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靠什么赚钱吗-不为赚钱!这次大胆金融实践,竟成为党的重要财源之一!

本文为金石开作品《无名英雄》第二季内容节选

他和主席名字只差一个字,但和他的历史功勋比起来,主席弟弟这层关系,只能算他履历上平淡的一笔……

他就是——

中国红军财神爷,白区“理财大师”,能把“冥币”变美钞的炼金术大神,从蒋介石眼皮底下洗钱的金融圣手,毛主席吃饭都得找他要钱的男人——毛泽民

▲毛泽民

1922年,爆发了举世瞩目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安源路矿是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和株萍铁路局的简称。安源煤矿属汉冶萍公司管辖,是二十年代中国最大的产业。

按说在当时中国,这么先进的产业,劳动生产率高,而且当时煤都是紧俏大宗商品,收入应该不错,为什么在最先进的产业,却爆发了大罢工呢?因为剥削!残酷的剥削!

那些疯狂剥削的不法商人拿煤矿当缅北,疯狂嘎工人的腰子;安源煤矿的日常生活用品价格比长沙等地贵了一倍甚至好几倍,比特币要是这么涨,都要被人骂操纵市场。当时在安源打工,妥妥的十八线收入,超一线消费。

这都是资本家垄断市场、联手涨价造成的,工人们总不能打个酱油去广州,买二两米粉去长沙吧!这哪是煤矿,简直就是肉鸡大本营、韭菜自留地!这么多年只能默默忍受矿区的高物价。

最过分的是,发的工资还不是钱!

资方用一种叫做“矿票”的代金券发工资,就好比现在你打工,老板发的不是人民币而是购物券月饼票游戏币。

每月资方给工人发薪的时候,号称一元矿票等于一个大洋,但兑钱的银铺和买东西商店都不承认,至少要打八折……这样资方用八折或者更低的折扣回收矿票,又能收割一遍工人的工资。

▲电影《萌芽》剧照

法国作家左拉,写过一篇小说叫《萌芽》。

故事发生在拿破仑三世时期的法国煤矿:老板投资煤矿,赚利润;总经理压榨矿工,挣高薪;工头折磨工人,有很多变态的乐趣;杂货店老板放贷给工人,挣昧心钱。

最后工人忍不了,掀桌子不干了!

工农不分家,当工人的家里,很多都是农民。比如主席的弟弟毛泽民,被派到安源工作,而他经常自称,我是个农民。

农民的日子更苦。他们买进货物要受商人的剥削,卖出农产要受商人的搜刮,钱米借贷要受重利盘剥者的剥削。

再加上连年军阀混战,长江打仗,商旅路断,湖南盐贵,买不起,卖不成,借钱借米借出断头贷,步步惊心,哪哪都是坑。

有的人生来就在罗马,有的人生来就是骡马。

在主席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曾点名批判“湖南右派领袖‘左社’头子”刘岳峙,他与湖南军政首领赵恒惕长期控制、把持衡山地区。农民生产生活如遇资金困难,就得借贷,但年利息都不会低于40%,是一种利滚利的极端盘剥方式。

天灾人祸,使挣扎在贫困边缘的农民愈加贫穷,无法生存。

工农的怒火,就在湖南与江西交界处的安源,酝酿成了红色运动的暴风眼。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描绘年轻时的主席去安源发展工人运动。该画印刷九亿次,是史上翻印次数最多的油画。

此次罢工是我党第一次独立组织的工人运动,煤矿和铁路的工人们联合起来,以罢工形式要求资方落实17项工人待遇。

这场硬仗也是我党群众运动的起家之战,在社会上打出了声量,工人中打出了希望。

全程未伤一人,就迫使资方答应了大部分条件——

如发清欠饷,以后不拖欠工资;给工人买养老、工伤等保险;剥夺工头鞭策工人的权力(不许鞭打工人);废除12小时工作制(996在100年前的那个年代也遭嫌弃)……

罢工斗争虽然胜利了,但毛书记发现,罢工只能让资方暂缓人身压迫,资本剥削却没减轻多少。

比如煤矿资方给工人供应的工作餐,肉蛋就别想了,甚至青菜豆腐也罕见,顿顿霉米饭盐水汤。

▲老电影《燎原》中煤矿工人吃的霉米饭,该影片几乎就是安源大罢工的影像史记

这种伙食吃一个月,最多值一块大洋,可资方却要扣工人每人每月两块半的伙食费。

看到之前消费、贩卖、借贷这三座压在工农头上的大山,尤其是矿票等各种层出不穷的金融盘剥手段,把工人农民都割成韭菜根了,毛书记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要帮工人把价格打下来!咱们办一个工人消费合作社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开业盛典

什么是消费合作社?

名义上是消费者合伙,大家凑钱办的商店。实际上这是我党创立的第一家经济实体。

有人问为啥不直接开间商店,搞什么合作社?

因为当时我党的经济状况就是刘备讨黄巾——只恨财力不足。

毛泽民是合作社的筹备元老之一,面对组织拨下来的500大洋启动资金,他谨慎提出自己的看法:

“就这么点本钱,想为工人提供平价的粮食、油盐、布匹……除非工人打酱油用眼药水瓶子装,买米用洋火(火柴)盒子来盛,不然哪有那么多货?”

合作社的第一任总经理是李立三(可见党对合作社的重视),他知道泽民同志的意思是本金太少,但当时钱不是问题,问题就是没钱!

空气凝固了半晌,毛泽民把桌子一拍,没钱咱们可以去弄呀!

李立三听闻此言,恐怕脑海中正在回放——斯大林同志为党筹措经费,去劫沙俄运钞车的英勇画面。

1907年6月26日,斯大林在梯弗利斯(今第比利斯)劫了沙俄的运钞车,所获20万卢布尽数上缴组织,未截留一毫。而同时,斯大林的妻子却因无钱医治死于伤寒——金石开注

李立三:泽民同志,你的本意是好的,但太野的路子咱不能来!流氓无产阶级要不得呀!

毛泽民:???啥流氓?我说的弄钱是发股票!

泽民同志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商业天赋,年幼时因为家里供不起两个学生在乡里读书,毛泽民选择辍学,主席才能继续攻读小学文凭。

没想到,后来毛家在泽民的经营下,不仅能同时供哥哥泽东和弟弟毛泽覃在长沙上学,还给家里置了田,翻修了新房。

最奇妙的是,泽民在家当农民时曾兼职券商,发行过一种叫做“毛义顺堂”的纸票。

纸票类似今天的股票,是一种用个人信用和祖坟担保的有价证券。纸票也可以私下买卖和分红,因为毛泽民为人守信又善于做买卖,所以他发行的这个“毛义顺堂”在韶山当地堪称蓝筹股,乡亲们踊跃投资。泽民也是靠这些资金经营稻谷期货交易,才能买田盖屋交学费,不然光一哥一弟每月在长沙的生活费,你锄头挥出火星子都赚不出来……

办消费合作社,就是与资本家进行经济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毛泽民对合作社的招股提议很快得到党组织通过,为此他还亲自起草了《合作社招股简章》。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旧址

股票面向入社的社员公开发行,每股大洋5 角。计划每年红利平均分成10份,4份拿来做分红,3份留存为合作社发展基金,2份上交给党组织(工人俱乐部),1份给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做酬劳。

如果单看收益率,合作社的股票似乎并不适合投资理财。

但之前我党在群众运动中已取得普遍信任,又成功领导了安源罢工(多年来安源数次自发罢工都失败了),从此工人认定,想翻身就得跟着党……就算合作社缺乏商业前景,盈利分红都是未知数,但煤矿和铁路的工人还是踊跃购买——

罢工的胜利使工人们认识到了俱乐部的威力,工友争先报名加入俱乐部。俱乐部成员由罢工前的1千多人,一跃猛增至1万余众,几乎大部分工人都加入了俱乐部。

穷哥们投钱不是为了炒股票,更像是“家人们”为自己的“理想国”投出宝贵一票。

▲安源路矿工人合作社发行的股票,票面价值五角

消费合作社第一期公开认购就卖出去1.56万股,筹集到7800块大洋,这下合作社就有本钱开展业务了。所以我党历史上第一家消费合作社,其实是股份制企业。

不久组织用红头文件的形式为消费合作社定下基准——

“合作社不为赚钱,而是为工人服务。”

合作社不为赚钱,这要在今天简直就是一个另类!

不但跟现在很多大声嚷嚷“赚钱才是上市公司的最大道德”截然相反,更跟那些“到了私企就忘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完全不同!

难道,一个党员自己开了公司、做了老板,就能忘记为人民服务么?

什么是为工人服务?这话翻译过来,就是现在直播间里常说的要把价格打下来啊!

家人们,终于帮你们把价格打下了!这种套路话术,现在直播间里都听出茧了。所谓把价格打下来,大多是厂家翻倍涨价后再象征性降点,主播含泪赚了一大票坑位费和佣金。

但在一百多年前的安源消费合作社,就是实打实的“把价格打下来”,为“家人们”谋福利。

为了让工人们买到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毛泽民利用铁路运输的便利条件,派人去长沙、汉口等地采购货物。

为减少运费,购回的货物一般由俱乐部所属的株萍铁路职工顺车捎回,这样一来,消费合作社售出的货物价格比当地市场至少便宜三分之一以上。既减少了运输成本,增加了收入,群众又得到了实惠,还给党提供了活动经费。

有时候,毛泽民这个总经理还亲自挑着货,给那些偏远山区的工人送货。

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免除中间流通和运输的费用,以及储存的费用,商品很便宜,供不应求,资本家、工头开的店都没生意了。

这不是断人财路吗?有多少人靠着割工人的韭菜发财啊?于是奸商们散布谣言,各种捣乱,结果没用。因为工人们相信合作社。

于是,资本家们联合起来对付合作社,他们派人来抢购商品,把低价商品抢购一空,再转手加价售卖。毛泽民发现后,马上推出了凭证购物。

制作了一万多个木牌给俱乐部的工人,有编号有名字,换钱、购物凭这个牌子,让奸商无缝可钻。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购物证

每人每天只能换一次,每月最多十次,每次最多一元。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工人利益。

合作社慢慢的有钱了,于是开了分社,买了缝纫机,开缝纫工厂和服装店,可以订做服装。

这天清晨,老街横十字街口的工人消费合作社热闹得就像个集市。

袁品高,这位朴实的工人,踏着清晨的泥泞,一步步走向那熟悉的合作社。只见社里人头攒动,有的工人还领着老婆孩子,正在挑选心仪的花布和日用品。

“老袁,你今天想买点啥?”老李看着袁品高站在货架前,双眼在五彩斑斓的商品中徘徊,忍不住打趣道。

袁品高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想,我想买双洋袜子试试。”他望了望自己那双沾满泥浆的脚丫,脸上露出了一丝羞涩。

老李一听,哈哈大笑道:“买就对了!咱们这辈子也得尝尝‘洋荤’的滋味嘛!”

这话一出口,连合作社的总经理毛泽民都听到了。他忙从柜台后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双深黄色的袜子,递给了袁品高。看到袁品高那满脚的泥浆,毛泽民又转身进了里屋,端出一盆热水来:“老袁,来来来,先洗洗脚,再试试这袜子。”

袁品高听话地洗了脚,正准备试穿袜子,毛泽民却走了过来,笑着说:“我帮你穿吧!”袜子一穿上,嘿,直接拉到膝盖,袜底那层绒又软又暖和。

老李在旁边打趣道:“哈哈,这下暖和了吧?我看你这裤子都可以省了!”这话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合作社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袁品高舍不得立马穿上,脱下袜子,宝贝似地揣进了怀里。

毛泽民见状说:“老袁,要不你再买双跑鞋?这鞋可是老牌子,天晴落雨都能穿。”

旁边的人也纷纷附和:“对,穿洋袜就得配跑鞋!”袁品高摸了摸口袋,里面还有两块多,一咬牙,真的买了双跑鞋。老李催促他穿上袜子,毛泽民还帮他系好了鞋带。

在合作社的这片热土上,象上面这样欢乐的场景几乎天天上演。

在合作社,商品的价格比私人商店要亲民得多,几乎是半价甚至更多。工人们手持零钱,或是带着自家种的土特产,就能轻松换取到满意的货物。每当这时,合作社里总是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随着生意的红红火火,工人们也越发信赖这个大家庭,纷纷入股加入。这不只是简单的投资,更是对合作社的坚定支持和信任。

1923的7月底,合作社进行了营业结算。

短短半年时间,销售额就高达76980余元,纯利润也有385元。但你知道吗?在扣除所有开支后,实际盈利仅有23元。这数字虽小,却凝聚了合作社的初心和使命——“合作社不为赚钱,而是为工人服务”,真正做到了“让利于民”。

那时候,矿工们领到的工资可不是白花花的银元,而是我们前文说过,叫“矿票”的东西。这矿票得拿到银铺去换钱,可你猜怎么着?一元矿票换到手的钱,最少得少两成!

但咱们的工人消费合作社可是个贴心的存在,他们设立了兑换股,专门帮工人们兑换矿票和银元。这兑换啊,可都是按照1:1的比价来的,工人们再也不用受矿局和银铺子(那些资本家或包工头开的)的剥削了。

你想想看,其他商铺都是打八折兑换,可合作社却是1比1,这能不吸引人吗?所以啊,工人们纷纷跑到合作社去兑换。说起这第一任兑换股经理,那可是咱们的大英雄毛泽民啊!

自从合作社开办了兑换部以后,你猜怎么着?

杀疯啦!

短短半个月时间,安源街上那些资本家和包工头开的银铺子,就全都关门大吉了。真是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啊!

对此,李立三同志曾回忆说:

“消费合作社是罢工胜利后,俱乐部主办的群众性的组织。组织合作社的目的,是使工人不受商人的剥削,经营的项目是:1.卖油、盐、酱……和粮食。2.银元换铜元。当时工人受商人的剥削最重的是银元换铜元,一块银元应当换二百八十枚铜元,但在每次发工资时,一块银元只能换到二百六十枚铜元,除此,商人们还想了很多剥削办法,如工人发工资时银元跌价,物价暴涨,工人工资快用完时银元又涨价,工人群众吃亏很大。所以,消费合作社成立后很受工人拥护,也使一些商店倒闭了。”

毛泽民不仅筹建了合作社的兑换股,还在夜晚兼任工人补习学校的教员。出身农民的他,生性豪爽、性格活跃,完全没有架子,与工人群众相处得如同家人一般。每当他站在讲台上,工人们都聚精会神地聆听,因为毛老师的讲课风格平易近人,总能用工人们易于理解的通俗语言,将深奥的革命道理讲得明白透彻。

他不仅关心工人的物质生活,为合作社销售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更关注工人们的精神需求。他让合作社代售《向导》、《新青年》、《先锋》、《工人周刊》和《京汉工人流血记》等革命书刊,为工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在《向导》周刊的销售广告上,他写道:“处在军阀和外力压迫下的中国人民,谁能引导他们向解放的路上走呢?只有马克思派陈独秀们所办的向导周报。”这简短的文字,却蕴含着对工人们的深切关怀和期望,号召他们踊跃购买,共同追求自由与解放。

由于得到了广大工人的支持,消费合作社办得很有声色,营业量相当可观。

据安源纪念馆史料记载,每月营业状况大致为:销售米500石,盐1万斤,菜油4000斤,煤油2000多斤,布匹约价值3000元,器用商品约价值1000元,兑换银元约2万元。尤其消费合作社的兑换业务深得工人拥戴,银钱兑换股被亲切地称为“工人的银行”。

后来俱乐部还设立储蓄部,鼓励工人们存款,发行合作社自己的货币,这就是银行了。

在这里,毛泽民展现了卓越的理财能力和经济管理能力。经手的钱这么多,但是毛泽民并不会花公家一分钱,利润都是上交给党,作为党的经费。

罗章龙曾回忆说:1923年党的三大以后,我担任中央局秘书兼会计,经管全党活动经费。当时,除共产国际定期拨给一部分经费外,党的活动经费的主要储备点,在北方是全国铁总,在南方是安源。安源在取得罢工胜利后,积累了比较雄厚的工会基金,除自己举办了颇具规模的工人消费合作社和工人教育事业外,常给各地提供经费援助。(罗章龙:《关于安源工人运动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片断史实》)

正当合作社经营蒸蒸日上之际,1925年9月21日,突如其来的风暴打破了这份宁静。

汉冶萍公司与军阀武装勾结,包围了工人俱乐部,使得合作社不得不暂时“关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仿佛给炽热的革命火焰浇了一盆冷水。

诞生于安源的工人消费合作社成立并非偶然,这是共产党第一次领导金融事业。

那一张张由合作社发行的铜元票和纸币,虽然只在安源的数万工人和家属间流通,但它们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上最早的货币。

合作社的兑换银钱业务和工人储蓄的创办,以及货币的发行,这些看似微小的金融活动,实则意义重大。它们不仅是党领导的金融事业的最初尝试,更是工人们为了自身权益和幸福生活而进行的伟大斗争的一部分。

这些历史的瞬间,都将在时间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参考资料:

1)《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九卷·毛泽民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

2)《怀旧集》 郑超麟著(中国托派代表人物) 东方出版社

3)《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料·李立三同志谈安源工运》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4)《寻踪毛泽民》 曹宏、周燕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5)《从岳麓山下到西北边陲──忆毛泽民同志》 钱希钧著

6)《革命理财家毛泽民》 龚金牛等主编 新疆人民出版社

7)《毛泽民》 舒龙主编 军事科学出版社

8)《上海书店回忆录》 徐白民著 《出版史料》1991年第4期

9)《毛泽民轶事》 龙焕奇编著 华龄出版社

10)《党在早期建立的出版发行机构》 曹子庭著 《出版史料》第一辑

11)《上海书店回忆录》 《出版史料》1991年第4期

12)《革命与爱毛泽东毛泽民兄弟关系》 耘山,周燕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3)《你知道中国最早的红色股票在哪里诞生的吗?》 中国方正出版社

14)《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毛泽民:从韶山冲走出来的“红色大管家”》新华网,

15)《毛泽民:中国红色金融的奠基人》红色文化网

16)《绝密使命!这条鲜为人知的“红色交通线”为何被称作“苏维埃的血脉”?》 川陕根据地历史研究会

17)央视纪录片:《毛泽民》 曹海滨导演

现在开放《无名英雄》第二季预订!

第二季预订同样采取买茶包送书的模式。

纸质版红色谍战故事《无名英雄》第二季,20万多字,16开,特别大字版,70克纯质纸,入手沉实,封面用250克铜版纸,彩色亮膜,胶装成册。

想要《无名英雄》第一季、第二季纸质版的,可以直接加我。

加我注明:纸质版。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3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