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经历很普通,是千千万万穷人的一个缩影
01 在暗夜看到烛光
本人陈无极,1985年出生于福建一普通农民家庭,自幼过着自给自足平静的生活,直到1997年末一场车祸打破了这个宁静。家中的主要经济支柱——父亲倒下了,成为一植物人瘫痪在床(2010年初往生)。从此我们家变成了特困户,时上初二的哥哥不得不辍学南下广东打工扛起家中的大梁,将上学的机会留给上初一的我。由于肇事者是当地流氓头子,其名下命案繁多,又因其家有人当官,所以逍遥法外,我们也得不到赔偿,所以当时哥哥一个月三百多的童工工资根本不够家里开销,更不用说有节余给我交学费了。承蒙当时学校的厚爱,不但给我免除了学杂费,班主任老师还给我出书本费,所以打初一年级起我读书就没花过钱。
当时我十二岁,正是构建世界观的年龄,可是我的世界不是那么的单纯而美好。除了学习之外,还经常和爷爷到处上访或拦县领导的车子请求帮忙伸张正义让肇事者赔偿数十万的医药费用,因为正规的法律途径无法使肇事者就范,因为他上面有人。当然上访的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踢足球就是含糊其辞。由此我过早地认识了真实的现实社会,过早地深入体验了社会的阴暗。在绝望的情境下,我的内心充满着仇恨,也曾一度参加帮派,想以黑吃黑,以暴力解决法律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
正当我的世界被黑暗充满的时候,人性的善良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初中的时候我的老师对我关爱有加,帮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考上奥林匹克竞赛班的时候没钱缴学费初中同班同学凑钱给我交学费;高中的时候在食堂打菜的阿姨(后来成了我的亁妈)发现我每次只打2毛菜于是主动上前了解我的情况并上报学校,学校找了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支持我上学……是他们在黑夜为我点上蜡烛,让我不再对黑夜感到恐惧。从此我看到的不但有黑暗而且有光明,同时也期许自己以后也成为一支蜡烛冲淡黑夜的阴暗。
02 漫漫人生路,一直在迷路
不负众望,2003年,我以超过当年北大录取的分数线、带着对医学和同济医学的误解以第一志愿考进了同济大学医学院学习临床医学。带着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神往,我开始了医学的学习。可是接触以后发现现实跟我的想象相去甚远,于是我陷入了一种现实的无力感当中,我迷路了,不知所归。人活着没有梦想,那跟咸鱼干有什么区别?如果把医生仅仅当成一个谋生的职业,那么我如何实现我的理想,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该怎么办?
03 踏破铁鞋无觅处,灵山就在家门后
烦恼即菩提,痛苦给了我寻找答案的动力。于是我走进了心理学和哲学的大门,开始寻找答案。身为一个西方科技的崇拜者,我最先也是从西方心理学和西方哲学入手,可惜知识越多反而烦恼的程度越深。正当我陷入无限迷思的时候,从哲学而接触佛教——这个我从小就深染却不甚排斥的东西,找到了答案:答案在风树间领悟爱,答案在领悟中恍然明白,答案在明白后沉淀出悲怀,答案它一直一直都存在,答案它永远永远等于爱。我想我应该大方向对了,这辈子干的事肯定跟这个社会稳定剂——佛教脱离不了干系。于是我便痴迷于佛法,试图找到实践答案的办法。甚至曾有过出家的念头,只是没有那个福报,未遂。
后来在学校图书馆佛学书架上看到一本《智慧之缘——证严法师静思语》,觉得里面的话很精辟,解决了我的很多疑惑,特别感佩作者。看到后面的附录,是一个关于上人和慈济世界的介绍,我惊讶了——上人太伟大了,创造出一个人间的净土;我哭了(自认为坚强乐观的我上高中以后从没哭过)——感动这个混浊的恶世还有这么多人间的菩萨,也感动自己应该找到实践答案的路了。那是2006年的事了,时念大三。从那时候开始,一上网我就百度“大陆慈济”这个关键词,试图能捕捉到一点关于大陆慈济的蛛丝马迹,可是却找不到。知道2008年初,百度到慈济落户苏州静思书院,于是打电话到苏州想要报名参加慈济的活动。后来从电话那头得知慈济在上海有活动,于是给了我上海联络处的电话,这样就与慈济接上线了。越了解慈济越觉得真有福,这条路是对的,越坚定走下去的信念。
04 不忍众生受病苦,不忍地球受毁伤
我本来以为我这一辈子要跟医学彻底说拜拜了。大四、大五在同济医院实习的时候,医院的老师们听说我们班有一位怪人——就是我——喜欢别人不喜欢的老庄、佛法,于是轮到的实习科室基本上给我开绿灯,并要求我跟大家分享学老庄和学佛的心得,于是基本上每到一个可是都要跟科室的医师们分享《佛陀也逍遥——医者佛法智能的生活应用》,挺受到大家的欢喜的。到了妇产科,主任听完了我的分享,问我有无意愿留在妇产科当医生,当时弃医从文的心意已决,并在准备考佛学的研究所,所以婉绝了热爱老庄佛法的主任的好意,也失去了当医生的最好时机。后来那年研究也没考上。
进入慈济,跟大家“混”熟之后,很多人问我学什么的,干什么工作。当得知我学医的却没从医,觉得很可惜——八福田中,看病功德第一。刚开始不是很认同,因为在我所看到的当中,当医生只是赚钱的工具,没有昧着良心就很不容易了。后来了解了慈济志业体的医生之后,才发现原来医生可以那样当,可以真的为病人考虑,可以坚持理想,可以当得有尊严。看来我还是得会到原点,回到老本行。可惜机会可遇不可求,当我想当医生的时候,上海的医疗制度改革了——本科毕业需要轮转5年才能找工作,这下我又没方向了。
不过因缘很不可思议,我没有得到我要的,我反而遇到更好的。毕业之后因为素食的因缘接触了营养学和中医,发现人体小乾坤与大乾坤的关系密切的道理,感觉比自己先前所学的西医更靠近道一点。解铃还需系铃人,当我们由于饮食等不道的生活方式而得病的时候,唯一能根治的、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使自己的生活方式趋向于道。如此,不但治病,而且教育到病人,以自己小乾坤的健康为方便诱饵,引导到建立与地球共生息的生存方式(不管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使大乾坤少受毁伤。
05 滴水汇大海,慧命不失亡
以前有自己创办慈善基金会的想法,来实现自己回报社会的愿望,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后来来了慈济之后,见证到慈济的规模和影响力,发现自己那么做好没有意义呢。太阳都出来了,还需要点蜡烛干什么?及时雨都来了,还需要人工灌溉做什么?已经有这么好、这么有影响力的菩萨团体,何必需要自己再慢慢建立起影响力?而且生命很无常,因缘须把握。一滴水要使自己不消失,就要汇入大海中,成为大海的一分子。
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身、心、灵都需要营养。职业赚钱滋养身体;事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满足心理需求;志业做自己认同的事,长养慧命。所以,再忙,我一定要安排出自己赚精神食粮的时间,要不然,生活很没趣的。就像很多农村地区有的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一样,我认为:“再忙不能不做志工”。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文末点个【在看】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