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个读者朋友问我怎么看蹿升到热搜头条的这个视频。
1月13日晚,大连金州区一个小区内,志愿者按照规定要求来人一律登记身份证号。
有一名女子,表示自己是工作人员,只登记手机,不登记身份证号。志愿者不同意,她就打给该小区所属的社区书记,电话里社区书记指示志愿者简单登记下,但是被这几个志愿者怼了回去。
视频中一名年轻的志愿者表示:“我管她是谁,如果她可以不登记身份证号,那是不是别人也可以不登记?如果大家都不登记,那这份差事我干不下去了。”
随后这段视频被发到了网上,迅速引起争议,据传,该女子是街道副主任,正是该社区书记的顶头上司。
如果传言属实,那责任最大的就是该名女子本人。
你身为领导,自己都不遵守规则,还指示你的下属给你开后门,尤其在这种特殊情况下。
虽然事后街道表示,该女子已经道歉,但这种道歉没意义,因为回避了问题。
我们来想一想,为什么这个社区书记会指示放行?
如果他是该女子的下属,一切就说的通了。上司回自己家,你硬要对方守规矩,登记身份证号,有些强势了。毕竟日后还要相处,县官不如现管,抬头不见低头见。
他应该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才去指示志愿者放行。
我们再来想一想,为什么志愿者会硬怼回去?
很简单,因为是志愿者嘛。我又不是你们街道的职工,我本来就是响应号召,服务大众的。你要是跟我搞特殊化,我当然忍不了,我也没必要忍。咱们之间是一个临时组队的关系,事情结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以后未必还要打交道。
我们最后来想一想,这名女子为什么会道歉?
我觉得原因很简单,无论她是不是街道的副主任,道歉都是被迫的,这是网络传播的力量,这并不是她主动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没有引起网络热度,或者没有被她的上司知道,你觉得,为了少写个身份号都要走后门的人,会这么容易屈服,向规矩低头么?
所以道歉没有用,而且这件事里面并没有体现出任何亮点,并不像部分网友说的,那几个志愿者代表了某种新风气。
我前面说的很清楚 ,假如这几个人不是志愿者,是街道下属的正式的,有编制的员工,他们硬怼上司,硬怼上司的上司,那才叫代表了新风气。
但很遗憾,并不是。这种怼是建立在彼此没有关系的基础上。
我们来想一想,这件事究竟是为什么发生的?
这名女子,甭管她是不是街道副主任,她走社区书记的后门,能得到什么呢?
少写个身份证号?这有什么意思?你有打电话的功夫,身份证号早就写完了。
我想,她要的是一种感觉。
这件事当中,她明显不可能有任何收益,她又不是走后门让自己亲戚的公司中标,又不可能得到什么经济利益,这种没名堂的事情还搞的这么起劲。说明她想要的就是一种感觉,一种特殊的感觉。
你们进小区都要写身份证号,我不用,就是这种感觉。
人追求感觉一定是当地有这个风气,没有社会风气鼓励,不会没事儿找事儿。
你看有的地方特别重视彩礼,有的地方特别重男轻女,有的地方有各种偏好,这些都是风气。
所以我们的结论只有一个,当地有追求特殊化的风气。
这种特殊化并不一定是针对实际利益,也许她要的就是一种感觉而已。
这个结论和我们平日里对不同地域的印象是吻合的。
长江以北官本位的思想确实要比长江以南重,尤其到了东北,更重。
这种观念,有时候仅仅是为了个面子。就像你看赵本山演的东北大哥,一定要显得自己很有面儿,喜欢摆谱。
风气本身没什么,但这种风气十分不利于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本质就是一种务实的观念。
你让一个纯粹的商人去思考问题,他如果要面子,一定是为了什么。
比如他开个劳斯莱斯,那肯定是为了接客户,向对方表示自己的实力,以促成合作,或者是为了借钱,展现自己的信誉。
他做的一切,哪怕看起来是为了面子,最终也是为了里子。
像胡雪岩,典型的南方商人,过去胡雪岩嫁女儿,其实当时已经出现了财务危机,他把银子都拿去囤积生丝了。但他还是要嫁的风风光光。
手底下就问他。胡雪岩回答,撑面子是必要的,这不是为了嫁女儿,而是为了展现阜康钱庄的信誉。
阜康钱庄是胡雪岩开的,相当于银行,大家把银子存在他这里。如果发现他嫁女儿都没钱了,都来挤兑,那他就玩完了。
这就是一种务实的思路,即便是为了撑场面,也是有目的的。
所以站在务实的角度,站在纯粹商品经济的视角下,即便是走后门,那也一定是有所图,你少登记个身份证号,这有啥用,没有任何好处,还白冒风险。
所以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这种观念上的差异,最终影响到了经济。
我们小时候,学的都是胡焕庸线。在胡焕庸线的东南边,国土面积36%,人口 96%;线的西北边,面积 64%,人口却只占 4%。所以我们的经济是按照这条线画的。
刚解放那会儿,我们的十大城市是上海,北京,天津,武汉,沈阳,广州,南京,重庆,西安,哈尔滨,全部在这条线的东南边。长江南北各五个城市。
接下来的几十年,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到了2020年,这份GDP的名单,变成了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长江以北只剩一个了。
而且如果你按照人均GDP排,就更有意思了。
你会发现排在前面的是深圳,无锡,苏州,南京,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宁波。
我们发现,无论怎么排,长江以北就一个,北京。
事实上你再仔细看看,尤其是看人均GDP,你会发现经济强的城市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
这是为什么呢?从地理位置上看没有道理。
你说小城市发展不过大城市,很正常,每个省的省会都会形成虹吸效应,人才都奔省会去了。
你说内陆城市发展不过沿海城市,也很正常,因为航运发达,进出口贸易便利。
但如果你沿着海岸线去看,就会觉得没道理了。
我们海岸线南北,大家的地域是差不多的,论起点,恐怕还是大连这种地方起点好得多。
毕竟刚建国的时候,东北是工业底子最好的,教育也十分发达。那时候整个南方也就上海一枝独秀。
现在人均GDP这么靠前的苏州,无锡,宁波,厦门,在80年代,你听过么?
这些城市在8,90年代,人口都只有几十万,妥妥的小城,与此同时,鞍山、抚顺、齐齐哈尔、包头、淄博都是人口过百万的大城。
是什么导致的变化?我想,和当年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北方正是因为起点高,保留了很多国企以及过去既有的模式。
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当时除了上海广州这种大城,其余的地方政府,都是白手起家,尤其深圳最典型。
换句话说,当地没法产生官本位,你走的就是招商引资的路,成天琢磨的就是吸引商人,吸引投资,吸引人才,长期干的是伺候人的差事。
久而久之,大家脑子里都习惯了琢磨挣钱的事儿,别的想的很少。
你在北方这么做,大家可能觉得有面子,同样的事情挪到南方,大家可能觉得没意义,因为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
我曾经说过一个观念。
你爸爸是局长,你不一定是局长,你爸爸是富翁,你肯定是富翁。
这个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那你觉得人才,会朝什么方向流动呢?
他一定是流向那些有利于自己赚钱的地区,毕竟钱不仅是通用的,还能继承。
大连,我去过,环境特别好,沿海,海质还特别好,和海南当然不能比,但是比东南沿海的海域干净多了。
这么好的天然条件,观念应该改改了。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