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认知的变现」
今天的曲子,舒曼《C大调幻想曲》第三乐章,由当代钢琴大师波利尼演奏。
这位大师在刚刚过去的3月底去世,聊表纪念
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大师之一,18岁,就成为了首位来自意大利的肖邦钢琴大赛冠军,被鲁宾斯坦盛赞拥有超越所有评委的精湛演奏技巧,但却极少炫技,始终冷静而有节制。
舒曼是波利尼最喜爱的作曲家之一,这首曲子是舒曼对克拉拉倾诉爱意的长诗。波利尼演奏的这第三乐章,缓慢而沉思。
大师曾说:“生命中任何一个时刻都是新的开始”。这样的积极乐观在当下属实难得,共勉~
祝自得其乐~
上周的话题,《》,把投资收益拆开成各个部分,并跟各种投资品类对照,就可以大致理解,投了什么对应赚的是什么钱。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本周继续系列的第二篇,讨论Why——投资为什么能赚这些钱?
李录在其著作《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中,对人类过去几百年持续复利式的增长和发展进行了底层推演,人类创造和积累的巨大财富,来源于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愈加发达的市场经济。
这正是投资收益的根本来源,是取得长期复利的基础逻辑。
几千年来,人类要生存,要进步,追求更好的生活,需求不断地增长,这种原生的动力推动着人类持续发展,持续创造财富。这个过程是曲折的,但长期的结果是非常确定的。
投资,底层就是投向人类的发展。只要人类文明在不停向前走,不开倒车,人类将长期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只要这个底层逻辑没有变,长期投资终究能够赚到合理的收益。
对于具体的投资,从上周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主要涉及两大类:代表借贷关系的债权,比如债券;代表所有权关系的股权,比如股票。我们分别来看看,投资它们,为什么能赚钱:
1. 债:
人类要发展经济,就会产生大量借贷活动。在国家制定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会产生出各种利率的债权,形成庞大的债权市场,供投资者投资和交易。
投资债券,背后是债权债务关系,正所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持有到期就可以赚到相应的利息;专业投资者和管理人,还可以通过交易赚取差价。我们投了相应的产品,就可以赚到这些钱。
2. 股:
不同于投资债券简单粗暴拿利息,投资股票,背后是所有权关系,即拥有了公司的一部分,公司又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所以投资股票就是直接参与了经济发展。
国家的经济发展通常用GDP来衡量,代表了国家各经济实体增长的平均水平。相较于政府、组织和个人,公司这个群体的效率、盈利能力和增长水平通常要更高,而且约70%GDP是由公司这个群体贡献的。所以,投资到公司上,长期回报通常会高于GDP。
而在公司这个群体中,上市公司,总体上又是从各种筛选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这个群体的增长水平要高于所有公司的平均增长水平。所以,投资上市公司股票,长期回报通常又会高于公司的平均增长。
无论是发达国家百年证券市场,还是中国20多年的证券市场,都能够证明这一点。我在《》中列过一些数据:
“中国,过去20年:GDP年化增长大概7~8%;全部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10%左右,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12%左右;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涨幅903%,年化收益12.90%;”
那么,如果我们把钱投向中国,看看为什么能赚到这些钱: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增大以及经济转型,未来的GDP相较于过去20年会下降,我们按照近几年的GDP目标大致估算,约为5%。公司整体的增长随之下降到约7-8%,上市公司整体的增长则降至约9-10%。
如果我们买入全部上市公司,那么长期可以获得的净资产增长就大致是9-10%。这个数据,也跟分析最后得出的数据,“8.5-10.07%,就是投资股票长期可以获得的基础年化收益水平”,基本吻合。
当然,我们无法买入全部上市公司,但我们可以买入能够比较全面代表上市公司整体的各种宽基指数来实现,长期持有下去,就可以赚到这部分收益。
如果能再做得好一些,比如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优化自己的投资策略、等等,就可以在这部分收益的基础上,赚到更多。
至此,知其所以然,我们应该可以理解投资为什么可以赚到这些钱。但好像说得很容易,实际上也没赚到这么多,甚至还在亏,其实还是跟认知、情绪、过度自信、追涨杀跌、频繁交易、非理性行为等有关。
OK,之后接着讨论How——如何赚到这些钱。
下周见~
本周投资记录
本记录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目的是为了自己投资的总结、反思和不断提升,投资应保持独立思考。
本周涨幅:+0.54%(沪深300:+0.86%)
本周操作:无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