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的茶馆由来已久。明清时期一直到解放前后,五山境内的闻家畈、金家店、邱家山、黄土垭、黄山垭、跑马岭、五陡坡、下七坪以及谢家湾、黄峪铺等处均设有茶馆(或者叫茶坊、茶店、茶房等)。
闻家畈的玉皇店,那时就有茶馆两处。一处叫玉皇店茶馆,一处叫龚六合茶馆,据调查,这两家茶馆一家茶主姓杨,一家姓龚,都是以卖茶赚钱谋生。无论农忙和农闲,都有人前去喝茶消遣。特别是农闲时,人更多一些。这两家茶馆的饮茶服务十分周到热情,对茶叶质量,泡茶用水,盛茶器具,煮茶火候都很讲究,以此吸引顾客,使饮茶者流连忘返。
像金家店、邱家山、跑马岭(云雾山村)、黄土垭、五陡坡等处的茶馆,主要是为出入均县(丹江口)、房县的骡夫、脚夫们歇脚而设置的。当时交通条件十分差,从均、房县进出货物,全靠骡马驮、人肩扛。那些担着八股绳重担,赶着马驴驮货的人,一经到此,必定驻足歇息一翻,喝几碗凉茶热茶,聊几句闲话,精气神陡然高涨,喝完歇好,付上茶钱,继续上路。
而黄山垭、谢家湾、下七坪(当时设在斑鸠岩)等处的茶馆,不仅仅售卖茶水,而且还为人们提供食宿,也可以叫做“茶饭铺”,人们习惯上干脆称作“饭铺”。如谢家湾饭铺,设在河滩边的大道旁,规模较大,设有茶棚、饭堂、客房以及牛马栏舍等。人们可以去饮茶、吃饭和投宿。还有黄山垭的艾家茶馆,虽然小巧玲珑,但也十分别致,东厢房是茶馆,西厢房是饭店,大门前一棵硕大槐树,树荫下还摆设整套桌凳,吸引不少行人前去歇息纳凉,饮茶谈天。
值得一提的是,旧时茶馆还具有调解民事纠分的社会功能。像闻家畈茶馆,黄峪铺茶馆等,还可去那里“吃讲茶”。当地民间发生房屋、土地、婚姻、财产、商贸等民事纠纷,一时争执不下,双方约定好时间,邀请当地权威人士当“裁判”,一起到茶馆里饮茶谈判,当事双方陈叙理由,进行辩论,最后由权威人士调解裁决。这在旧社会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确是一种解决民事纠纷的办法之一。
遗憾的是,在“文革”期间,不少茶馆被“革”掉关闲,茶馆主人弃商务农,五山的茶馆也越来越廖廖无几了。
进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五山的茶馆逐渐得到恢复,无论是平畈集镇,还是沟冲乡村,到处都有规模不等的茶馆。特别是五山镇党委政府确立“以茶兴镇”之路后,茶馆经过改造,设施更具完备,已经成了人们饮茶消渴,休闲娱乐,问讯叙谊的好去处。随着旅游业的兴盛,文化休闲气息更加浓郁。五山城乡纷纷开办了各式茶馆。如茶艺馆,常常安排多种形式的茶道茶艺表演;如茶书馆,人们一边品茶,一边看戏通故事。还有露天茶室,棋牌茶室,音乐茶座等等。坐的是软垫靠椅,围的是玻璃钢小桌,用的是细瓷玻璃透明杯,这里是人们品茗约会、切磋技艺、交流思想、文娱活动的聚集地,同时也是大小商贩,企业家和游客们的必到之地。
五山镇委镇政府,还将茶文化设施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茶景点,创办茶庄,开设茶会,营造出了五山浓厚的茶文化氛围。
如今,茶馆遍布五山,著名的有玉皇剑养生山庄、玉皇阁、玉皇剑茶坛店,堰河的茶艺馆、银杏山庄、天艺茶庄、接待中心、民俗体验园,还有茶圣居、天池山庄、广成仙谷、军旅班河以及黄山垭、田河、西湾的茶馆等。五山的茶馆,已成为品茗休闲的绝佳去处和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