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米一回头 | Jimi 原创 NO.21
最近在写作群里和小密圈里认识了很多优秀的90后,可要说到最佩服的,还是他。
一个91年的小伙子,在差不多六年的时间里,白手起家,从0赚到3000w。
不不不,已经不能叫做小伙子了,虽然我年长几岁,但我应该叫他大神。
最难能可贵的是,大神很乐于分享。在圈子里,他跟我们分享了他从0到1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
从0到5000元
大神高考时是艺考生,为了备考经常上各种美术网站。上了几个网站后,他就发现网站体验极差,充斥着各种广告,如同几年前的传统招聘网站那般。
商业嗅觉敏锐的他就去问网站客服,得知广告报价后,估算出了网站的广告收入,这还不包括销售资料、画材画具的收入。那个数字让他很惊讶,因为初中就架设过私服,他坚信自己可以搞定网站。
那时候他并不懂网站建设,于是他打开网址导航上的每个网站,花了不少时间分析其背后的网站架构。了解了背后的建站程序后,以班费之名跟妈妈要了400元,买了主机和域名。等备案通过后,他便按照网上的指引,上传了建站程序,安装了数据库,他的第一个网站就这样上线了。
网站上线只是个开始,填充内容、优化设计才是接下来的重头戏。经过漫长的互联网自学,他几乎掌握了所有应该掌握的工具,包括、css、js、php、mysql、linux,还有后来的推广软件、站群软件、采集软件等等。
可网站推广却进展缓慢,无论他如何努力,流量始终停滞不前。后来他了解了SEO,开始做大量的SEO工作。每天花n个小时去各种各样的网站上注册账号,发链接,找别人交换链接,写软文,发软文等。网站也有了起色,日访问量从个位数到了几百。但到了这里,就再次遇到了瓶颈。
长期的无法突破和持续投入却看不到回报让他感到焦虑,于是大神便考虑卖掉网站。在网站挂牌后,很快就有一个人出价5000购买了他的网站。而这,就是他走向3000w的第一步。
故事启发:
从5000到月入数万
卖掉第一个网站后,他很快发现,要把一个网站做到高流量并不那么简单,但是总有一群人需要这样低流量而功能齐全的网站。
于是大神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商业模型:批量流水线式的做美观的网站,然后将成品网站做一些推广获得一些流量,然后直接挂牌交易,不追求每个网站本身能盈利,而将每个网站当成商品来生产。
大神还对网站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最优的成本控制,譬如怎样注册域名最便宜,服务器用什么方案最便宜等等,他都设计了标准化的流程。
但是也有很多做网站生意的公司,但要么是那种帮别人建网站的外包公司,要么是提供网站的saas服务,像大神这样批量做好现成网站出售的模式,几乎没有人做。
就这样,大神卖网站的生意越好,高峰时一天可以卖近百个网站,整个卖站市场基本都被他占据了。一个月的收入,也从上万元到了几万元。
故事启发:
从月入数万到第一个百万
那时候大神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尽快获得人生的第一个百万。可按照当时卖网站的盈利,他计算了下发现还需要非常久的时间。
当时他已经意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在尝试改变销售策略依然无法获得收入增长时,便开始思考如何更快的获得这一百万。
这时候他把眼光瞄准了当时市场上成交的知名网站:当时卖给百度获得了5000w的收益。而的功能并不复杂,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售价,全在于他积累的巨量用户。
于是他决定改变策略,将目标用户转向客单价高的群体,为他们打造五个高流量的网站。
与之前不同,因为每月收入的增加,他有了更充足的资金,甚至于有了自己的团队。这时候再次展现了他独特的经营策略:
通过百度指数等搜索词分析,他确定了五个高流量的主题,包括2个星座网、1个美术网、1个作文网、1个笑话网。
在前期,集中所有人员和资源进行单点突破,集中打造作文网,购买高质量友链,发软文等等。
为了绕开SEO的培育期,他选择了通过知名社交平台来做长尾的seo流量。比如在百度知道上做问答,引流到自己的网站。
通过多种方法,快速将这个作文网站的首页值提到谷歌PR5后,他才开始让它跟其他四个网站交叉推广,从而盘活五个网站的流量。
长久的努力,也使得大神在站长圈内人气渐高。有一天被拉倒了一个讨论组,一个著名站长把他引荐给了一位大佬,很快他们就约了上海见面。
在他介绍了网站的数据和经营情况后,大佬很是认可,决定购买他出售的其中3个网站,给他打了140w。
这是大神人生中的第一个百万,对大神来说,他的意义或许超过以后的千万。
故事启发:
百万后的投资
1、买房。
买一栋房子应该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买房子可以贷款,可以使用杠杆。这样房价如果涨上去,就可以通过少量的资金获得更大的回报。
于是他拿出了40w买了苏州的一套房子,剩下的月供让他父母代为支付。
而后来的几年里,苏州的房价大涨,那个房子从当时的100万涨到现在接近300万的市值。
后来他又相继在南京和上海购置了几套房产,这也构成了他后来财富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即便这样,在谈及是否应该投资房子时,他还是建议大家独立思考,不要盲从网红的说法,他自己也不给出任何的意见。
2、域名投资。
由于互联网的持续升温,域名的价值不断凸显,好的域名不断被卖出高价。
当时大神就判断域名市场有泡沫,但泡沫还不够大,于是拿出了20w购买了几千个四声母com域名。
到2015年的时候,整个域名市场变得火热起来,他收购的四声母域名价格也开始持续走高,持续翻倍。最终,他以获利10倍的价格卖出。
从后来的情况看,他退出还是早的,否则可能有百倍的回报,可他从未后悔,毕竟没人能够预测未来。后来,泡沫果然破裂了。
如果你现在问他域名还能不能投资,他依然不会给你明确的答复。毕竟投资要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是要控制风险。当年即使他把20w都亏掉了,对他也没有什么。
3、投资自己。
到了这个阶段,他明确知道自己才是核心竞争力。所以他开始加大对自己的投资。
一方面是投资在了认知上。他买了一辆车,有效扩大了他的活动范围,从苏州到上海,可以参与的活动增加了许多。另外,他开始注重结识更多优质的朋友,也为未来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是投资在了健康上。可大神也坦承,由于事情实在太多,他这一块并没有很好的完成。说起来,这点上我倒是跟他蛮像的。
故事启发:
从千万到数千万
卖掉价值百万的网站后,他开始更深入的分析网站赚钱的模式。
当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广告,一种是淘宝客。对于广告他已经很熟悉了,可对于淘宝客,他也经历了一个不理解到认可的过程。
很多人都想当然的以自己的想法单方面判断用户行为,觉得明明淘宝上直接搜索就可以买到的东西,怎么可能有人通过淘宝客给别人返佣来增加自己的购物成本呢?可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在大量的营收数据面前,大神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就好比诈骗短信,你觉得非常低级的骗术,却一直在流行,说明它依然是赚钱的。而赚钱的原因,无非是有人相信。
如果说群发1千个短信里有1个人上当,那1万个人里就一定有10个人上当,100万人里就有1000个人上当。转化的概率是稳定的,这样一个看似不靠谱的诈骗生意,实则居然变成了一个稳定赚钱的事情。
其实有时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真可以类比成这样。它是一个跟模型,概率,转化率息息相关的生意。
于是大神也加入了淘宝客的队伍。
很快他就发现,同样是做淘宝客,有的站长只是赚点体力活,而有的站长却日进斗金。后来他总结了一句话:普通人的思维永远都是用加法赚钱,而大神则是用乘法赚钱。
他们在变现的通道上毫无区别,都是淘宝客,差异点在于商业模式上。普通人是单兵作战,而真正的大神则是建立一个能产生大流量的商业模型。
很多人都以为,流量都被百度控制,但其实在流量经过的每个环节,包括电信运营商,wifi,浏览器等,都有被引导的可能。而当大部分人都聚焦于百度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人在其他的流量分发环节上下功夫,取得丰厚的收益。
再一个,很多互联网站长都以为:在互联网上创业,肯定得做一个网站出来,并且自己的网站才是流量的中心。但其实不是的,借势启动才是最好的。比如你在微博早期就注册了微博大号,就会享受微博发展带来的增长红利。
正是基于对这两点的认知,大神迅速识别了当年的一个流量红利: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开放战略。
2013年的暑假里,他开始组织人马做淘宝客项目,并且直接放弃做网站,全力投入腾讯开放平台、人人网和开心网等几个平台。在这些地方,他也只抓最核心的事情,就是获取流量,其他方面都不浪费太多时间。比如需要做一个开放平台上的程序,立马就花钱请人做。
就这样,大神获取了很多用户,然后再把这些用户导入到淘宝,获得淘宝佣金。按照大神的说法,那真是躺着赚钱的日子。如果不是因为后来项目的亏损,可能会收获远比现在3000w更多的财富。
故事启发:
END
故事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其实大神的讲述远不止这些,他从自己的初中时代讲起,到近年来做的事情,贯穿了十几年的时光。
那里面不仅有他从0到1的故事,也有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些的,在成长过程中所养成的个人特质。当然也有一些运气的成份,如父母的理解支持、部分老师的认可以及一些生意场上的贵人相助。
我曾试图还原所有情节,所以看了几遍故事,画了思维导图,写了六七千字的第一稿文章,花掉了我一晚上的时间。可实在太长了,那样写只能拆成几篇了,对阅读体验并不友好。
所以我今天早上6点爬起来,删删减减,保留了最核心的赚钱故事,精炼了每个故事带给我的启发。
如果你对他的完整故事感兴趣,在我的公众号输入“刘大猫”获取原文吧。
或许,你还会觉得这样的人物离我们的生活过于遥远,已经超出了从0到1的范畴。
下一篇,我会从自己毕业七年的职场经历出发,为大家讲述普通人最可能的成长途径,不见不散哦。
利益相关:我是主人公的真爱粉,以上部分描述或有崇拜视角。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