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给我做个早餐吧,我自己上学去就行。”
短短一句话,却成了一个母亲终身的梦魇。
4月15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一。
9岁的晨晨,看起来比往常更加懂事乖巧些。
在吃完母亲亲手准备的早餐后,他主动提出要自己走路去上学。
尽管路程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晨晨妈妈似乎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在儿子离开后,她悄悄地跟在了他的身后。
在小区内走了一段路后,晨晨妈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而且家中还有5岁的二宝要照顾,便停下了脚步。
但是当她往回走了一段之后,晨晨妈妈突然感到一阵心揪,赶紧去追儿子。
沿着孩子上学的路,晨晨妈妈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孩子的踪影。
也许是自己多心了吧?
晨晨妈妈这样安慰自己,不知不觉又回到了家楼下。
突然,“嘭”的一声巨响。
有人从楼上掉下来了。
晨晨的妈妈走上前去看了一眼,顿时大脑空白、头晕目眩:天塌了!
9岁的晨晨,倒在血泊之中。
收到消息后赶来的晨晨爸爸,抱着孩子的身体,哭了很久很久……
事后,通过监控录像,人们看到了晨晨离开前的几分钟。
一个幼小孤独的身影走到了天台,放下书包,不停徘徊着……
过了好一会儿,他走到了楼顶的矮墙上,朝着边缘跑了几步,然后停下来,紧接着又回到书包前站着。
多希望,那一刻背起书包的他,能够转身离开。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
大约30秒过后,晨晨直接朝着楼顶边缘走去,然后消失在监控画面中……
为什么?
晨晨爸妈也想弄清楚原因。
晨晨爸爸去了学校,在监控室看了最近一周的录像,足足看了20多个小时。
“我看到晨晨总是被老师训,一周内被罚13次,经常被打手,还有一天被罚站了4节课。”
晨晨妈妈透露,孩子曾被罚抄“分级”这个词一万遍,而那本罚抄本孩子至今还保留着。
晨晨爸爸说,看到这一切,自己的手一直在抖。
他无法理解,孩子到底犯了什么错误,需要受到这样的惩罚。
晨晨的悲剧是否跟学校发生的这些事情有关,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在父母眼中,晨晨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吃完饭后会帮妈妈收拾,有时还会扫地擦地,逗弟弟玩。
晨晨也并不是一个孤僻的孩子,平日里打篮球、骑自行车,都会呼朋引伴。
和大人谈起自己长大后的梦想是警察和消防员,这些都是勇敢光荣的职业。
可是为什么一个如此乐观的孩子,最后会走上如此极端的路呢?
晨晨爸爸也反思过自己的原因。
他说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80分左右,确实有两三次因为学习问题和孩子急过眼。
说实话,如今的家长都挺焦虑的,没有人能打包票说自己没有在成绩上逼过孩子,没有在孩子学习成绩差的时候发过脾气。
可只要不是“唯分数论”,孩子的承受能力不会那么差。
反倒是晨晨爸爸一再提到的那句“亏欠”,真是让人唏嘘。
“我欠孩子太多,因为忙着工作赚钱,回家的时候比较少,有时候一个月只回来1、2次,没怎么带他出去玩过,最远也没有出过湖南省,更多时候只是去爬爬山……”
晨晨妈虽然是全职妈妈,可除了一大堆家务,还要照顾更小的孩子。
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很多父母可能会感到自己亏欠孩子的更多。
正如网友@露西娅所言:
以前的父母都忙着养家糊口,家里十几个孩子,没空和每个孩子交流,你一个月和父亲说不上话,其他孩子也一样,于是你觉得你应该更加努力,让爹爹看到你为你感到骄傲。
现在不少父母都有着规律的作息时间,晚上都会与孩子互动沟通,只有你爸天天不回家,从不过问你的生活,同学开心地和你说起昨天和爸爸聊了哪些话题,你想起自己一个月没见到爸爸,你什么感受?
不是孩子脆弱了,是社会进步了,大多数人的修养见识增长了,普遍家庭教育质量提高了。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正被无限放大。
晨晨离世前有一个小细节。
3月22日,晨晨说肚子不舒服,不想上学。
晨晨妈妈量了孩子体温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但孩子仍然坚持不想去上学。
于是,晨妈和晨爸在电话里商量后,决定遂了孩子的心意。
这是孩子在事发前唯一一次表达不愿意去学校的想法。
类似的情景,去年9月在海南一个高中生身上也发生过。
那时,男孩内心很不舒服。
他跟妈妈说他感到压力很大,身体不舒服,想请假回家。
母亲当时也同意了,但由于学校的请假规定要提供医生的电话,她一时没有找到,决定第二天直接带孩子去看医生。
可没想到,这一耽搁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第二天,母亲在电话那头听到孩子大声哭喊着:“我受不了了,我真的受不了了……”
一分钟后,在夜幕下,一个年轻的生命从高空坠落。
许多大人会认为孩子不愿意上课、身体不舒服,甚至受委屈了,都不是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情。
可对于孩子来说,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没有所谓的“小事”,每一件事都是“大事”。
江西那个跳楼轻生的11岁男孩,难道只是因为老师在课堂上说的那句“你脑子笨死了!你没有脸没有皮”吗?
不,是因为他感到在整个班级面前,失去了所有的尊严。
15岁的少年胡鑫宇选择在林中结束自己的生命,难道仅仅是因为一时的成绩下滑吗?
不是,是因为录音笔里的那句:“说实话没有理由,只是觉得没意义……”
他曾经依靠成绩得到的认可和赞许,不复存在了。
那一刻,一个少年失去了他的价值和存在感。
一位心理医生曾告诉我:“许多孩子在陷入绝境之前,早已在黑暗中孤军奋战了很久。”
没错,大人们往往会无意间忽略孩子们的小情绪、小脾气。
一旦悲剧发生,又在反问:现在的孩子生活无忧无虑,为何如此脆弱?
事实是,如果我们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内心,教育在一开始就失败了。
网络上有一篇极受欢迎的小诗,作者是一位只有8岁的小学生。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装得下高山/装得下大海/装得下蓝天/装得下整个世界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时遇到心事/就连两行泪也装不下……”
不是现在的孩子变脆弱了,是每个孩子都很脆弱。
养育一个孩子非常不容易,不求他能飞得多高,但至少希望他能健康幸福地度过一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点击下方的“留言”,分享在留言区吧!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