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投资方怎么赚钱-PE如何在影视投资里掘金?“赚钱守则”看这里

目前,影视投资的丰厚回报,吸引了众多的PE分享盛宴。而PE对影视业的投资更加理性规范、注重成本控制,以获取好的收益。PE怎么筛选好项目?又是如何在影视投资中赚钱的?

PE掘金影视文化

过去十几年来,中国电影票房突飞猛进,从2003年的9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440亿元,增长了49倍,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8%。从人均GDP的增长预测,国内电影票房增长至少还有一倍空间。

影视文化行业的高增长,吸引了大批VC/PE机构,投资热度持续攀升。为分散风险,PE资金介入这一行业的方式,既有投资单个影视项目,又有投资影视文化公司股权。

除了专业的影视基金外,几乎所有的大中型PE都设立了影视投资部门,或者干脆成立影视子基金公司。投中集团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文化传媒领域的VC/PE投资案例有93起,总规模达14.82亿美元。

近两年,伴随票房节节升高,PE投资影视领域的热情更加高涨。

PE投电影:剧本>制作方>导演/演员

尽管影视文化行业整体增长迅速,市场前景可期,但影视文化单个项目风险不小,失败率居高不下。2014年,中国拍摄的故事影片有618部,而最终在院线公映的只有259部,其中,票房过亿的仅36部。据业内人士介绍,和其他行业投资一样,电影投资业是二八开,只有20%赚钱,剩下80%亏钱。

对PE来说,投资单个项目时该如何做选择以提高成功率?

投资时机:制作阶段

影视文化产业链包括电影制作、发行、放映、音像制品、影城和IP版权开发的衍生产品如游戏、玩具等诸多环节。作为纯财务投资者的PE机构,进入影视文化项目的时机大多在制作阶段。

判断标准:五大要素

判断一部电影是否值得投资,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活。由于艺术创意本身不可标准化和流程化,PE机构在投资时,倾向于将实现艺术创意的过程细分为流程性的环节,通过全方位的风控来综合判断和把握,保证项目的成功率。

具体而言,电影投资主要看五要素,制作班底、演员班底、宣发团队、成本控制、院线档期。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关键的剧本评估环节。

每年市场上诞生的电影剧本成千上万,PE投资人不可能亲自一一审剧本,因此催生了不少专门对剧本进行评估的机构,这些评估机构一方面可以对剧本进行文本评估,测定剧本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会对电视剧成品进行评估,服务于播放电视剧的电视台和网站。

剧本过关之后,便要开始考察制作团队。制作公司是一部电影成败的关键。一般而言,好的制作公司会挑选好的演员班底,做好成本控制,自行绑定好的宣发团队。一个好的制片方,连续成功率是很高的。

制作团队之后,又会再看导演和演员。在投资者眼里,普通人的视角下最可能引爆市场的明星反而可能排名在最后,这些判断主要来源于专业的数据分析。

投资回报:主要看票房

电影的投资回报则主要看票房。一般电影票房结算后,最先需要缴纳两项雷打不动的必要款项,即向国家相关影视协会缴纳5%的费用作为电影专项基金,此外还有3.3%的税款,剩下的份额为91.7%。

业内还有个最简单的“成本三倍”算法,即一部片子票房要达到制作成本三倍以上,投资方才开始分成。例如一部制作成本3000万元的片子,对投资方来说,票房至少要9000万元才能回本,其中的6000万元用于院线、发行、导演演员、税收等。9000万元以上的部分,才由投资方按照票房比例来分成。

据一些资深的影视投资人透露:“投资电影一般为年化25%-35%的回报。通常在电影票房结算后4-6个月,投资人的钱可以到账。”

投资电视剧,PE如何筛选?

电视剧方面,热播剧仍然是各大卫视争相抢夺的焦点,其版权价格不断创出新高。《甄嬛传》接近400万元一集,为2012年售价最高的电视剧。2014,《辣妈正传》单集售价超过了500万元,再破纪录。2015年热播的《琅琊榜》,更传出平均每集售价高达600万元。

尽管电视台的购买力整体进入平稳期,网络渠道却在井喷式爆发,电视剧卖给网站的单集收入正不断提高。

评判标准:四个要素

相比电影,电视剧投资相对简单,有4个要素需要综合考量:制作班底、演员班底、一线卫视有意向以及成本控制。据介绍,PE在投资电视剧之前,通常会调查电视台对某部电视剧的意向。一般一线卫视有意向的,则投资胜算较大。

投资方式:一般有三种

为了控制风险,PE机构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一种是约定固定投资回报,约定年化收益率;第二种则是保本分成,这种情况下,PE机构要让渡一部分分成收益;第三种则是同股同权,用来投资一些比较有把握的项目。

投资回报:来自买方

投资电视剧的收入,纯粹来自买方如电视台和网络渠道。另外,随着影视文化IP( ,具备知识产权的创意产品)开发越来越被国内重视,IP衍生收入在影视文化投资中比重正不断升高。从电影衍生出的网游、电视剧、网剧、网站、APP等层出不穷。

影视投资新动向:从项目到股权

作为股权投资的专家,大多PE并不满足于投资单个影视项目,而是瞄准影视文化产业链上下游的好公司。PE股权投资进入影视文化产业链企业淘金正当时。

在PE看来,投资单个影视项目比投资一家影视剧制作公司的风险大。不管是在前期筹备还是拍摄过程中,单个项目的相关法律财务风险都很多。但是影视剧制作公司除了影视剧制作,还可以有多种盈利模式,投资它的股权,法律、财务上更有保障。

如何发掘影视文化好公司?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以好莱坞的电影制片业为参照,投资电影相关产业,包括影视制作公司、发行公司、后期制作公司、3D制作、网络剧本创作、网络宣发与传播、IP开发公司等等。

影视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者,往往都具有相当丰富的影视从业经验,同时又具备金融和资本运作背景。而影视创意产业从业者,不少从创作出身,商业运作知识是其短板。PE机构的介入,可以在公司管理、发展战略规划、资本运作、多元化融资等方面起到帮助作用。

PE会通过专业的方式,挖掘和投资视产业上下游相关的潜力公司,用金融和产业相结合的投资方式,将资金投入到所有权独立、业务上又有一定相关性的企业中。以股权为纽带,建立影视产业生态系统,客观上,这也有助于电影产业链的完善。

事实上,娱乐媒体各细分领域的产品,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共生性。以迪斯尼为例,由于集团化运作,其对IP的开发有详细完整的开发计划和步骤,不同业务部门可以不同方式开发和推广同一IP,将品牌的无形价值最大化。正是基于这种结构,好莱坞电影得以发展壮大,迪斯尼因此成为文化传媒行业的代表,进入过去100年全球最大非国企上市公司的前25名。

此外,国内影视文化公司实现产业链整合的另一大方式是并购,其中涉及融资、并购、整合等问题,向来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PE机构将有巨大发挥空间。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298元,专属会员社群,免费资源无限下载,每周更新会员专属资源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