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神奇的副业
—
如何在不辞职的情况下,做一个意义非凡的副业?开神奇的小饭桌。
这段时间,我结识了一对神奇的夫妻。
两口子四十岁左右,在一个半死不活的文具贸易行业打工,家庭年入合计20~30个。
两口子不甘心啊,现在做了一个神奇的副业,免费小饭桌。
这两口子是住在外环线徐泾的一个漂亮小区,四室两厅,面积很大。
两口子每个周末,邀请一些熟悉的同学老乡中的潜力股,来家里吃饭。我大概了解了一下,基本操作是这样的。
中午十一点,大家各自开车到他们家,一般是30~50分钟路程。
吃饭的菜,分为两个部分。少部分是附近几个小饭店买的,大概2-3个。大部分是自制的,例如炒菜,汤。花费大概三五百。或许还有点啤酒饮料。
吃完中饭,大家伙打牌或者打游戏。一直玩到晚餐。
与此同时,中年妇女就一个人收拾桌椅碗筷,洗碗擦地,准备晚餐。
吃了晚饭,大家聊聊天,八点钟就散了。
他们两口子都是魔都读大学的山脚下来的老乡,同学朋友老乡很多在魔都,方方面面都有,他们每个星期挑十个八个,邀请来家里吃饭。
这些同学现在还是各个单位的小头头或副中层,也没什么较多的应酬,他们也非常愿意来消磨时间,至少不必在家做饭了。
这几年的聚会,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两夫妻的出发点是,为了儿子若干年后进银行,事先铺垫一下。
但是,他们现在厉害大了,各种各样的其他事情也敢掺合了。前两天办成了一个挺难办的事情,把人家乐的嘎嘎,说好了,今后半年的烟酒和大菜,他负责买。
这个副业,实在是惊为天人。
1.还是菜菜的老观点,如果一件事的出发点是为了娃基本都坏不到哪去,这对夫妻牺牲自己为孩子铺路,真心不错了,比吃光用光身体还不健康,儿孙自有儿孙福的好太多了
2.变相的私人会所!
3.希望这种模式在全国普及,深化人际关系,和谐邻里。中国人遥遥领先。
4.这个还得有做好菜的本事吧,这里不得不佩服我的婆婆,大字不识几个,但是炒得一手好菜,经常用好菜去讨好舅舅和老表,老表经常夸婆婆菜做得好,婆婆顺势说去给老表做饭。一大把年龄就跑到老表的厂里打工(食堂里负责买菜买肉),后面把公公带过去看厂门,后面小姑子过去当出纳……
5.我婆婆有个特点,有工资的做菜做得特别好吃,没工资的做菜就做得不好吃
。一切向钱看,所以60+了跑出去挣了几十万,我们兄妹添了点钱,她在老家县城一个很好的地段很漂亮的小区买了一个大三居,装得漂漂亮亮的,现在亲戚来她特别有面子。
在家里做是没工资的呀
6.哈哈哈太真实了,我妈妈就是,所有亲戚朋友都知道她很会做菜,但只有我知道,她在家做的饭菜真的很难吃很敷衍,我老是想点外卖,有工资的才好吃,不过我非常理解妈妈,她性格开朗,这辈子还很辛苦,所以我学了一些浅薄厨艺后,有空就做饭给她吃
7.你如果有好处给她,她给你做的菜特别好吃。(老表是大老板,可以给她发工资)。她在小叔子家很少做饭菜,因为没工资,兄弟比兄弟媳妇工资高,所以婆婆只负责照看一下小孩(我听兄弟媳妇说的)。在我家要做饭菜,大部分时间不好吃小部分时间好吃,看她心情。因为以前我工资比她儿子工资高。
8.在农村里算厉害能干的女人了。很多年前公公和婆婆就给自己买了养老保险,所以有权有钱的亲戚她都把关系维护得可以
,(对穷亲戚她没有那么大方),给自己子女找门路。我和老公经常笑她生错了时代,没读书,要是读过书的话,应该事业比较成功。
9.我家就这样。小时候家里经常聚,很多叔叔阿姨不知道干嘛的,但我都能感觉他们很不一样,然后他们聊天方式也不一样。当时我还小我爸妈没给我铺路,但是哥哥姐姐们都被安排挺好的,等我大了我爸妈退休了就说帮不上我什么,但去哪都有人安排妥妥的
我有时会觉得自己生太晚了,有点惨
10.我们一个在外地定居的老乡,搞了老乡群,一共10来个群,大概3-4000人,群有分类,比如公务员,医生,老师,国企群,大企业群,小企业群,其他老乡群,在群里各种信息发布,合作对接,每天各种走访聚会吃饭,泡茶聊天活动,每天好不快活,资源整合在手了,据说每年还能获利30-50个左右。 我接触一个利用校友会搞旅游的,就是周末同城旅游。
11.总组局说明外向热情好客,别人总来说明这两口子很有松弛感,别人不会小心翼翼的,比如担心弄脏他们家,不用考虑带什么礼物,这是一种大多数没有的能力
12.我们这一对夫妻,男的是做自媒体,老婆在家开了个特色私房菜,宴请朋友吃饭,每天只接待几桌,也是为了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更好的辅助男的事业
13.本地一退休干部,开个麻将馆,有些小人物常去,可能就是模式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