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版
1.通过成本收益计算,得出在出行这个领域,和“自己开车”相比较,“打车”是一个收益值为正的选择方式。
2.和10年前相比,交通已经不再是稀缺物品了。这时人们的时间就开始变得相对稀缺了。对我来说,我更加愿意为我的时间买单,用钱买时间,所有的决策都在围绕着把我的时间价值最大化去实施。
3.对于普通人来说,应该能够识别未来稀缺事物的发展方向、掌握一门或几门稀缺的技能,努力把自己变成稀缺的人;并用各种工具或手段,把这种“稀缺”的技能放大化(加杠杆),才能持续跑赢。
如下正文
我不想再开车了…
熟悉我的朋友们都知道,前几年我在上海工作,用公共交通比较多,已经两年没有开车了,原来在杭州的车也已经被卖掉。去年下半年,因为工作的原因,又要重新回杭州。在临近回杭之前,我在琢磨着要不要再买一辆车?比如,重新买一辆电动车?当时还特地到特斯拉和蔚来的专卖店进行了试驾。但是当真正坐进驾驶室的时候,内心就已经发出了明确的声音,原来我连一点点开车的欲望都已经没有了。
回到杭州的这半年,我用各类打车软件解决了全部的出行需求,包括每天上下班几乎两个小时的路程(单程约14公里)以及除上班通勤以外的各种聚会等用车需求。在超过90%的情况下,网约车都能够在10分钟之内到位,平均下来,每个月的打车费用在2500-3000元左右。
算一笔账
很多人会问,你这个标题不是“打车其实是可以赚钱的”吗?你这明明还在花钱呀。
其实,我想说的是,打车赚钱,是指在出行这个领域,和“自己开车”相比较,“打车”是一个收益值为正的选择方式。
让我们以一辆30万元的车子为例,简单地算一笔账。
先看看成本项:
开车成本:
1.资金占用:30万元购车成本;
2.油费成本:5000-10000元;
3.贬值成本:每年15%车辆贬值费用;
4.保养成本:保险5000元;保养5000元;
5.停车成本:5000元;
6.违章成本:0~2000元;
7.时间成本:开车平均每天2小时(通勤+其它)+找车位时间+保养时间+处理违章时间;
8.潜在的安全成本:自己开车,当工作累的时候,我是无法保证100%安全的。
打车成本:
1.资金成本:每年3万元;
2.无
综合来看:
开车成本为各类时间成本(每年约600小时以上)+资金成本(每年6万以上)。而打车成本为3万元。
再看看收益项:
开车:
1.出行的便利性
打车:
1.出行的便利性;
2.理财收益:30万资金一年理财5%的收益,1.5万元。(这个目标并不难达到,会其它投资理财知识的人,获利会更高)
3.时间收益:全年600小时以上的时间节约,可以在通勤时看书学习工作,也可以休息;
4.安全收益:专业司机肯定比我自己要开车安全,车辆也保养得更好。
通过以上比较,一眼就可以看出,如果从综合成本考虑,毋容置疑,打车是更好的选择。
稀缺性因素
其实,在5年前,我还不可能去践行这样的思路,没想到这才短短的几年时间,我已经变成了一个“无车主义者”。促成我做出这样改变的,是稀缺性的变化。
10年前的公共交通其实是一个非常稀缺的商品,那个时候出租车市场还没有开放,供应不足,经常打不到车。人们不惜花钱买车,不惜花时间开车,就是为了实现交通通勤这个硬目标,宁愿在这个稀缺性的事务花上大成本。
然而在出行能力供应异常丰富的当今(以杭州为例,2020年的出租车加上网约车的总供应量,已经达到了10年的5倍),交通已经不再是稀缺物品了。这时人们的时间就开始变得相对稀缺了。对我来说,我更加愿意为我的时间买单,用钱买时间,所有的决策都在围绕着把我的时间价值最大化去实施。
因为社会是在不断演进的,做决策时的各个边界因素也在不断地演化着。从个人到实体,到国家,都愿意为稀缺性的事物买单。但问题是,“稀缺性”也是在不断演化的。所以行为决策也应该不断加以演化。
比如说:
1.房产:
当人口在保持增长,城市化率还比较低的时候,房子是稀缺商品,那时,只要有新房子,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有稀缺性,都会有不错的涨幅。
但是当人口增长率在降低,城市化率已经较高的时候,房产的稀缺性就会变成人口净流入城市的核心区域。而非稀缺的房产就会滞涨或不涨,拥有非稀缺房产的机会成本就会变大。这也是这10年来,虽然日本、台湾的人口增长率在降低,老龄化在加强,但是可以看到东京、台北以及首尔的房价却屡创新高。
2.股票:
在资本市场中,随着上市的股票数量越来越多,那么业绩稳定、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公司拥有着更高的确定性,越来越成为了稀缺品。尤其在货币超发的阶段,资本更会给这类公司极高的溢价,股价会涨得非常高。这种趋势一定会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多而越来越明显。今后,中国的股市越来越会呈现出龙头股票的不断上涨,与大部分业绩一般的股票价格长期萎靡不振共存的分化状态。
3.人口:
2020年,中国的出生率断崖式下降。猛然间,新生人口成为了中国最稀缺的“产品”了。可以想见,国家很快就会出台力度很大的政策来鼓励生育、破除生育的各种障碍,比如户口,而各个城市之间对于人口的争夺也会更加激烈。
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做?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何在这种变化如此之快的时代跑赢,看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能够识别未来稀缺事物的发展方向;
2.掌握一门或几门稀缺的技能,努力把自己变成稀缺的人;
3.用各种工具或手段,把这种“稀缺”的技能放大化(加杠杆)
“先生D”
就是一位愿意和大家做这些探讨的人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