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精一
“谢苑长,禾合家园的‘禾合’二字是什么意思?”
“前一个禾就是禾苗,象征着生长的力量;后一个合就是合于道。还有一层意思是,两个字发音就像喝与呵,一吸一呼,吸进去的是爱,呼出的也是爱,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爱的吸收与付出,使家园中人人有爱,不断地传播爱,最终使社会充满爱。”
1月20日,我和妻子若腊,还有三岁的女儿兮兮,一家三口来到福建屏南的禾合家园,认识了谢氏医业九代传承的谢长春老师,人称谢苑长。此次出行是因为朋友何大哥的介绍,说是他夫妻二人在屏南接触到谢老师传承的禾合自愈法,也就是一种通过中药濯足、静坐练操的方式,打通身体瘀堵的经脉,修复身体本身的自愈能力,从而去除身体的不适状态。我和若腊立刻想到我们以及父母亲人的身体由于寒湿瘀堵而引起的一些不适症状,若能通过这种平和方法帮助自己及亲人的身体达到康宁,那实在是难能可贵。
“你们赶紧来吧,现在谢苑长正在他的老家做公益,免费赠送濯足药包给村里的老人,教他们六炁六念操。我和晓红在这里当义工,带领老人们濯足做操。谢苑长要在这里开启禾合家园的梦想,打造一个人人有爱的家园。你们可以来用这个方法调理身体一周试试看,吃住都不用愁!”何师兄在电话中热烈地推荐道。
那几天,谢老师也在举办公益线上课,讲述《黄帝内经》中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为主轴的自愈原理。若腊在听课,我在一边陪女儿玩耍,听了几段谢老师所讲述的理论,便觉印心,于是决定处理完家中事,便一家人同去体验和学习禾合自愈法。
谢老师听说我们要来后,带着助理润美老师及三个朋友从屏南公司驾车回乡见我们,这令我很感动。初识谢老师,正如网课中所见,容貌朴实,小暴牙,普通话不标准,像一个山野村夫。然而正是这种朴实的面貌使我感到亲切,我们很快就能没有隔阂地畅谈。苑长一开口,言语就不凡,儒释道以及西方的灵性修行都有涉猎,可见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毕竟他是屏南谢氏世医第九代传承人,且还是南少林高僧铁头和尚“脉书”文化第十一代传承人,以及北少林高僧魔公和尚“禅医”文化第三代传承人。他所传承的禾合自愈法已经帮助了许多身体不适的人,甚至还有几例起死回生的案例。不久前,中央曾派人请他到北京给一些老首长们讲课疗愈,可见其影响力已经上达高层。
九洋谢厝村是谢老师的家乡,现在这儿有何大哥晓红姐夫妇以及一个八十岁的杨婆婆。何大哥与晓红姐在这里当义工,每天傍晚到村里的活动中心带领几十个老人泡脚做六炁操。至于杨婆婆呢,她是因何大哥的缘份而来的,他们是佛友,因此何大哥带在身边,关照着她。说起来,杨婆婆到这儿的故事还是使谢长春老师发心打造禾合家园的缘起呢。我到这儿几天后,亦与杨婆婆熟悉起来,从她口中了解了她的经历。
“小吴啊,做人真的很苦啊!”杨婆婆开口便道,“我大概五十多岁时就得了胃病,怎么治也不治不好,一次只能吃小半碗粥,整个人面黄肌瘦,这样过了二十年。到我七十岁时,有一次脊柱摔伤,又去做了手术,现在那些钢钉还在我腰上,不过奇怪的是那次之后,胃口却好了。手术回家后,我整天躺在床上,由老伴照顾我,后来医生说必须要多走走才有助于康复,我就用凳子撑着地面慢慢练习走路,两三年后才勉强康复。我老伴身体也不好,也有很多毛病,总是睡不好,还得照顾我,唉,做人真的很苦啊!
“我只有一个儿子,也成家了,在上海港口当警察,工作忙得很,没法照顾我们。我和老伴相依为命,到我七十六岁时,老伴就先我去世了,剩下我一个人生活。我的腿脚又出现毛病,疼得很,上下楼梯都不行。儿子曾给我请了个保姆,一个月要付七千块钱,我的退休金每月只有四千,还得儿子贴钱。那保姆对我也不好,我俩有矛盾,也舍不得让儿子贴那么多钱,后来就辞退了她。儿子问我是非否愿意去养老院,我说不愿意,我怕那种地方,就跟我怕医院一样。我听说在认识的人里,就有腿脚不利索的老人在养老院里被绑在椅子上的案例,因为养老院的人怕老人乱动把脚摔伤得负责,所以干脆把老人绑在椅子上,所以我不愿去,宁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生活。
“我在家就把菜和粥煮一大锅放在冰箱里,每次热一碗来吃,煮一次就吃三四天。菜里的厨余垃圾在夏天会发臭,我就把它们装在袋子里,冻在冰箱,等我儿子每周休息回来看我时,帮我拿到楼下扔掉。因为我的腿脚疼啊,上下楼都走不了。我每天孤单一个人这样生活,再加上腿脚的疼痛,睡不好觉,真是觉得生不如死,有时就想寻短见,可我是学佛的人啊,学佛的人是不能寻短见的,否则就往生不了。而且如果我自杀,那也是给儿子抹黑,会让人怎么说他呢?他也不容易呀,工作忙,也要照顾自己家庭。老实说,我心里无时无刻不在祈求阿弥陀佛能够早点来接我回家,可是没那好命,只能继续受苦。
“前个月,我想起了在寺庙认识的何师兄,就打电话给他,向他诉苦。小何说,他现在正在接触一个中药濯足法,可以帮助我身体变好。我说我没法来啊。小何说,这就要看个人的福报了。我想,我修了那么多年佛,怎么会没福报呢?于是跟儿子说了这事,儿子也同意,便用轮椅把我送到机场,下了飞机,在机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同小何与谢苑长接应上,然后就到了屏南谢苑长的公司里做了濯足疗愈,做了几天,果然有效果,腿脚好多了,也能上下楼梯走路了,所以我就打算留在这里,多治几个月。要是可以,我都想在这儿养老呢!”
正是杨婆婆的事使谢长春老师生起打造禾合家园的愿心,他感慨地对我说:“这件事给我上了重要一课,你想,要是当初我跟何大哥都去考虑那些万一啦,责任啦,钱啊之类,杨阿姨不可能从上海过来,那么她就还在一个人受苦。可是当时何大哥和我都没有想过这一点,我们当时都只是希望这个方法能帮助到杨阿姨,所以她就顺利地过来了,可以说,是信任与爱促成了这件事。她一过来就很高兴,因为这儿人多呀,大家都对她好,跟她有说有笑,这心情一好,病不就好了一半吗?加上每天和大家泡泡脚,做做操,腿脚就好起来了。你不知道,杨阿姨坐着轮椅来的时候,气色不好,腿脚不便,可是在我们这儿每天用禾合自愈法调养后,半个多月就能丢掉拐棍上下楼梯自由行走了,而且那气色也是越来越好,跟原来真是判若两人!
“我就想啊,咱们这社会太缺爱了。杨阿姨的两句话最让我触动,她几次说做人太苦,她想回家,她当然不是想回原来那个人与人隔绝的孤独冰冷的水泥盒子,而是回学佛的人所说的西方净土。可是我们不能只是等待神佛来接引,我们应该在现世就打造一个有爱的净土,让更多的老人能够在里面健康养老,每天泡脚做操,也做点他们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有价值感,不会觉得自己是拖累;让年轻人在里面当义工付出,同时也给一份收入,因为没有钱人还是会有不安的呀,所以义工也要有收入;再让孩子们也一起在里面受传统文化的教育,真正形成一个老中青少和谐共处、共同成长的家园。”
谢老师一发愿,何大哥便说:“那么先从你家乡开始吧,那是你家祖上世代居住的地方,能量场一定好,而且先把自己的爱回馈给从小熟悉的父老乡亲,这多有意义啊!”
谢老师一听,顿觉有理,于是联系村干部来促成这事。村部很支持,愿意将村里的活动中心借给谢老师和义工团队来办公益,带领有意愿有需要的老人泡脚做操,同时也把二楼六七个空着的小房间借给禾合家园使用,让远道而来体验学习禾合自愈法的人有地方住宿,而谢老师的弟弟亦将村里空着的房子借给义工使用。这样,禾合家园便开始运作起来。
我们一家三口到来几天后,村里的活动中心由于要办一些红白喜事,便暂时停止了带领老人泡脚做操的事,但还是赠送他们中药包,让老人们在家里自己泡。老人们很快就开始自己组织起来,在这一家设一个小点,那一家设一个小点,六七个住得近的人每晚聚在一起泡脚做操,把这个养生好习惯给延续和传播下去。我想,这就是这个方法的好处之一,真正地把中医文化给生活化,连没文化的老人都能够学会,而留守老人们也通过这件事能够聚在一起,人与人之间由于共同做一件事而获得情感连接,彼此的心灵得到温暖。
带领老人们在活动中心泡脚的事一停,谢老师便接何大哥与杨婆婆回屏南公司,晓红姐则一面清洗收拾一些物品,一边继续带领我和若腊泡脚做操。原先,她以为我们来学习体验一周后也会离开,然后她也将离开,因为她与何大哥在这儿待过一个月后都觉得,这地方不适合搞长期性的家园,应该物色环境更独立的地点。然而,我内心的直觉却让我决定现阶段留下来,接过晓红姐她们的棒子,继续把禾合家园的火种延续下去,至少在春节前后这一个月时间里是这样,再远,我也只能跟着内心的感觉走。
理想的地点只能由上天安排,而在此之前,好事先做起来。
对于社区家园建设,我既怀着向往,同时也抱持着谨慎的态度。多年来,我看到在生态农业的圈子里,所谓的生态社区、生态村、生态家园聚落之类的梦想,追梦的人很多,梦想破灭的也同样多,归结起来,最终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太难相处,就好像叔本华说的,人们像一群带刺的豪猪,离得远了感到冷和寂寞,离得近了又被彼此的刺伤到。我们都有或多或少的我执,执著于自己的某些观点和习惯,看不惯别人身上的某些特点或习惯,接受不了别人的某些观念理念,于是便产生负面情绪,互相争执,彼此不相容。譬如说,素食与肉食的争论,吃饭时说话好还是不说话好,用公筷好还是不用公筷好,该有规则还是不该有规则,该分配干活还是自由参与,等等。每一种理论都有道理,每一种理由都正确,可是,究竟该遵循谁说的呢?当缺少一个有说服力的道德权威时,人们便各执己见,互不相容。
因为那些怀疑,因为对于人性的疑虑,多年来我也就不看好各种生态社区家园的创建,然而我的内心却又怀着一份渴望,希望能够实现这样的理想,因为我们需要,父母需要,孩子需要,这个社会许许多多的人都需要。这份需求使我内心升起勇气,试着去迎接一定的人性挑战。认识谢长春老师后,谢老师身上所散发出的朴实、包容以及智慧与大爱的特质使我有一种感觉,感觉这事能否成功不能轻易就下定论,它是值得尝试的。假如问希望从何而来,那就在爱里,而爱的具体体现又在哪里,其实就在人与人的真诚交往、信任与互助中,但这样说仍然有些空泛,因此,我最切实的领悟是,爱发端于我们对于父母亲人的那份真情之中。
禾合家园跟以往我所接触或听说的家园建设所带给我的感觉最不同的是,它第一个关爱的是老人。以往我所听到的家园建设,大多数是年轻人聚居的乌托邦梦想,或是为了孩子能有学习玩伴而聚,很少有为老人考虑。我想何大哥的建议非常好,让谢老师从家乡的老人们开始关爱。这使我想起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中国自古以仁孝治天下,也因此才让华夏文明香火不断。谢老师本人的家风就非常好,几百年来,“忠厚积善”就是他们代代相传的祖训,子孙个个孝敬,继承着祖训,行善积德,因此才祖脉不断,正如《了凡四训》说的:“试看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在我们所住的谢家房子附近有一片两千多亩的阔叶林就是谢家祖先种植的,那时谢氏先祖为了村里的饮用水源不断,买下山林土地,种上树木,再送给集体,为了避免人们因贪欲而偷伐树木,谢氏先祖便叫自己儿子先去偷砍,然后捉住,当众罚他一头猪给全村人享用,从此以后,没人敢去砍伐这些树木,因为知道那惩罚不是说着玩的,谢家老爷执法起来六亲不认。这件事便让我看到谢氏先祖的智慧,还有品德之高尙,目光之长远。
这个社会过多把关爱放在了下一代身上,而忽略了走过艰难岁月,如今迈上老年的上一代。老人们往往孤独无依,不管是城里封闭在水泥盒子中的老人,还是在乡村留守的孤寡老人。这就好像把我们最近的根给忽略了,隔绝了,斩断了,从此我们的命运亦将迈向飘渺虚无。孔子说:“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亲亲为大。”亲亲为大,就是把同亲人的感情关系放在第一位,否则修什么道呢?孔子的学生有子也继承了夫子的道,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说,孝悌是“为仁”的根本或基本。一般人把这句解释为孝悌是仁的根本,程子则指出错误,认为孝悌只是仁之一事,可以说是为仁行仁的本,但不能说是仁的本。
仁是爱,行仁即是爱的行动,爱的行动最根本的便是对父母的爱,其后才是对丈夫妻子孩子以及邻居与众生的爱。这样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便违背了自然的人性,这也是儒家与墨家最大的区别与分歧所在。墨家主张兼爱,平等地爱所有人,孟子则骂他这样无君无父无区别的爱等同于禽兽。阳明先生有学生对此不解,认为程子也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为什么墨子的兼爱就不对呢?阳明先生解释道,其中的区别是微妙的,虽然儒家修行到最后也是博爱,但这是有次第的,它发端于我们对父母亲人的天然的爱,从爱父母亲人孩子到慢慢地爱其他人,最后爱天下万物,就像小苗慢慢长成参天大树。可是墨子直接就兼爱所有人,这就没有了发端处,就像无根之苗,这种爱就违背了天然的人性,因此就不可能长成根深叶茂的大树。许多不顾自己身边的父母丈夫妻子孩子等亲人,而热衷于关爱遥远陌生人的人往往有这种问题,他们的爱也许就是一种虚伪的幻象,用来逃避家庭,逃避自我的阴暗面,打造形象,自欺欺人。
然而我不是在提倡愚孝,不是提倡对父母无条件的顺从,我也知道许多人心里有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包括我),只是我想说的是,在我们心灵获得成长之后,我们需要再次面对原生家庭的考验,与父母和解,理解他们曾经的无明,用爱帮助他们得到成长,同时也就疏通了我们内在心灵卡顿瘀堵的部分。这是灵魂安排的功课,我们必须面对和超越,否则我们永远享受不到真正彻底的安宁,我们的财富和福报也不会畅通和绵长。
在我和若腊一接触到禾合自愈法的时候,第一时间都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亲人,想到在这个医学乱象频出的社会里,如果能掌握一种简单又有益有效的疗愈身体的中医养生方法,那对父母将是多么好的回报,我们也会感到多么地安心。因此,我们才带着这份心愿来到这里,并且决定留下来,一边继续体验学习这个方法,调养好自己的身体,一边当义工接待有缘到来的远客,把这个好方法分享给更多人,同时将禾合家园的火种继续接力延续下去。
非常奇妙的是,若腊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岳父岳母,在我们决定留在禾合家园后,突然说今年想来看我们,和我们一起过年,这是他们第一次决定从重庆来福建看我们。于是,我们立刻决定让他们直接到禾合家园。因为他们的到来,我便有了充足理由说服我的父母也过来一起过年,让两家老人彼此熟悉,真正融合成一个大家庭。此外,网上认识的一个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也联系我们,希望带着她和弟弟两个家庭以及两家老人和孩子共十人来禾合家园,同我们一起体验禾合自愈法,濯足做操,调养身体,一起过一个养生年。
这样,禾合家园给了我们一个为父母尽孝的机会,引领父母走上更加有益身心健康的道路。为此,我感恩谢长春老师,是他的大爱发心让这一切成为现实。也正是这种奇妙的现实发生,使我对禾合家园的发展升起希望,希望这样的家园能够成长得越来越丰满,像一棵参天大树,滋养许多人,帮助许多人,然后,让这样的家园遍布天下,让整个社会充满爱的正能量。
“我打造禾合家园的目的是,让人心门打开,我们给出爱给你,你得到爱后,也要将你的爱分享出去,利益到更多人,用合适于你的方式。如果你心门不开,只管自己,不愿付出,那你就不适合待在禾合家园。家园内当你困难时可以申请免费体验禾合自愈法,食宿随缘随喜!但在家园之外,如果你想体验禾合自愈法,就得付费,我们同样为很多人提供了付费的体验。我的理念分为乾掌柜和坤管家,乾掌柜负责赚钱,坤管家则负责做公益传播爱,目前在屏南的公司就属于乾掌柜,而禾合家园则属于坤管家。因为只做公益不赚钱,那是不能长久的;只赚钱而不做公益,赚钱也就失去了最大的意义。但我们的公益不是慈善,不是养一堆懒人或逃避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人,而是通过一种健康有益的事业把人心连接起来,用爱唤醒爱,使人心在爱中获得觉醒与成长,让爱满人间。”谢苑长如是道。
但愿,禾合家园这棵刚刚萌发的小苗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得到爱,付出爱,愿我们心门打开,让爱的能量流动起来。
祝福禾合家园!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