都是孤儿,父亲两兄弟。住房是由当时国家政策在地主、富农那里给他们分的一间房,在亲朋好友及媒妁之言的撮合下,组建了家庭,生下六男一女,我是最小的,据说在还没有四哥、五哥和我的时候,父亲在万源钢铁厂,正值灾荒年,母亲一人在家,四面子女,集体生产靠工分吃饭,父亲最终放弃工作回老家做生产线养家。后来又有我们三兄弟,唯独的一间房也垮了,在国家和集体的帮助下另迁修建两间,哥姐逐渐成人,九个人的家庭两间房(包括厨房、卧室)怎么也没法住,缺少赚钱养家的劳动力,还得送大哥和我去读书,因为生计都困难的原因,中间的哥哥、姐姐基本都不读书。

父母亲都是文盲,可是父亲的记性特别好,全靠记闻之学,在村社还能当说客。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而在我记事时他就调和了不少家庭,甚至教我们“忠诚正直、宽容忍让”的做人道理和处事法则。父亲的教言渗透性很强,在幼年时不明其意,长大后渐渐明白,特别是在自己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后,觉得充满哲理。前人言:“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绝无虚言。特别是三年前母亲离世,总觉得留下很多遗憾;现在年过九旬健在的父亲,我将好好孝敬,不会错过报答父恩的机会。我想当年布鲁斯多德夫人倡导父亲节这一举措是大恩德。在此感谢三和书院这个平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刘老师既是经师,更是人师……

向上滑动阅览

文@盈盈

父亲与我

世人总说父爱如山,父爱无言,深似渊。我的父亲完全不是这般,他开朗健谈,风趣搞怪,从小爱带着我去些莫名的地方,捉蝉捕雀,摸鱼戏水,踏风登高。在野外的奔笑中与我嬉戏玩耍,肚子饿了帮我买爱吃的零食与小串。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虽然顽皮得可爱但亦是位很细心的人,他总是极为有耐心地喂我吃饭,勺子中成比例的饭夹着菜,一口口慢慢地送入我嘴,还吩咐说慢慢嚼不要急着下咽,我那时还嫌他啰嗦。

在我的脑海里,父亲在家从来没有过怒目圆睁,但有天晚上发生的事让我对父亲有很大的改观,瞬间我觉得父亲特别高大威猛,是我心目中的英雄。那天晚上父亲把我从外婆家接回的路上,遇到一位似醉酒的汉子,他直嘣嘣地冲着我们自行车过来,父亲立马刹车单臂抱起我往旁边一放,斜坠的车“喯”的一声撞击地面,父亲甩起右臂就给了醉汉一拳,然后右脚紧跟一踹,一下子就把他打了个后仰朝天,硬是愣了半天,这时父亲赶紧架起自行车,右胳膊揽起我就放在车前杠子上,用力猛蹬而去,还不时安慰我没事没事,不用怕爸爸在。父亲那时年轻飒爽,体魄健硕,如今父亲的头发已半白,身形也有了些佝偻,但是还是那个爱笑幽默健谈的他,他总是帮我带着小外孙,骑着他的小摩托接送上下学,还是依旧喜欢和我唠嗑,爱和我妈斗嘴,但是只要母亲音声一响,他就默不作声察言观色等待时机。

他内心温暖又刚毅,如大树一般呵护着我们母女,如今他慢慢老去,我和母亲也一直如旭日的太阳那般温暖着他。父亲节日里,只愿他安康身健,喝着他最爱的老酒,嘬着糟毛豆与炝花生,一直笑呵呵地安享晚年!

向上滑动阅览

文@敦敏

值父亲节之际,写篇小文,记录下这段时间的历程。父亲因劳累、受凉,再加上生气,颈项出现不适,休息了二十天没有见好,反而日趋严重,晚上不能平躺,整晚整晚坐着睡觉,睡眠质量可想而知。遂医院检查,颈椎5/7增生狭窄,因医生告知手术治疗不理想,所以选择理疗。

父亲有所有父亲共有的品格,外刚内柔,遇事坚韧,性格沉默,同时也很有自己的主见。

开车单程俩小时,火车站接回老爹,到家晚饭后已经九点半,看他脸色黑,无光,说话声音低,不敢大声,大声说话就会疼,于是艾灸半小时,睡觉。第二天爸爸起来眼肿肿的,忍着疼说,不灸了,不灸了,更疼了。我想解释,忍住了,说:“爸爸,灸总会有好处,您再试试”,他没有说话。过了会儿,我鼓起勇气说:“爸爸,再试试?”他说怕冷,不想脱衣服艾灸。我说那就从手臂开始吧,不用脱衣服,看看有没吸感,艾条放上去,吸感明显,父亲灸感也明显,说酸麻疼的感觉,顺着手臂胳膊往上往下走。我说:“这说明您经络通,您灸段时间看看”,就这样每天上下午灸两次,一次一根艾条,大概灸有四个小时,大概过了二十天,白天疼痛情况好转,晚上还是不能躺下睡觉,另外还是有手臂酸麻疼的感觉,他老人家这时动了找偏方治疗的心思。我说您再等等看,就这样,又过了一两周,这期间白天艾灸问他感觉,问他睡眠情况,我自己每天都在问自己怎么能缓解疼痛,怎么能平躺下睡觉,导致我自己晚上也睡不着了,白天长时间艾灸,晚上睡不好,我自己也撑不住,发现自己睡眠困难后的第二天决定,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吧,找大夫针灸吧!还没等我落实好针灸大夫的事,突然有天告诉我两胳膊不酸麻疼了,后背和脖子还是疼,我紧悬的心,放下了,最起码最近没再提找偏方了,继续灸,平躺下睡觉的问题迟早解决。

这期间对我也是个考验,只要有关于颈椎问题的讲座,我就去听,还咨询大夫,大夫回复说,颈椎病不能躺下睡觉,已经很严重了,需要医生治疗,同时又说三分治七分养,在当时疫情北京上海都很严峻,出行不便,只能在家艾灸。就奔着七分养,我坚信艾灸会有好处。感恩这句话,算是一颗定心丸吧。

随着父亲病情的好转,身体也放松了,比如看手机的习惯又恢复了,妈妈开始唠叨了,俩人开始拌嘴了,我说你们都大半辈子了,没谁比你们更了解对方,说话如果可以像对外人一样,给对方点余地和面子,彼此隐忍一些,耐心一些,还有架可吵吗?你们的相处方式,也是一种影响,一种精神传承,后面几天时间,俩人真不吵了,还一起打起了扑克,笑声不断,唉,不容易啊~

随着爸爸好转,也基于七分养的理念,我想带他老人家练下功法,跟着视频学习张至顺老道长的金刚功,眼见着老妈和老公都被我带动起来了,老爸始终无动于衷,只是冷眼旁观,我也在旁观着他,希望他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锻炼方式,辛苦大半辈子,退休的时间可以过的丰富健康一些,发愿是好的,静等花开吧。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写此文的前五天,老爸加入了我们,每天一练,或许旁观太久,短短几天,练的有模有样,比老妈还有板有眼。

艾灸这段时间,变化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理性格上的,老爸变得话多了,讲起他的童年,讲他父亲的经历,讲我爷爷怎么打成右派,怎么平反,怎么持家等等,是的啊!心里充满希望与善意,加上坚韧的性格,老天都是要庇佑的。

爸爸现在已经可以躺下睡觉,说不怎么疼了,不像原来那样,说疼也就是几分钟就缓解,老爸病情怎么好转的,我稀里糊涂,但我有一个信念,灸比不灸强,做到一步算一步,等疫情缓解,再找医生好好治疗。我为爸爸的病情改善开心,也为自己的坚持点赞,愿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身康体健,愿父亲这棵大树长青,庇荫儿女。

向上滑动阅览

文@珈伊

好人父亲

我的家风故事

奶奶老了,多数时间只能躺在床上,父亲只要一下班,便直接回老家照顾她。五年来,风雨无阻。从此我们一家三口便生活在三个城市里了。

父亲不善言辞,照顾奶奶的饮食起居却十分细心,安排得十分妥当。早上给老人一杯蜂蜜水,晚上一碗牛奶,从未间断。饭菜也换着花样,都是熬成很软的,为的是让奶奶多吃几口。白天,天气很好的时候,他会带奶奶出去晒太阳,让老人自己拄着拐杖走几圈,活动筋骨。把奶奶安置好以后,他就会打扫房间,把家里上下收拾的干净利落。邻居们都说,你们这老房子收拾得真利索。

父亲上班期间,叔叔就会来照顾奶奶。每次父亲都会买好肉、菜、蛋,放进冰箱,方便来接班的叔叔做饭。母亲对此颇有微词,抱怨道:“怎么总是咱们买菜呢?”,父亲回答说:“做好自己就行,不要计较那么多,老人能吃好最重要”。父亲还常说长兄如父,过节的时候,他总会找一天时间,做好饭菜,请叔叔姑姑们都过来聚餐,一来是为了让家人团聚,二来是为了让奶奶高兴。

我结婚的时候,父亲在典礼结束后便匆匆回老家了,我知道他惦记着奶奶。送他上车时,他只说了句:“回去吧!”,然后就转身离开了,我望着他略发福的背影,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清代学者金缨的《格言联璧》中有云:“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父亲正是如此,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悌的意义,教给我如何做好自己,如何做个好人。我想这就是我家淳朴的家风。

《中国家风》一书的主编张建云在序中写道:“尽力做个好人”,“吾国幸甚,社会幸甚,家庭幸甚”。我感同身受。

(这是五年前写的小文,如今奶奶已经去世,父亲已经退休,我想现在是时候换做我来守护他了。)

向上滑动阅览

文@鸣明

我出身中医世家,家族已四代岐黄。父亲的职业是中学语文教师,看病的本事来自于家传和自学。在我的印象中,祖父和父亲都是伤寒高手,尤其父亲更擅长疑难杂症的诊治。在古稀之年运用扶阳法攻克并总结出了银屑病的治疗思路;运用五运六气、生辰八字辨证处方,屡屡见效。我自小有幸耳濡目染,亲眼目睹患者疗效变化,深感中医之好,也自小坚定了学好中医的信念。

2003年,在我走上中医学习之路时,父亲叮嘱我说要学好中医一定要抓住主干,这主干就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就是经典。退休之后的父亲继续经营着家传下来的中药铺,潜心钻研医道医术,精读经典,广览大家著作,给我精心挑选了很多中医书籍,嘱托我一定要读,有李可、李阳波、唐步祺、卢崇汉、刘力红的,还有张存悌、杨力、庄一民等人的著作。

至今最让我难忘的瞬间就是父亲送我上大学的路上:当时在郑州倒车,去武汉的列车眼看就要开了,我们还没上车,由于父亲脚踝常年骨质增生,造成关节变形,走路过长会很痛,我在前面拉着行李箱,父亲背着一个包,眼看列车就要开了,我是心急如焚,就在我回头准备催促父亲走快时,所看到的场景让我心头一阵难过,眼泪刷刷往下掉,父亲在尽全力加快脚步小跑,虽然脚踝很痛,但在坚持、坚持、坚持。我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稍等了下父亲,一起上了车,这个瞬间我一辈子都忘不掉,这就是父爱,父亲对儿子的爱,无声但有情、无声但有力,永远在支持你。

工作之后,在父亲的指引下,我对中医疗效的“信”步步加强,正当我全身心投入中医的学习运用,需要父亲更多地关照和引领时,2017年,老人却因突发脑溢血弃我而去了。父亲的去世给我很大的打击,在我心中,父亲就是一座大山,榜样之山、力量之山、信道之山,此时的我遇到了瓶颈,心中过不去了,直至2018年底我有幸遇到了三和。有了方向,有了指引,这种对中医的信会立马起来,并且与日俱增。

接下来的日子,我只有学好中医、用好中医,让更多的老百姓获益中医、让医道代代相传,我心方安,方能告慰我的父亲!感恩父亲之教诲!很想念我的父亲!你还好吗?

向上滑动阅览

图文@银玲

我的老爸,在家里排行老二,爷爷在他小学时就过世了。

老爸在那个55后年代,小学一年级都没有读完,先当护林工,再当机械维修工,靠着每天坚持学几个字,摆脱了成为“文盲”的风险。

他在衣食住行这几方面,对我们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有时候和老妈开玩笑,“高中毕业的老妈认知水平都比不上小学一年级没毕业的老爸啊!”

一、衣

图片[2]-父亲在家做副业-慢读时光丨简朴的日子里有父亲爱着很幸福-优创圈

(估计这是当时没带窟窿的唯一一套衣服)

老爸在穿衣打扮上面特别随意,他的衣服上有很多很多的洞,甚至还沾满各种机械的油。我们最苦恼是帮他洗衣服的时候,都是很脏很脏的水,都得单独洗。

后来老爸干脆把衣服,放在地板上,自己用脚搓,省得粘坏我们的小手。

主要是因为他工作的原因,焊工在工作的时候的火花到处飞,天气炎热的时候,工作服太厚,就直接穿上了自己的衣服。

那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他从来不给自己买衣服,结果后来帮老爸整理衣服,发现没有洞的衣服两只手都能数过来,即便现在退休了,也不舍得扔掉旧衣服,因为他还要去种地,这些旧衣服可以当工作服。

除非过年过节给他买上几件新衣服,他才心安理得接受子女的好意。

他教会了我勤俭不攀比。

二、食

1.老爸厨艺了得

老妈经常说,我们三个小孩都不喜欢她做的菜,于是美其名曰的就把这个做饭的担子放在了老爸身上。

干上个体户后,她抽空就多种种菜,为老爸提供原材料,老爸开开心心地想着法子,跟朋友请教各种食谱,给我们家里每位成员做好吃的,以至于上学和工作那些年头,总会想起老爸”厨神”做的美食。

图片[3]-父亲在家做副业-慢读时光丨简朴的日子里有父亲爱着很幸福-优创圈

小时候,爸爸经常是在车间里加班工作,妈妈负责带着我和弟弟,而事实上,我和弟弟是经常被锁在屋里写字做作业,因为妈妈要去离家几公里远的一个卖机械零配件的店里面工作,所以每天中午的时候是爸爸买菜回来做,我和弟弟分担其他的家务,比如先做饭之类的。

我和弟弟喜欢站在旁边看他炒菜,他也非常有耐心地告诉我们要注意的细节,他说:”你们以后是要做给自己的家人吃的,最重要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用心。”

图片[4]-父亲在家做副业-慢读时光丨简朴的日子里有父亲爱着很幸福-优创圈

(上小学的我和弟弟合照,泛黄的老照片)

无论那道菜的做法工序有多麻烦,他从不抱怨,只为家人吃得开心,他就乐意,不知道劳苦~

他老是给老妈开小灶,因为老妈讨厌鱼腥味,不爱吃猪肝也不吃鸭肉,而这几样都是老爸最喜欢吃的。当他真的超想吃鱼、吃猪杂粥、鸭肉等,老爸就会专门为老妈做一碟专属菜,这一做就是30多年。

2.老爸养蜂,甜蜜蜜的副业

记得我上小学的一天中午,午间休息刚醒,天乌黑乌黑地想要下雨。我们住在建筑公司宿舍的四楼,老爸看到有一窝蜜蜂飞来飞去,赶紧绑好一个塑料袋在一条晾衣杆上,就这样,把这窝蜜蜂的蜂后给抓住了。

这个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印象那么深刻。因为老爸在工作之余开启了养蜂副业。

我甚至不知道他哪里来的养蜂知识。后来他才告诉我,他自己去看书,去找朋友问。年轻的时候看过别人养蜂,所以也略知一二。

一直到现在将近二十年了,从破旧的宿舍搬到自家盖的三层半小楼,自家产的蜂蜜一窝到十多窝,被老爸照顾着的这些勤劳的小精灵,蜂蜜也一直自给自足,许多亲戚朋友也乐于购买,因为他从来都是收费相当实在,额外的付出了很多功夫去打理,家里每一位成员跑到楼顶,都有被蜂蜇的风险。看到大家都喜欢上他的蜂蜜,他笑得更加甜蜜蜜了,哈哈~

3.老爸的学医之路

将近50岁的时候,老爸突然开始深入研究起中草药来,跟着一位朋友,一有空就跑到山里头,去寻找地道的中草药。

在获取这些药材后,老爸跟我说,“他们会做相应的保护措施,绝不连根拔起。”

平时家里有人不适,他就开始查查药书,翻翻楼顶上的中草药房,给家人煮点汤药,颇有点“赤脚医生”的味道,有时候邻居就过来讨碗凉茶喝,不亦乐乎。(急症当然不能这样,毕竟不是专业医生。)

我现在常感慨,我这个非医专业的跑到三和书院同有班学习,估计有一部分是受到老爸的影响。常常好奇这小小的中草药怎能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加之我们老家德庆,也是著名的何首乌、巴戟天等药材基地,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我。

如今老爸还常看《本草纲目》,研究地道药材,煲汤或是泡酒,还结合美食制作,忙得不亦乐乎!同时,他也希望可以守护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以实际行动去体验与了解刮痧、艾灸等非药物疗法。

他教会了我善良、宽容、用心与真诚,学无止境。

三、住

图片[5]-父亲在家做副业-慢读时光丨简朴的日子里有父亲爱着很幸福-优创圈

老爸年轻时在职工单位有宿舍住,当时我们住在四楼最顶楼最后一角落里,宿舍的头顶3/4是盖着瓦,而不是现在的水泥建筑。

我记忆里最深刻的是有一天深夜,我被爸爸妈妈叫醒,我们躲在了用木板隔开的厅外面,那处唯一头顶有水泥板的角落,偎依在一起。

因为那天半夜,打雷狂风大暴雨,老爸听到了屋檐有瓦片被掀开的声音,厨房那里已经开始滴水,他担心沉睡的我们会被瓦片砸到。

自从那次之后,我发现爸妈越来越忙了。常常连中午吃饭都不回来,不放心我们用煤气去炒菜,就给我们零花钱吃午饭(比如在外面有一家云吞面,我们经常光顾)。晚上也很晚才到家。

再后来,突然某一天,爸爸妈妈兴奋地跟我们说,我们有自己的房子了!很快就要完成,要带我们去看一下。

那一刻,我看到了爸妈疲惫脸上那眼里的泪光。

后来我才知道,因为担心旧宿舍住得不安全,想尽各种办法,向很多亲戚朋友借钱,也要盖个水泥地,结实的房子,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家。

他和妈妈一起找建筑公司的同事和朋友帮忙,亲力亲为,在工作之余全程投入,盖起来三层半的房子,水电工、泥水工都是爸妈,回想起来,一住已20年。

那一刻,他教会了我责任。

四、行

1.老爸的差旅生活

老爸的动手能力相当的强,在小小县城里维修方面技术不错。

所在的建筑公司里也是骨干成员,小时候经常看不到他,他常常出差学习,还不忘给我们带望远镜等好玩的玩具。

懂得机械维修,是电工又是焊工,还带了不少徒弟,包括我妈,居然在他的指导下也学会了电焊,以至于后来当个体户的时候,我爸出去外面干工程,我妈居然也承担了部分的机械维修工作。

所以小时候我和弟弟的玩具,基本上就是各种螺丝刀和卡尺之类的,经济情况不是太好,还经常在爸爸的车间附近捡废铁,去收购站卖掉,挣点零食钱。

2.老爸的广州之旅

18年夏天,带老爸老妈逛广州,和老爸聊了很多。他说都20多年没来广州了,以前做个体户的时候,经常跟车来到广州拿货,感慨现在广州变化如此之大。

第二天的行程老爸居然提出要去动物园,后来才知道,那是有爷爷的记忆。

爷爷那么早去世,老妈跟我们说的版本:

“因为爷爷是中心小学的校长,被批斗成了地主,被左派打伤了身体,没有及时治疗去世的。”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是肠癌夺走了他的生命。

是上小学一年级的老爸陪着爷爷,两个人一起来广州求医,爷爷曾经带他来过一次广州动物园,当时手术之后是他照顾的爷爷,只可惜当时的医术水平不高,术后回家不久就复发了直到去世。

老爸说那时候人生地不熟,爷爷的同学帮过一次忙就再也没有联系了。

可是他很理解,毕竟那时候爷爷是病人,每个人也都在忙生活,能顾好自己就很不错了。

他教会了我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感恩的心,尽力去做就对了。

五、传承

财富的传承不是最重要的,家族的传承才是。

《淮南子》曰:“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

老爸用他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我们。

现在每次回家想偷个懒的时候,总看到他起得比所有人都早,用心准备好了美味早餐,还自己种些中药材,身体力行地不断在学习新东西,偶尔以为他在休息的时候,居然还带着老花镜在那看药书。

这就是言传身教,时常有一颗好奇心去探索!

如今,三和书院课程的学习中,我也开始深刻认识到“孝悌”之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中华文化五千年的沉淀,需要更多炎黄子孙去传承优良的传统!

向上滑动阅览

图文@小米粥

图片[6]-父亲在家做副业-慢读时光丨简朴的日子里有父亲爱着很幸福-优创圈

直到现在,每每往心里一感,父亲最深入我的莫过于父亲作为父亲的那份最朴素的初心。

人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中夹杂了多少焦多少虑,可能都藏在孩子的心底。从小到大,父亲传递给我的是一种对于生而为人的孩子最本初的关怀:健康、快乐、幸福与成长。

图片[7]-父亲在家做副业-慢读时光丨简朴的日子里有父亲爱着很幸福-优创圈

小时候,父亲把我的身体比作“豆腐”做的,瘦弱,经不起折腾。父亲对我的要求便是按时吃饭,到点睡觉,好像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作业写不完,先吃完饭再写;卷子做不完,睡了觉早点起来做。每遇学习紧张之时,规律作息的“紧箍咒”似乎让我少了很多时间,只能在刨去规律睡觉吃饭外与时间死磕。后来,曾有一段特殊经历让自己打破了这个规律,再后来,回归日常生活,过上独立日子,父亲的叮咛又浮现心头。

图片[8]-父亲在家做副业-慢读时光丨简朴的日子里有父亲爱着很幸福-优创圈

和父亲一直以来的交流模式都很显生涩,深深在彼此心中,没有叽叽喳喳的交流。端午以来,流感严重,身居一线的我们也沦陷一局。端午放假后就开始各种身体不适,恶寒、自汗、咳嗽、发热,一系列无法抑制的苦楚折磨着我。医者罹患疾病时,亦嫌技穷,咳嗽的来势凶猛使我不得不求助于父亲。父亲给我开了中药,并一直在用中医的理念告诉我这些都不是坏事。咳嗽是要把肺里的陈疾咳出来,发热是要把体内的寒散出来。每每这些朴素的只言片语,都能让我沉下心来,好好体会每一声咳嗽,每一次咽喉吞咽的疼痛与刺痒。最难忍受的是睡觉,只要我刚进入睡眠状态,就会被冷醒,接二连三无法收拾的咳嗽声就彻夜回荡在房间里。半夜起来,从扎针到刮痧,再到手软无力刮动。父亲对于我的病情非常有同理心,又保有很强的定力,当我吐槽着睡不着的烦忧时,父亲确凿有词:肯定是这样的,因为除了睡觉,其他时间身体没有那么强的专注力去处理问题,所以一要入睡身体就集中精力去处理病灶。简单的话语又让我对身体有了更多的信任,相信身体不是在随意作祟,而是在帮助我解决平时没有机会处理的深层问题。

无独有偶,同气相求,越是生病,与我同病的患者也相续不断,正是有了这段深刻的经历,还有父亲与我的开导,给我开的药,使我能如法炮制运用于临床。我一天天好了起来,身体一天天变化着,离不开父亲用中医对我的护持。

图片[9]-父亲在家做副业-慢读时光丨简朴的日子里有父亲爱着很幸福-优创圈

在父亲节这天,来不及一一详述,只怀着心底里的感恩与感动,希望父亲和普天下的父亲也能接收到孩子对于父亲的那份最朴素的初心:健康、快乐、平安、幸福与成长!

应着这份初心,让人有安定的力量。然而,我也不确定父亲作为父亲的初心到底是什么,仅以孩子的感受为文。

图片[10]-父亲在家做副业-慢读时光丨简朴的日子里有父亲爱着很幸福-优创圈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