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尽头,不仅仅是广告,还有网贷。
日前,港股上市企业奇富科技披露了其2023年度财报数据,揭示了一段不为人熟知的商业佳绩。这家前身为360金融集团,历经360数科变迁,直至2023年更名为奇富科技的企业,在过去一年实现了163亿元的营业收入,净利润高达42.85亿元,同比增长超2亿元。
尽管公众对奇富科技的品牌认知相对有限,但其背后的实际掌舵者——有着“红衣教主”之称的360创始人周鸿祎,却是业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值得关注的是,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奇富科技累计创造了破百亿的利润,与360集团同期的累计亏损形成鲜明对比,已然成为360集团内部不可或缺的盈利支柱。
尽管周鸿祎曾公开表示无意涉足金融领域,但奇富科技在其领导下低调崛起,悄然跃居行业前列,业绩斐然。这一转变或许令外界始料未及,然而丰厚的回报无疑证明了周鸿祎及其团队在金融科技领域的独到眼光和经营智慧。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2013年,众多领军企业如支付宝联袂天弘基金,百度联手华夏基金,微信牵手中国人保财险等竞相涌入赛道,积极布局金融版图。然而,在这股热潮中,360公司却显得格外审慎。创始人周鸿祎曾面对媒体直言不讳:“众互联网企业纷纷逐鹿金融,何不各展所长,做一些真正有趣的事情?”对于是否涉足互联网金融的问题,他更是直截了当地表态:“我对此尚未参透,目前我们更倾向于专注安全领域的深耕,暂无进军金融的计划。”
彼时的360凭借在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先地位,年度盈利稳超5亿,周鸿祎在公司决策中的影响力无人能及。然而,随着腾讯与阿里在金融领域的迅速崛起与巨额收益,这一态势让周鸿祎无法继续淡定旁观。最终,360在深思熟虑后决定顺应市场潮流,于2016年成立了360金融集团,踏上与行业巨头并肩作战的金融征程。
2017年,360旗下的福州三六零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应运而生,顺利取得网络小贷许可;2018年,福州三六零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并获取融资担保资质,同年,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标志着周鸿祎构建的金融版图基本成形,使360一跃成为紧随阿里、京东之后的中国第三大互联网金融巨头。
随后,2022年,360数科于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至2023年2月,又更名为奇富科技。这一系列名称变化不仅淡化了“金融”与“360”的固有标识,也让周鸿祎及其金融业务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不做金融”的周鸿祎,靠网贷赚的盆满钵满
在四月初,周鸿祎麾下的奇富科技宣布已圆满完成了1.5亿美元的股份回购方案,并紧接着推出新一轮回购计划,预计在未来一年内最多将投入高达3.5亿美元的资金进行回购。
奇富科技作为周鸿祎商业帝国中最为盈利的企业,于2023年实现了营收16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到42.8亿元,相比上年度增收超2亿元。自年初以来,该公司的股价上涨了20%,截止4月11日,市值已经突破250亿港元大关。
然而,在银行业巨头纷纷强调开源节流的大背景下,作为金融中介角色的奇富科技同样面临挑战。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优质客户的借贷需求下降,部分群体的偿债能力也承受压力,导致业务增长的边际效益呈现递减趋势。
目前周鸿祎家族持有其12.23%的股份。奇富科技的核心商业模式在于扮演“中介掮客”,通过撮合贷款交易获取利息和服务费用。
支撑周鸿祎财富增长的是背后庞大的金融机构网络以及众多借款人。在过去的一年里,奇富科技与157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成功帮助3040万用户获得贷款,全年累计贷款撮合及发起规模达到4758.31亿元,在贷余额则达到了1865亿元。该平台凭借高效的运营机制,实现了极高的用户粘性,平台复贷率高达91.6%,每位用户的平均合约期限长达11.21个月。
奇富科技拥有2.354亿潜在客户资源,以其旗下的“360借条”APP为例,提供便捷快速的借款服务,声称最快5分钟放款,只需满足两个基本申请条件:年龄在18-55周岁之间,以及身份证和银行卡持有者均为申请人本人。有消费者反映,2022年11月在360借条借款时,初始年利率为7%,但在附加担保协议后,年利率升至23.735%。尽管奇富科技设定不接受年化利率超过24%的产品,2022年10月至12月间,其发起并促成的贷款平均内部收益率(IRR)仍为21.3%。
即使如此谨慎行事,过去三年,奇富科技依然为周鸿祎及其合伙人创造了140亿元的丰厚利润。相比之下,周老板赖以起家的360集团在2021年至2023年9月期间亏损了17亿元。由此看来,奇富科技无疑是周氏商业版图中的利润支柱。
周鸿祎对于这项最赚钱的业务显得颇为慷慨,2023年的分红总额达到了12.3亿元,大约占据了净利润的三分之一。以此估算,周家预计将分得1.5亿元的红利。曾经对金融业并不热衷的周鸿祎,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困惑为何全国的互联网企业纷纷涌入金融领域。而现在,亲身体验到金融业带来的巨大收益后,他在公开场合却对这家最赚钱的公司保持着低调态度,鲜少提及。
公开场合不再提及金融业务
在应对监管与政策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周鸿祎带领的奇富科技正经历着重资本模式向轻资本战略的转型。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在信贷驱动服务中,涉及自有资金放贷及贷款担保,此类业务需大量资本投入并直面信贷风险;二则是平台服务,主要通过导流、客户筛选等方式与合作伙伴协同,如转介服务,虽收益相对较低但无需承担风险。
2023年,奇富科技在平台服务模式下的撮合贷款额达到2710亿元,占总撮合贷款规模的57%,平台服务实现收入45.5亿元,尽管相比之前有所下滑。尽管这种依靠技术和服务平台获取收入的方式降低了收益率,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为吸引更多客户可能会调低费率,但优点在于平台服务的收入来源更为稳定且风险较小。
不良率提升,收款压力增加
目前,奇富科技的主要收入依然倚重于重资本模式。去年,信贷服务带来的收入高达117亿元,占据总收入的72%,其中表内贷款贡献51亿元,然而这类业务面临着更大的坏账风险。在2023年第四季度,风控方面的挑战显著加大,部分借款人的偿债能力下降,加之技术问题影响了催收效率。郑彦,奇富科技的首席风险官,指出由于电信运营商加强了线路管控,导致回款业务的电话接通率降低。
数据显示,奇富科技的不良率有所攀升。截至2023年底,90天以上的逾期率升至2.35%,环比增长0.53个百分点,逾期超过3个月的借款人数量增多。为此,奇富科技已着手提高贷款准入标准,并缩减了贷款期限。2023年下半年,长期限贷款占比约为18%,预计到2024年将进一步压缩至10%以内。
预测,随着这些调整措施的实施,公司今年的风险指标有望逐步得到改善。
从业务动态来看,周鸿祎掌舵的网贷业务正面临挑战。2023年,奇富科技在轻资本模式下的撮合服务收入减少了9亿元,同比下降22%,即使全年贷款撮合总量增长了15.4%,但由于处于降息环境,实际收益有所缩水。过去三年间,该公司收入呈现出缓降态势,2023年总收入微跌2.5亿元。
尽管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奇富科技的业务在近三载中仍实现了突出表现,累计创造了超过140亿元的利润。然而,这背后暗藏风险,自2023年以来,逾期用户数量和逾期天数双双走高,揭示出坏账风险的增大。
当前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开始积极布局互联网消费贷款领域,与各大互联网公司展开激烈竞争。随着逾期率不断攀升,奇富科技旗下的360借条在催收环节显得尤为激进。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关于360借条的投诉量已达3.41万条,其中暴力催收问题是投诉焦点。
同时,通过多方信息证实,不仅360借条,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暴力催收问题尤为严重,而360在这一方面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其催收行为的恶劣程度甚至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