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金融赚钱-如果我们做实业赚不到钱,你们搞金融赚的什么钱?

关于资产泡沫的定义可能存在很多争议。但是,很多事情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并不需要复杂的理论。

现在实体经济不赚钱,但是理财信托等影子银行却一直赚钱。我的问题是:如果实业不赚钱,那么金融赚的什么钱?如果实业回报很低,那么金融的高回报哪来的?我的观点是,那些高回报来自于庞氏借贷人,是金融幻象。

一个村子不种地,整天聚在一起赌博,而且村长还不断的印筹码,让人们感觉到手上的筹码越来越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赌博。肯定有人从赌博中获得暴富,但也有人欠了一身赌债,根本无法还清,只能借新还旧,并支付高利息。借钱给这些欠债的赌徒的人,因为有村长的担保,明知道欠债的人最后肯定还不上,还是放心大胆的借,获得高回报。筹码越来越多,以筹码计的所有资产都越来越贵。那些聪明的人,想离开这个赌场,想把筹码换成钱,搬到其他便宜的村怡享天年,但村长就是不同意。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村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所以才会形成今天的局面。欠赌债还不上的人,有人愿意借钱给自己当然好,借新还旧,能拖一天是一天。反正最后还不上了,村长会印新的筹码,稀释村里每个人手里的钱收拾残局。组织借贷的人,收一个通道费用,不承担风险,何乐而不为呢。而且,由于所有的借贷都放在一个池子里,好坏抵消,前后叠加,只要池子不干涸,还有余额,就能把前面的付上,暂时也看不出问题。提供钱的村民,认为自己买的是村长担保的理财产品,高回报,无风险,多赚几个点是几个点。大家皆大欢喜,借贷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毫无风险。

美国的次贷危机其实也是类似的道理。次贷每个环节上的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无力买房的人因为大宽松,有人愿意贷款给自己买房而致富,当然愿意。放出贷款的人反正有资产证券化卖掉债权,只相当于一个通道,赚一个通道费用,不承担风险,何乐而不为。债务担保债券CDO等产品,把各种债权打包放入一个池子里,好坏混合,分级承担不同的损失,获得相应的回报。购买这些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人,认为池子分了级,风险分散,也放心购买,获得相对更高的回报。当所有的人都获利,所有的人都因为利益驱使参与其中时,资产泡沫自然加速成长。吹得越来越大的气球,即使没有针刺破,最终也会爆,因为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产品背后,都是一个个还不上债的买房者。

金融市场的过度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成为了空中楼阁,最终发展成一个巨大的赌场。这方面美国提供了前车之鉴。芒格对各种刺激之下美国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知道繁荣过后是萧条,而且萧条的伤害要大过之前繁荣带来的好处。

“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国家所进行的一些事情是极其严重,极其坏的…而且我看不到如何能阻止这一切。当这一个周期的证券赌博继续进行,下面的大崩溃将伤害我们,超过大繁荣对我们的帮助,就如同大萧条。”

是的,一个村子不种地,只靠赌博是不行的。但是,不到完全暴露的那一天,兴致勃勃的村民们还会在利益驱使下继续这个游戏。

尊重规律与常识

最近读到橡树资本的霍华德·马克斯最新的备忘录,感触很深。在这个全球央行大放水,金融工程,金融炼金术主导一切的时代,规律与常识似乎已经不复存在。央行似乎是天神,能让所有人富足,能让经济增长,能让所有的愿望得到实现。在这个背景下,规律与常识弥足珍贵,清醒的认识则更为难得。

经济学虽然并不能算得上一门真正的科学,因为很多经济学的理论根本无法证伪,但“经济规律”与常识确实真实的存在,值得尊重。

图片[1]-做什么金融赚钱-如果我们做实业赚不到钱,你们搞金融赚的什么钱?-优创圈

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就是,GDP = 劳动投入 x 生产率。在长期,央行的行为无法改变劳动投入和生产率这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劳动投入与人口等因素有关,央行可以印钱却无法印人。生产率与创新与资本投入等有关,印钱、负利率等虽然也是“创新”,但还是无法替代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创新努力,而印出来的钱,则并不是真实的资本,只不过是一种货币幻觉。央行的宽松,其实无非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改变了经济的分配。

在时间维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很多未来的经济活动拉到了今天,寅吃卯粮,透支未来,让未来的子孙后代承担后果,反正“我身之后,哪管洪水滔天”,没出生的人无法为自己发声,维护自己的权利。今天的政客,已经再也没有当初约翰·亚当斯那样的思考,思考自己的行为对子孙后代,数以百万计已经出生和尚未出生的人的潜在影响。很少有人像芒格那样清醒,知道过度的宽松带来的是一时的疯狂繁荣,而繁荣过后是萧条,而且萧条的伤害要大过之前繁荣带来的好处。芒格认为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最终会带来大萧条。而希特勒这样的人物的崛起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大萧条的悲惨摧毁了人们的道德感,让有野心的极端人物登场。因此,疯狂的繁荣有着极大的代价。而催生疯狂泡沫繁荣的美联储的领导人则由于愚蠢而犯下大错。最终金钱的繁荣很可能要用生命付出代价。

图片[2]-做什么金融赚钱-如果我们做实业赚不到钱,你们搞金融赚的什么钱?-优创圈

在空间维度,宽松的直接后果就是惩罚储蓄者,把财富从一般人手中向运用了超高杠杆,借了极多负债,拥有金融资产的人手中聚集,劫贫济富。美国百年来的贫富分化历史中,凡是央行极度宽松的时期,也总是贫富分化最严重的时期。而在这些时期之后,往往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在中国,过去这些年为什么富豪榜上很多都是地产商?央行的宽松所催生的房地产大趋势恐怕要超过地产富豪的天才加努力的作用。

央行不种地,不生产,不从事科研,央行所拥有的政策和印钞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分配经济活动,进行财富的转移,却并不能带来持久的经济增长。当央行带来的“繁荣”过去之后,杠杆崩塌,坏账暴露,央行则再次以超人的姿态出现,收割大多数人,为少数人的冒险买单,印钱填平坏账。

如何才能跳出这个悲惨的循环?也许只有尊重规律与常识。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4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