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销售
产品
客户
合伙人
分享
流量
案例
渠道
订单
财务自由
重复消费
经营项目
运营成本
开发产品
抖音直播
创业项目
创业公司
咨询公司
前言
原文很长,有22w字。是在 2010 年发布在天涯论坛上的。 天涯关了后我发现不管在抖音还是小红书,有很多人直接把这篇帖子的文字粘贴上去,或者文字转语音, 出了很多几千点赞的爆款。
从一无所有到财务自由,说白了就是分三步走。
第一个是寻找项目。
第二个是经营项目,积累财富。
第三个是让财富增值。
听起来很简单,道理都懂,其实也很难。为什么简单?其实说明白点就很简单,谁都能理解。问题是这世界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去想,或者是想不明白。很多人就像一个 36 位数的组合密码,知道密码的人一分钟就解开了,但是如果不知道的人一辈子他都解不开。 你的创业动机是什么? 任何创业动机都对,创业的目的其实直白一点讲就是搞钱,而且我们希望的是搞大钱。
这篇就是针对一无所有的没有父母托举的东亚男孩女孩食用。
什么叫做一无所有,就是要资金没有资金,要资源没有资源。
可以照着抄的路径,非常适合收入不稳定,对未来有一定担忧或者是收入持续性很低的稳定,想要进行一些突破的人
一,寻找项目
1️⃣挑项目的三个标准
2️⃣你什么时候选择出来创业的时机和选择
3️⃣案例和提问,比如说写真馆到底能不能做?做证券经理人或者是保险的怎么做?我们看到生财上很多好项目和产品要怎么去挑选?
创业要像鳄鱼捕食一样。
什么叫做鳄鱼捕食?就是你在真正选项目的时候,不等到机会,你需要一直潜伏,等到机会就速下狠手。
就很多人要去做一个东西,什么调查都没有,他就直接投钱去干了,这个就非常不鼓励的。我们是需要宁愿在寻找选择中等待,也不能够去屈就,因为你屈就你选了一个不好的项目,你其实会在错误的路程当中越走越远。
那什么样的项目才适合一无所有的人呢?你要记得一无所有的人可是要资金,没资源,如果没资金的话,投入稍微多一点钱的项目你就需要 pass 掉了。
比如说你搞实体店这种肯定是不太好搞的,没资源的话你就不能靠这个关系,靠那个人脉了。
那只能靠什么?
对,靠你的勤劳和你的头脑。
做点小买卖。
你不要一开始就想搞一个很大的项目,最开始就是接地气的搞一点小项目,做点小生意,做点小买卖,专业一点其实就是两个字, 销售。
卖什么?
可以卖产品,把拼多多上面的东西拿到小红书上面去开个小商店去转卖。
也可以从 1688 上面进的进点货,然后到学校或者是医院的门口去摆个地摊。
也可以是卖概念。就是知识付费,也可以是服务,比如说做运营操盘手等等。
卖就是销售东西。
这个东西是什么?这个东西可以是你自己,比如说你去打工、做副业这种也算是销售。
总而言之就是要用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别人的现金,因为你要赚钱,别人不可能平白无故地把钱给你,你要给别人一些别人恰好可能会需要的东西。
有可能你现在没有(毕竟设定开局就是一无所有),没有这些知识了,又没有这些产品,怎么样去用这个东西换到钱?
怎么样去拥有这些东西就称之为选项目。
怎么去选项目呢?
这里给到大家三个标准,这个是整篇重点,叫做三个甜甜圈。 我自己对这三点也会有非常多的启发,因为我也有一些失败的创业经历,你就会发现脱离了这三个,如果没有满足这三个标准里面的任何一个,你就是很容易开局就挂掉。
三个甜甜圈🍩
Sweet zone for making money
🍩 1 量大且重复
好处:
有复购的话,你后面的运营成本和广告费用就会变低,你的利润就会变高 后期因为有复购,你就可以用忽略不计的成本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 你大量的精力可以得到解放,可以轻轻松松地赚钱或再去弄个项目做
反面案例:
如果你的量很少,又没有复购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
我们举个例子,刚开始做生意入局一无所有的你是会去卖卫生纸🧻还是会去买飞机✈️?
最早的时候薇娅卖过飞机还是那个罗永浩卖过导弹我记不太清楚了。
这个叫高手折柳都可以当做剑。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小屁孩,你武功很低,你学人家高手折柳的话,你就只有死路一条
武功低的人一定要找到一件厉害的兵器。
你们看直播间里面很容易起号的。大家都在卖什么?
卖卫生纸,有一个算一个,卫生纸的销量非常高,我认识有很多供应商的朋友,他们就是靠卖卫生纸来拉直播间的一个流量作为引流品的。
卫生纸你会有非常多的客户群,他会一点开花, 4 点结果。就好像你的朋友圈里面就是一个池塘,因为如果你没有从公域引流进来的话,你的朋友圈里面的人数是固定的话,如果没有复购,就卖完一波没有了,你就会更辛苦地去研发新的产品,会越来越辛苦。
尽管你很差,谈 10 个人别人都不买。没关系,你坚持下去总会有人买的,人人都有不向你买的理由,人人也都有向你买的理由。
比如说看你太敬业了,被你感动了,随便丢两个硬币给你,全当看你可怜,你看现在你就有收入了,你有了收入至少不死,从无所有到财务自由的第一步有收入,接着第二步你就可以收入渐增,第三步,盈亏平衡,第四步,组团忽悠,第五步你就财务自由。
怎么样去选择不同的渠道?
很多人会问现在平台那么多,我选小红书还是抖音还是视频号还是朋友圈还是?
其实很简单,你可以刚开始全都测一遍,先做 AB test,就四个组都是去做。
做了之后哪一个销售最好把其他三个组开掉,就留下这一个组,
其他三个组都像这一个组一样的去攻这个渠道,去卖这个产品。
有的人看到这些方式,会觉得这个方法很落后,不正统、不规范,小农思想甚至庸俗幼稚,但是我只能告诉你,非常有效,有很多人会陷入到创业的很多范式。
什么叫范式?一来就要把公司的规章制度设定非常标准。
我身边很多朋友很认同像一些 MBA 的那种创业的流程这样走,要很前卫、很高雅,要优雅地赚钱,办公室要装修得很漂亮。
其实你要规范干嘛?你只要赚得到钱,你要正统干嘛?你只要赚到了钱,你要钱位干嘛?你只要赚到钱,你要高雅嘛?你只要赚到了钱,因为你赚钱才是硬道,你什么都可以不要,就是不能不赚钱。
现在很多教创业的都是大企业,你看到的像网上很多定位分析、广告投放、营销策略都是给大企业做的,大企业是可以干嘛的?他们叫战略性亏损。
而你亏不起,所以你所有的注意力都要为现在赚钱,现在赚到钱而服务。
所以生财这个平台就挺好的,所有的帖子项目都很接地气,先从术开始,不要一上来就讲很多大道理,先干起来再说。
哪条路有效,就是坚定不移地走哪条路,复制哪条路,名门正派有名门正派的思路,有无名小辈的玩法。
像我们的播客也是,其实我知道有很多播客都是找的有很多知名的企业家、投资人,而我们播客采访的是什么呢?更多的是小商小贩怎么搞钱搞流量的,我们录播客的定位就是接地气。
有很多人他会觉得说我和访谈的嘉宾讲的很多的内容都太接地气了,因为我有一些很高大上的朋友们,他们每次见面都会问我,当小时,你为什么不去搞点大钱呢?为什么要专注在这些蝇头小项目上面呢?
最初起步的时候,你没有父母托举的东亚男女孩的必经之路就是你说我鼠目冲光也好,你骂我唯利是图也好,我们反正永远都要做着目前最有生产力(搞钱)的事情。 时刻记住你的目标不要弄偏了,很多人做着做着赚了一点钱就慢慢和初衷背道而驰的。初心变了,最初你创业你只想赚钱,你后面你赚到了一点点钱,你就想要做有派头的大老板,哈哈哈,你最初只想赚钱,后来你就贪恋规模和形象,派头大于赚钱,面子大于赚钱,规模大于赚钱,形象大于赚钱,这些其实都是非常不健康的搞法,迟早是要破产的。
🍩 2 批发为王
什么叫批发为王?就是找下家,我当然知道现在你只能搞零售,而且只能小打小闹的找下家做批发,但是不是说让你最开始就借钱去进很多货,去搞批发起步,我要说的是从生意开始之前,你要具备这样的思维,要有这样的认知和发展思路。
如果不符合这一条发展的思路,宁可不去做,也不要选择其他的项目将就,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然你的项目很可能会被你做成鸡肋。
久而久之,你连放弃的勇气就会失去,就有一些反面案例,我举个例子,有很多女生一想着说去线下开店就能,我要做一个服装店喽?男生的话就是去开一家炒菜馆,炒菜很好吃,你做着做着不上不下的,你做到后面你的发展前景你就会觉得其实只比你的工资高一点点,你是根本搞不了大钱的。
那这里对成功的定义是实现财务自由,那现实中很多的生意是不符合第二个圈圈的,就是批发为王。能不能搞到大钱从你下决心开始的那一刻就决定了。
其实我之前是从来没有考虑这个点的。我最早开始做摄影,虽然赚的钱很高刚毕业没多久就月入十万了、但时间就根本就没有批发的地方。
往好一点方面说,如果你的产品经销商能够重复消费,消费者也能够重复消费的话,你就不得了,就相当于你的下家和下家的下架都会不停地消费,这就变成什么大家都很知道的微商招代理很赚钱,线下招商加盟很赚钱,因为你的成长速度就是爆炸式的,你的财富增长也是爆炸式的,你的快感也是爆炸式的。
后面我们会讲到一些案例,不是说你不做批发,你就不能考虑做批发为王这个思路了,这个你其实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方式去改变你的属性的,比如说我最近访谈的嘉宾、 副业做命理咨询师,怎么样让他重复消费呢?把一次的咨询变成了年度的咨询,客户在这一年内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问而不是一次算命就结束了。
做操盘手陪跑,也是没有办法批发重复的,那么我怎么办呢?去专门给一些做招商加盟的项目做陪跑,那么相当于我的下家就是他们是可以批发为王的,所以我也能够间接享受到这样子的红利,这个只是给大家一个思路,不是说真的让大家去做批发商。
🍩 3 容易复制
你的业务结构要尽可能的简单、容易、快速、低成本能够复制。
我在不同的时间段都听到了无数次。在去年我们接了一个青城山的民宿项目,因为上山的时候不想自己开车,就打了个顺风车,我们在那个顺风车上面就一直在聊我们最近接的业务,我们后面要做的业务,我们这次上去要怎么去做这个民宿的项目(先开个坑后面再填)。
那个司机就一直默默地从后视镜里面看我们,哈哈哈,他过了一会儿要到终点的时候,他就跟我们搭讪,他问我们是不是自己在创业,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说那我送你几句话,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化的事情系统化,再加上监督考核。
后面他说的那句话更有哲理、更深刻,那句话叫做骨肉血魂气魄战甲。拆开来叫做骨肉、血魂、气魄、战甲、战靴,
企业的人才搭建体系-骨,企业的实体发展体系-肉,企业的利润分配体系-血,企业的文化建设体系-魂,企业的团队文化体系-气,企业的愿景目标体系-魄,企业的安全稳定体系-战甲,企业的运行建设体系-战靴。
这个大哥一开口我们就觉得不一样,真的不一样,高手在民间。
我就问大哥之前是从事啥的?他说之前是收购矿山的,一个项目十几亿。我后面又加了这个大哥的微信,看到他朋友圈里面全是在哪里打高尔夫,在哪里的海岛游,看得出来还是有点家底🤣也不好问是发生了什么来开顺风车。
霸王茶姬和无人自习室谁更容易复制?
看真有没有真正掌握项目易复制这个理念。
你觉得霸王茶姬好像有很多家店应该很成熟,从数量上来讲是不是感觉好像更容易复制?
刚好 两者都做过调研,一直很好奇现在奶茶店的加盟真的赚钱么,跟一个加盟了半年霸王茶姬的朋友聊天,
她说是很不错,不用太动脑子,总部会把很多营销和培训都标准化,她只要每天开店就行了。听起来是还挺好的是不是。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霸王茶姬的店长需要是什么样的人?
她的反馈也是,店长很不好招,招了半天没有找到,所以她还是需要自己顶上店长这个位置,我这个朋友的父母是有十几家连锁鞋店的老板,她之前自己也开过服装店。 然后开店的成本用了150w,像她这样优秀的人表现出来的形式是还挺容易的准备,还在筹备开二店,但你想想其他人, 你能拿得出这样的资金和有这样的能力?
不说店长不好招聘了,就连她也跟我抱怨现在00后摇奶茶的员工非常难管,
操作不好被总部罚款也不认损失只有她来承担😂
人才才是最不好复制的。
但是无人自习室的店长不存在。
我前几天采访了有几百家无人自习室的老板,她之前做活动策划的,重人工,实在不想管人了转行做了自习室。
她的很多店长都是当副业来做的,人在上海深圳广州店开在三线小城市 白天还要上班 ,居然一个人也能远程管五六家店。
没有任何知识、没有文化,就算没有时间都可以做。
所以结论来了,霸王茶姬要开好一家店。要管理员工,要熟悉sop执行流程,还要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去付加盟费。
无人自习室逻辑比霸王茶姬的要简单,所以他的项目对普通人来说更容易复制。
你的生意能否复制,能以什么样的速度复制,取决于一个条件,你培养出了多少人才,或者是更细致一点,你捆绑住了多少人才。
当然人才的概念是相对的,你的生意体系越复杂,你需要匹配的配套能力就越高,那么这个人才需要的段位也越高,你的生意的复杂难度也越大,你的生意体积越简单,你需要具备的配套能力就越低,那么这个人才所需要的段位也相对越低,生意复制的难度也就越小。
我们的目标是要轻松愉快地赚钱。
我们不是要被生意或者项目囚禁,如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通过找下家把不能重复消费的东西盘活,那比如说其实直播带货,他可能虽然说看起来现在好像挺赚钱,但真的很多小本生意的人,没有背后的供应链体系所支撑,其实就是在用自己的时间和体力去赚钱,不能够重复消费,因为很多直播间的流量他不是靠你主播的个人魅力,没你没有 IP 属性,你只是靠这个价格低。
当时我们做抖音直播其实起盘挺快的。 就是用低价的库存的产品去起货,就好像现在有很多直播间里面靠卖卫生纸,但是你 a 卖卫生纸和 b 卖卫生纸,消费者只是去比价,他不会留存在你这里,他就没有办法可复制。
3 个甜甜圈量大且重复批发为王和项目易复制。三个圈里面的,也不是说你一定要三个圈都符合,因为三个圈都符合也轮不到你刚开始一个小屁孩就找到了这么好的机会,有两个能够符合就已经算是还不错的生意了,如果你能够想办法创造一些条件,或者改变一些模式,把你现有的生意想办法往三个甜甜圈当中的某一些去优化,那么能够取得成功的概率也更大。
什么时候行动呢?
两种情况
1️⃣在你的思维认知范围内,对一个项目的考虑判断无法再提高的情况下,那你就尽快去尝试。
你如果你想一年都没有想清楚,那你不如就一开始想不明白就开始干,因为你干的过程当中你会有新的感悟。
2️⃣如果你刚开始你是对一个项目的判断和考虑是可以提高的,比如说你可以再去问一下这个行业的人,你多方向去对比一下,那么这个时候你就不要上来就做,你就还是先想。
所以答案不是非黑即白的,那么假如说你对项目的考虑和判断无法提高,你自己去做的话,你付出了努力,哪怕你当下没有想明白,没有收到任何的成果,但终究会以非物质的形式给你带来未来的价值提高。
什么叫做非物质形式?就是你累积的经验,你有了充足的准备和做事的能力,再加上下一次机会来临或者是势能来临的时候,那么你成功的概率就会更大。
比如说现在你考虑要不要做小红书?是想清楚了再做或者感觉小红书现在是不是很卷了?
其实这个时候你是想不明白这个问题的,因为下一个小红书什么时候出现?你是看判断不清楚的,这个时候你就是去做,就算在小红书上面没有取得成果,但是下一个,比如说小宇宙开始爆发的时候,有在小红书上面积累的一些经验,是不是就比纯小白更容易取得成功。
鱼or渔哪个更重要?
没有经过修炼的人就保持着人类最初的天性,会表现出短视的一面,特别是小屁孩,这是令人遗憾的。为什么就像咨询项目具体操作的人很多,听讲大道理的人很少?
因为做了这个播客《搞钱搞流量》有些加我微信的听友,招呼都不打直接上来的第一句话给我发消息
我想赚钱,带我赚钱,给我介绍几个搞钱的项目。
我都怀疑它听没有听过,因为我反复强调虽然我们叫搞钱搞流量,但重点在两个“搞”,钱和流量只是搞得结果。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韭菜?忍住不割你真的很需要毅力。
韭菜们反省一下你们自己是不是因为太想要被骗,就你的诉求,只有骗子能满足。
说回来你到底是选鱼还是选渔?
如果你现在吃不到鱼,你就会饿死。毫无疑问,你选择打鱼的技术就是愚蠢的。
如果你现在还不至于为生存而担忧,不至于面临饿死的危险,那你还是去选择吃几条鱼的话,那也是愚蠢的。
那现在这个物质这么丰富的世界上,多少人的死亡是因为没有饭吃饿死的?
no,但是讽刺的是,就现在这个社会太让人浮躁了,大家刷生财都是看到人家 00 后月入百万的, 总是希望天上能够掉鱼下来,希望突然遇到救世主(知识付费的老师们),拯救自己与水深火热中,而自己可以什么都不做,这就是很多霸道总裁爱上我灰姑娘所幻想的。
很多人为什么会被割韭菜?也都是这个原因,佛只渡有缘人,只渡有慧根的人,佛只渡你自身可以修行的人,而机会只会光顾有准备的、头脑有沉淀的人,能自我救赎。
有了基础,练就了内功,你差的就只是一阵东风而已。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天到晚都盼东风,盼着一夜暴富找东风,有没有问过自己,哪天东风来了?那是你的东风吗?你能接住这股东风吗?
很多人开始选择创业的话,特别是现在很多小朋友,他就会说,我有什么?我想要做什么?我想要做一个知识付费的老师,我想要靠知识付费赚钱,我想要做一个小红书,我想要开个抖音,或者说是我能剪视频,我能写字,我是不是就开去开个公众号。
其实一味地问自己能做什么?这个叫做固步自封。一味地问自己想做什么,这个叫做好高骛远。那正确流程是什么?
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你一般先问自己想要做什么。
第二个步骤,看看自己能做什么。
第三个步骤,最快开始赚第一块钱。 举个例子,我们拆一下如何定目标,这个叫终局思维。
大家定目标也可以去听一下我们在 68 期的记事本圆梦讲人生规划,
就是从终局思维去参考,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你的墓志铭是什么,然后再倒推回来,你的十五年规划是什么?你的五年规划是什么?你明年的一年规划是什么?你再拆解到月目标日目标行动 TODO list。比如说你想要一年赚 100 万,就和你想一口气爬 100 层楼一样,你先试一下自己的体力,入你一口气只能跑上 10 楼(目前一年能赚10万)。那么你就要这么去拆,你要一口气能上 100 层,是不是你得先具备一口气上 99 层的体力?要上一口气上 99 层,你是不是得先具备一口气上 98 层的体力?要上一口气上 98 层,你是不是得先具备一口气上 97 层的体力?。。。。。你要想一口气能上 11 层了,你得先具备一口气上 10 楼的能力,而这个我好像正好具备,所以我下个目标就是要找一个 11 层楼拼命往上冲,直到体力锻炼到可以一口气冲上 11 层楼,这样一步一步,总有一天你就能够达到你想要的,这个就是站在未来看现在,你能够更清楚地知道你现在做什么,怎么做。
高薪的我要何去何从?
那万一我其实是已经不是小屁孩了,我的工作拿到的薪资还挺高的是不是已经不是一无所有了,比如说已经月薪5万+了(其实已经比很多小老板的利润高很多了)那么这个时候我要何去何从?我要怎么选?
借这个机会的话,我们来聊一下,高新其实不属于一无所有的概念了,但高薪不等于富有,你要财务自由,只有改变你的思维认知,因为你最大的资产就是你的头脑,当然你的头脑也可能是你最大的负债。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思维模式上面的差距,是你脖子以上的差距。所以大家多看下生财的帖子,反复听一下认知提升的播客比如说我做的《搞钱搞流量》和@陈雪她们的《搞钱女孩》。
完全从高薪和低薪其实是没有太大的关系的,而是要看我们的思维在哪个级别。
跟你的学历也是一个道理,有的人的路他是越走越窄的。
如果你没有上过大学,你是一个中学毕业,甚至你小学毕业,那么你啥都可以干,做啥都行。
但是你如果你是本科毕业,那么你的选择面就窄了一点点,但问题还不是很大。
假如说你是研究生博士毕业,还海外留学,你见过几个人出来后会去摆地摊的呢?
你见过几个读到博士了还去选择跟自己专业不相关的职业,是不是要下很大的决心?
要去的地方就屈指可数了,学历越高,对赚钱的要求跟选择范围就越低,所以我们要探讨的话题的相似点在于,拿到高薪的人对于念书来说就是已经到了博士的阶段了,这些我们不去管他,我们要研究的是为什么有的博士他在工作中脱颖而出,成就了另外一番事业,而有的博士一直被公司套牢,当着金丝雀。
我去年在北京参加群响的线下大课,中途接了一个电话,十几年没有联系的初中同学,问我最近怎么样?
当时就想说是要干嘛呢?传销还是借钱(狭隘了)
因为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先叙叙旧,她说一直忙着生孩子,已经生了三个小孩了。
我说这么幸福啊?那你老公是干嘛的?
她说是一个博士,研发了一些专利,然后自己出来搞公司马上已经要快上市了,政府也批了几十亩的地给他。
我打开天眼查一艘还真是。。。融了几轮了还是瞪羚企业。。。
后面我又去了她家的别墅,又带了正在合作的投资人去见她,才知道那个时候她给我打电话是在领导力的课,要完成作业联系童年阴影相关人(当时我俩一起被班上的同学霸凌😓)
说远了,举这个例子我想说的,其实是当时她老公要出来创业的时候,家里人是很反对的,因为在很多年前,她老公在中科院搞科研每个月到手工资就6万了,其实很多高学历高薪的人出来搞钱是可以收获更大的。
高端的人如果整合了高端的资源,往往会更有杀伤力。火药整合得好,可以变成子弹射杀百米之外的人。
像我初中同学的老公,对吧?同样的技术实力,他整合到的资源就会发现自己的技术不仅仅停留在科研价值,还可以创造生产力,产生财富,融资上市。
所以问题是这些高薪的人,他到底有没有往搞钱的这上面去想?
就是我的理解,打工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成功的条件之一是你的见解能力和你的角度。
但凡是打工就比较成功的人,他的视野其实是会更高一些的,是可以站在老板的角度来看待很多问题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角度,才能够发现打工当中的一些不合理,能有积极思考,得出建设性的建议,所以才会得到老板的认同。你在打工过程当中取得的视野,就有利于你在创业中对大局的把握。
但是当然不绝对,创业成功的人打工应该也很成功,因为他的角度是站在老板的高度,不会说我没有这个,所以我做不成那个,而是会自己去想办法,去创造成功的一个条件。
在工作中在自己身边发生的机会更容易成功。
这个生意其实就是上游下游的关系,就像包工头一样,你是先想办法中标,想办法承包一个项目,你再去分包出去找下家。
搞钱要趁早,成功要趁早,因为越往后你的选择就会越来越少,负担会越来越大,阻力也会越来越大,到最后连放手一搏的勇气就没有了。
人到中年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很多人是不敢辞职的,因为辞职就意味着没有现金流就会恐慌,像我有个朋友月薪3万还能辞职出来坚持半年才拿到 3, 000 块钱,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勇气去接受这个事实的,但这个就是成功必经之路,就是你在黎明前要走的漫长的无人问津的这一段。
所以创业是一种思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里有个判断标准,如果你计划 5 年后创业,因为有很多在上班的人说我先积累些经验, 5 年之后我再想办法创业。我敢打赌,五年之后你依然不具备创业的条件。那条件是什么?条件就是你的资源和思维啊。所以如果你的计划 5 年后创业,那你建议你现在就要开始用创业的思维来做人,做事,做副业积累资源。
是打工一段时间之后创业好还是直接创业好?
如果你像创业一样去打工,那两者之间可以通过创业先积累资本,如果而且你没资本的话,那如果说你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创业去的,又有资本之类的,你不缺什么你就可以直接干。
其实我是这么认为的,创业就像是在大街上开车,而在打工的话,就像你在驾校的开车。
你开始就车技高超,或者说是你是一个富二代,那你就直接上街撞了也有人帮你搞定。
但是如果你不会开车,你爹又没有资源,那么还是先去驾校训练。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创业呢?你什么时候学会开车了,你就什么时候开始。
所以后面又有人问啊?有很多人会说,诶?我发现了一个好项目,我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创业机会。又是一个小屁孩在问这个事情,就是我发现了一个市场缺口,我觉得这个缺口非常巨大,能够赚不少的钱。
这里劝大家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有很多人看了几篇生财的帖子,几本创业书,读了几个创业课,上了几个创业培训班,就觉得自己也会了,看懂了,不找个和自己能力匹配的项目就开干。
这个叫掏起杀猪刀就要去屠龙,哈哈哈,就往这样子做项目就会撞得满头包,就是你不知道市场有多么残酷,市场最喜欢灭这种两脚书橱。
创新还是照抄?
就创新对于新手来讲敌敌畏,不管你做流量,做账号还是做项目,为什么我跟很多人说你要做小红书,你得看你的同行是怎么做小红书的,你不要上来自己想一个体系,
我要自己写自己有感觉的。我要开创一个赛道。我要有自己的风格。
有的新人真的是。。。艺不高人还挺胆大
你要做账号找对标一样,你先抄先复制,你抄都抄不会,你自己做能做会吗?
有很多人真的是抄都抄不会的,因为你要保证你眼中看到的要是客观事实而不是感觉,很多人他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全面的啊。
要挖掘事物的本质,而不要只看表面,这个需要眼力和段位。
就好像之前有个客户看到那些什么十年体命运开始转动的爆款,她问我是不是抄他的文案音乐剪辑方式就能火?
我说人家线上有结果是因为线下也有结果,这条爆的原因是60s浓缩了人家十年的沉淀。
你的眼力和段位根本就看不出来它本质上能红,到底是有哪些东西,你只能看到它的这句文案的开头前 3 秒它的封面,它的字体的选择大小,它在几点发布的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的关键。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干嘛?需要找咨询顾问,哈哈哈,大家如果有不懂的,你要看那些做得成功的人给你分享经验,或者直接请他当你的流量顾问,比如说我。
起号有三个步骤,不管你是搞流量还是搞钱。
1️⃣第一个定位
你不要自己去做定位,你要去看你的同行,你要去看他变现好、流量好的人。它是做的什么内容,卖的什么产品?你要去研究它的定位、它的基本知识,它的早期的积累,再对比一下你具不具备,你能不能够达到你这个对标,你的资历背景,拥有的能力、长相,甚至是不是跟他差不多。风格要一致,你还能够得着。
2️⃣第二点就是吸引客户。
你先要请教别人生意做得好的都是在怎么引流?他怎么引流的,他发什么样的钩子你就发什么样的钩子,这里钩子是指引流到你的私域上面的东西。
3️⃣第三个就是开拓市场。
好,就先你刚开始,小屁孩刚开始做的时候你不要浪费太多脑细胞,你先打爆一个单品,你先做一篇爆文爆款出来再说。
如果你已经做了一篇爆文,你只需要去复制类似的,再放手去干就可以了。
在把握本质的前提下先有效模仿,再适度创新。
记得是把握本质的前提下,如果你看不清本质,那你就付费去咨询。
一秒看清本质和搞了一年都看不透中间是可以用钱解决的。
这里又有听友问我
现在我看小红书上面很多他觉得人家那个那些摄影师天天玩得好,拍的照片又很好又很轻松,好像摄影我也很喜欢感兴趣用手机拍照朋友还夸我拍的挺好的,我是不是也可以去开个照相馆辞职出来做摄影师。
我最早就是个摄影师,而且不管粉丝量还是赚钱都已经算是相当成功,至少已经超越了那个阶段 99% 的同行。 但是现在的我来评价那个阶段的自己,绝对不是一个非常优质的创业项目,只能说当时我还挺有情怀,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个叫做同劳不同酬。
什么叫同劳不同酬?就是你跟别人付出了同样多的劳动,但是你拿到的成果却不一样。
就以我当时的拼命程度(全球到处飞经常工作完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每天去推拿按摩)和当时的运气(刚好踩中微博的流量红利旅拍和汉服的崛起),如果换一个满足三个甜甜圈🍩玩法,一定能够取得更多的结果。
你最后的结果,其实往往是最开始选项目就已经决定了的。
虽然当时的我有努力还有运气加持,但既不满足量大且重复又不满足批发为王还不能复制,月入十万已经是我的天花板了。
就有的人会去讲说创业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最容易成功了,就这句话真的不知道误导了多少无辜的热血青年。有很多人会相信这个说法,喜欢吃猪肉就去开了个养猪场,包括以前的我,就如果你搞流量,或者是你单纯为了红,为了名,OK,这个前提是成立的。
但是你真的要搞钱,就你再喜欢跑步,只要你跑不过刘翔,你的退役后生活估计都成问题。
你喜欢画画,只要你画不出蒙娜丽莎的微笑,你慢慢的连画纸和颜料都买不起了。
就你要想成功,你选择上就不能只凭喜好,要选择最有可能有前途的事情去做。
逼自己喜欢他,做一行爱一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经验,我会发现我现在已经具有这个能力了,其实我在做流量咨询,包括现在我给一些企业做咨询顾问来讲,我最开始是没有想过我要做这一行的,我当时只是觉得我自己搞品牌、搞流量太累了,我做自己的货,我做自己的原创产品太累了,我先休息一段时间,刚好又有人来找我,又有人愿意付费,那我就先做着呗。
我当时做这一行的目标我定的是啥?我说我先做个几个项目,选一个赛道,我再自己起盘all in,我当时只是想要说帮别的老板去做咨询策划,去看懂人家的生意逻辑,我再去复制进入这个生意的赛道,结果我一开始做这个咨询,我就越做越好了,就又不停地新的客户找我还有发展出了一些第二曲线。
这个行业也不错,也很棒,又很有时间,又很有钱,又很轻松。这个就是你可以去刻意练习的能力。
保险是不是创业?
这里又有人问,有的人会说我是一个证券经理,或者说是是做保险的,我是不是可以把我这个事情当做创业项目来做?
因为你会发现很多保险人他会把自己卖保险这个事情当做创业来做,你只要接触够多的保险人,所有的保险人都会告诉你说这个是无风险的创业,包括证券经理类似的职业。
这里有提一个问题,就每年有很多企业老板花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去报很多商学院,就像很多普通小孩会觉得像是传销,是成功学这样的课程,比如说领导力。还有生财,最近我拉新的时候发现很多从不知识付费的人也觉得这是不是传销。
那么请问就这些课程和平台本身而言,是不是上了以后就能够提高他们公司的业绩?显然不能,哈哈哈,包括麦肯锡、特劳特最顶尖的很多在内的全球任何一家咨询公司都不敢打这个保票,包括我,很多人来问我咨询,你是不是能够对赌,我花了这个二十几万的咨询费,你就能够给我带来 200 万的业绩?
显然不能,哈哈哈,那为什么还是会有这么多的人付费给我们呢?还是会有这么多人去花钱听课呢?
你为什么会买生财的门票?是因为你知识付费完了之后,你就能够马上赚到这个知识付费的钱吗?
不一定,大家肯定是想要把这笔钱再赚回来的,但是很多人并不能。
那为什么又有人会愿意花这个钱呢?
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你注意相信这个词是因为他们相信这一点,而不是看到了这一点或者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啊。
所以这里举的是那个证券经理人的例子,因为证券经理人他会觉得说你找我理财,我能够帮你赚钱,我能够带你赚钱,就是带客户赚钱的,这一点是一个大大的误区。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子的困惑,比如说做金融行业的,包括大家炒股,对吧?你觉得说只要能够获得好的股票,就能带着客户赚钱,客户就自己捆绑好了。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熊市和牛市是完全不一样的,还有券商的利益和客户的利益是对立的,卖保险你的短期利益和客户的利益也是对立的,解法是你要想取得长期的发展,先要断腕砍去你短期的利益。
那这行能不能做呢?其实经纪人是一个有积累几乎没有天花板的职业,但是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就我们以前提过,成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己摸索,第二种是学习成功者的经验。
这是为什么我们要去付费的原因。就任何一个朝阳行业都会有部分人觉得是夕阳行业,就像现在的很多直播,你真正问身在直播里面的人,包括我当时一小时能卖10w
为啥也关掉了直播间,当时我也会觉得没有前途,自己要做货还要卖,又要管前端又要管后端,女装退货率又高,直播已经是一个很朝阳的行业了,那么再明智的投资也有人会看不懂是一个非常愚蠢的赌博。比如优创已经是市面上非常良心的知识付费平台了,但是有的人认知里面这个就是传销,是他的思维和眼光所决定的。
加盟的项目或产品的代理靠不靠谱?
好,那么又有人问了,我想要加盟某个项目,我想要代理某个产品,我的朋友圈里面有一个人做什么什么项目,卖什么什么的减肥产品,或者是营养素,很赚钱,我能不能够去代理加盟这个项目?怎么判断。
如果你是做产品代理的,产品本身很重要,有很多人说,诶,我这个卖效减肥产品,卖营养素,客户每个月他只要吃了,他下个月就会再买,再买我就能够有源源不断的钱。是不是所有的直销招代理的时候都是这么讲的?但是你永远要记住,能重复消费的产品,不代表着消费者会重复消费。消费者会重复消费不代表他会来找你进行重复消费。
重要的事情说三次,
能重复消费的产品不代表着消费者会重复消费,消费者会重复消费不代表他会来找你进行重复消费。
能重复消费的产品不代表着消费者会重复消费,消费者会重复消费不代表他会来找你进行重复消费。
能重复消费的产品不代表着消费者会重复消费,消费者会重复消费不代表他会来找你进行重复消费。
而你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是如何让你的消费者来找你进行重复消费,这个属于阶第二阶段要谈的就是我们怎么执行项目,就算是再好的产品再好的项目也不是人人都能经营成功,只是说我们选到好项目相对比较容易成功罢了。
就好比给你一把机关枪,你虽然暂时不用去苦练心法、内功、剑术、刀法之类的,但是你需要基本的知道如何上弹夹、如何瞄准、如何射击,这些你至少应该去学习掌握。
那么如果做一个产品,你做着做着就在市场上消失了,只能证明你选择的产品有问题,你在选择前没有进行深入的调研,当然要排除天灾人祸的意外,但是如果一个产品市场反应很好,别人都做得红红火火,但是同样的搞法你却搞垮了,那说明什么?
事实上这种情况其实是比较小的,在这种情况下差距往往是好和很好的差距,而不是很好很差的差距。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 20% 的人是佼佼者,为别人打工或者自己创业都能成功,还有 20% 的人是落后者,为别人打工或者自己创业都会被淘汰,剩下 60% 则是大多数的普通人,为别人打工尚可勉强度日,自己创业则凶多吉少,创业是少数人的游乐园。OK,我们怎么样选项目就到这里了,下一个第二个阶段是怎么样执行项目。
二,项目执行
选项目我们讲了三个甜点圈,量大且重复批发为王和项目易复制和怎样去选择创业的时机和形式和举一些例子。
在执行项目里面主要是有两方面。
第一个是人,这里面人有你的团队、合伙人、员工和你的客户,包括你自己。
第二个是销售,你怎么样才能拿到订单?你怎么样才能够卖得出产品?你卖不出去怎么办?如果你产品滞销了又要怎么办?
© 版权声明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