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家搞副业-八旬老人爱上竹器 巧手编出幸福晚年

“这个小灯笼好漂亮哦!”“高手在民间……”11月5日下午,滨河公园一位老人在卖力地编织竹制品,来这里闲游的居民都认识老人,对他的竹制品赞赏有加。

这位老人叫李书华,80岁,原为县交通局监理所退休干部,家住洛宁县陈吴乡禄地村。 该村自古产竹子,有200多亩。千百年来,竹编作为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在该村广为流传,遂成为农户的家庭副业。可以说竹子是他们的根,竹编是他们的饭碗,更是一种乡愁。李书华家族几代都做灯笼,他打小从跟着家人学习这门手艺,至今60余年了。当自己退休后一直闲不住,想要找些活干干。2018年经人介绍来公园管理公厕。每天的闲暇时间就是不断的编制竹制品。

图片[1]-老人在家搞副业-八旬老人爱上竹器 巧手编出幸福晚年-优创圈

图片[2]-老人在家搞副业-八旬老人爱上竹器 巧手编出幸福晚年-优创圈

据老人讲,他从村上把竹子砍回来,再经过破竹、盘蔑、握蔑、拾角、糊纸等一系列工序,先做灯笼架子,再糊纸。记者看到,虽然外边刮着风,但他制作竹制品的热情不减,依然手脚麻利。细长的竹条在老人手中飞舞,在指尖上下翻飞。

图片[3]-老人在家搞副业-八旬老人爱上竹器 巧手编出幸福晚年-优创圈

交谈期间,记者询问灯笼怎么卖,老人说他每天能编40来个,在年前至少要编6000只成品,到正月初七都拿到街上卖,有的是已经预定出去的了。老人的手艺很好,做出的东西都很精致,所以不愁卖不出去。“我这一年到头都很忙,总有好多灯笼要做。要是都做完了,我又会多做一些备在那。”

“我现在身体健康、思维清晰、生活能够自理,这些与我经常制作竹制品分不开,老年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他笑着说。

【编后语】自古,竹编制品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工匠的巧手下,竹篾子灯笼工艺精细,具有丰富的寓意和强烈的色彩感,是洛宁人民逢年过节、婚庆喜宴不可缺少的工艺品。作为一种祝福与祈求平安的吉祥之物,竹篾子灯笼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原料讲究,利润微薄,编制程序繁复,很多灯笼手艺人都选择了改行,而80岁编织竹器的老人,一生守艺,无悔于心。衷心祝愿经过李书华竹编老艺人的努力,在他不断的改良和创新下,洛宁的竹编在保留浓郁地方特色的同时,得到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洛宁城事/雷冰)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