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走偏锋,出奇生财。除了物以稀为贵的原理之外,更重要的是行业的前景。
在你接触本案例之前,请允许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科普。
几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曾经发表了一篇题为《可食用昆虫:未来食物之选及其养殖安全》的报告,该报告的主题是“鼓励人们以虫子为食”。这份报告列举了超过1900种人类可食用的昆虫,包括我们常见的毛毛虫、蜜蜂、蚂蚁、蚱蜢、蟋蟀等。
报告说,可食用昆虫有很多优点,例如繁殖快,污染少,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高,关键是它们还可以极大帮助对抗全球仍然广泛存在的饥饿问题。
粮农组织负责人、该报告的作者之一穆勒解释还提出,未来人类将像养牲畜一样广泛养殖可食用昆虫,“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链”。他呼吁美食家、餐厅厨师共同推广“昆虫大餐”。
中国著名科普作家王冬介绍,昆虫蛋白质含量很高,是一般肉类、鱼类的两倍多。另外,昆虫的维生素、矿物质如锌、铁、钙等元素含量也丰富,远比一般肉类更有营养价值。此前有数据表明,每100克牛肉中铁含量为6毫克,而每100克蝗虫里的铁含量从8毫克到20毫克不等。
事实上,全球共有20亿人口吃昆虫,消费最多的是:甲虫(31%)、毛虫(18%)、蜜蜂、黄蜂和蚂蚁(14%)以及蚱蜢和蟋蟀(13%)等。全球主要有527种昆虫被人们当作美味佳肴摆上餐桌。就地区分布而言,包括非洲36个国家、亚洲29个国家(尤以泰国、柬埔寨、印度、老挝等国家最盛),以及美洲23个国家和地区都将昆虫作为辅助性食品。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商机。
哲学上有句话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任何事物的存在,一定是有着它独特的价值的,就看你能不能发现这些价值并变成个人的财富。
蚂蚱是农村随处可见的一种昆虫,更是大部分人想要除之而后快的一种害虫,但在河南宝丰县闹店镇司庄村,却有人专门开起了蚂蚱养殖场,每年养的蚂蚱除了能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还能制作出一道特别的美味。
养殖场的主人名叫曹灿超,初中毕业后外出务工了整整十年,为了照顾父母才选择回乡创业。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尝试后,才在朋友的介绍下学习了养蚂蚱的技术。从最开始只有两棚蚂蚱的养殖小户,经过四年的发展,如今曹灿超养殖的蚂蚱数量已经达到21棚,年收入20多万。
曹灿超的蚂蚱采用大棚养殖的技术,大棚里可调节的温度既能保证蚂蚱适宜的生长条件,也能加快蚂蚱收获的频率,原本一年一茬的蚂蚱通过大棚养殖,一年可以收获四茬,每茬的养殖周期约四五十天。
曹灿超每天的工作就是给21个大棚的蚂蚱提供现割的鲜草,每天要进行四五次的投喂。
为了保证蚂蚱的健康生长,曹灿超会对鲜草的质量严格把控,一天之内进行多次巡视,这也加重了他的工作量,因此除了曹灿超夫妇俩,他们还以每月两千的报酬,请了几个附近的村民帮忙分担繁重的工作任务。
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看了这些例子,我们有理由相信,真的有部分人能赚钱。不过,也能从中看到,他们之所以能赚钱,不光是因为行业好,还因为他们自己有脑子、有知识、能吃苦。
创业本身是件冒险事,有“10个创业9个亏”的说法,所以还是要告诉大家,别人的经历值得学习,但一定要考虑好自身条件,正所谓投资有风险,创业需谨慎。祝大家都能找到合适的项目,创业成功。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