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过年购物季了,你准备好了吗?图/全景
双十一双十二刚过,马上又到过年购物季,在购物面前,你站“先痛”还是“后痛”?
同样一类东西,买便宜的那个,付钱时心里舒服,用起来得看运气,时不时要因质量、使用寿命等问题而痛苦;买贵的那个,花钱时肉疼不已,用起来也许能避免不少后顾之忧。
给你这两个选项,你确定能经得起拼多多的价格诱惑,头也不回地奔向贵了好几倍的实体店?
钱,省省就变多了?
年轻人网上购物,一度被长辈们看作是花钱大手大脚的表现。
听闻这般数落,年轻人们急忙喊冤,购物前各种互助领券、不放过任何津贴、死盯着整点才发放的红包雨……90后囤起货来,和他们60后的父母们成吨地囤白菜一样用心良苦。
捧着手机,反复点开购物订单页面上那些便宜至三五折的价格,这些年轻人的脸上浮现出了老母亲望着满满一缸白菜般的成就感与喜悦。
买到就是赚到,又省了不少钱啊!
几块几十块钱的蝇头小利,也许不足挂齿。但还真有人靠省钱这一方式,成了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在香港的一档真人秀《有楼万事足》中,外号叫做“50元哥”的Chris,就是通过省钱,省出了香港的一套房。
为了省钱,香港的“50元哥”无所不用其极,终于实现了买房梦。
Chris在30岁时,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每天只花50港币。在香港,这大概只是一杯星巴克,或者一份快餐的价格。
50港币的生活什么样子的?港铁是坐不起的,交通全靠双脚;你淘汰多年的2G手机,他还坚持用着;社交和娱乐活动越少越好,爬山、看书为最佳;为了节省洗澡的开支,他还会专门到大学的公共澡堂沐浴;当然,恋爱什么的,根本就不用想了。
这样的生活连续过了8年,他存够300万港币,付了一间600呎(55.74平方米)房子的首期。
这般高度的自律让普通人望尘莫及,40岁有房且只有房的生活,也许只有Chris自己知道到底划不划算。
而让一般人烦恼的“省钱后遗症”,则是诸如超市打折区囤购了一堆食物,结果没吃完就过期了;网上买了不少便宜衣服,有的却从来都没有穿过……
也许你没有算过,你扔掉的那些食物,大概能办得起一张健身卡;那十几件穿洗两次就坏了的H&M,能抵上好几件你觊觎了好久都舍不得买的大牌。
省钱买楼的“传奇”不常有,但总用不省钱的方式来省钱的人,满大街都是。
房价高企,想靠省钱买房,谈何容易。图/全景
钱,花了才更爽
日子已经过得那么紧巴了,年轻人还是攒不下几个钱。
据蚂蚁金服发布的《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90后的平均月储蓄仅为1389元。而在中国年轻一代(35岁以下)看来,要获得舒适的养老体验,需要储蓄163.4万人民币。
照这么算,这些年轻人平均得活到120多岁以后,才能开始安享晚年。
于是,有人决定把享受的日子提前。
租过了方圆都是CBD、去公司只需步行的高级小区,就再也不想回到城中村握手楼的出租屋;穿上第一件质感爆棚的大牌后,什么某宝爆款、特价清仓都不可能再入法眼了;吃进身体的,更是要讲究,工作已经那么辛苦了,给自己点一份七八十的养生外卖不算过分吧?
新中产的消费观更注重生活享受。图/全景
存款贫困、生活中产已经成为不少人的消费观。
尽管每个月都要面临赤字,但他们仍愿意为品味和细节花钱。买东西不一定要最贵,但一定要好。对他们来说,花钱就是为了让自己开心,“悦己”是他们花钱时的快感,更是他们赚钱的动力。
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描述的那样,当人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便开始将注意力慢慢转移到自我实现需求,这是更高一层次的追求。
简单来说,就算月月见光,但我过着想要的生活。
这不是把月薪5千当成月薪5万的挥霍,也不是入不敷出,打肿脸充胖子。这也许是你舍得花那些钱,好好地装扮一下房间,好好地吃一顿满足的大餐,好好地享受一场演唱会,在烦心疲人的工作之外,给自己辟一处舒服的逃离。
对于每天晚上八九点后才开始属于自己一天生活的上班族来说,这是莫大的幸福了吧。
工作那么辛苦,还不许享受一下吗?图/全景
花出去的钱,必须是值得的
总有人在抱怨工作上的焦虑从来没有断过,自己为了挣钱到底有多拼命,一天下来,哪有什么属于自己的时间,更别提快乐了。
其实你只是忘了,生活中的满足感、喜悦感并非不存在,你是可以力所能及地在泥泞中,在杂草丛生处,为自己造一处温柔的去处的。
消费,很多时候绝非花钱买东西那么简单。
它还能给你带来忙碌中的片刻喘息,给予你力量,让你享受更有质量、更有幸福感的生活。只要这些付出是值得的,那你日复一日的努力,就会更有意义。
本文来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新周刊》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以“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为定位,享有传媒界”话题策源地”的美誉。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